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2025.06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5分)
1. 结合语境,完成各题。
踏入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跟随“落日一号”主人公的足迹,草原上的小花在暮色中晕染出朦胧的轮括,【甲】 的芬芳让内心涌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探访哀牢山,看见朴实无华的梨花与用心修葺的茅草屋,心中不禁赞叹雷锋精神的处处绽放。吟诵周敦颐的美文,隐逸清雅的菊花、高洁脱俗的莲花、【乙】牡丹的雍容华贵,提醒我们物各有性,物有所寄。欣赏宗璞的散文,瀑布般的紫藤萝花昭示生命的不朽。这些永不凋零的芬芳,将继续滋养我们走向更辽阔的生命原野。
(1)给加点字注音:修葺( )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 B. 目不窥园 C. 鹤立鸡群 D. 不期而至
(4)【乙】处画横线短语形式与语境不协调,改为: 。
2. 在①—⑧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诗中有景,句句生辉。韩愈笔下“草树知春不久归,①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天的蓬勃热烈;杜甫眼中“②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展现了泰山的雄浑壮阔。诗中有意,字字含情。《木兰诗》中“③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表现了战争的悲壮惨烈;陈子昂心中“念天地之悠悠,④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人生的失意悲愤。诗中有志,篇篇咏怀。王安石登顶飞来峰,立下“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凌云之志;龚自珍辞官还乡,犹存“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的济世情怀。这些传唱千年的诗句,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3. 七年级决定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任务一:【解读“最佳招牌”】右图是潇潇找到的“最佳书店招牌”,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它的构图要素及其被评为“最佳书店招牌”的原因。
构图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书写“最美对联”】潇潇觉得给书店再挂上一副对联,就更有文化气息了。她写好了上联,请你帮她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组成下联。
备选词语:润清心 漫卷诗书 书山探宝 才情蕴 一卷庭韵 门迎中外
上联:墨海寻珠,满架书香添雅趣 下联:
(3)任务三:【撰写“视频脚本”】为了宣传书店,吸引更多的顾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精心创作了下面“视频脚本”,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镜头序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字幕)
1 全景 全景镜头环绕书店。原木色书架整齐排列,暖黄色的灯光洒在台阶上,阳光穿过天窗,斜照在册册书籍上…… 推开这扇门,便踏入了光与文字编织的境界。阳光与灯光在这里交融,每一本书都藏着跨越时空的对话,静候与你相逢。
2 中景 镜头跟随店员为读者推荐书籍的身影,穿插亲子共读的画面…… ①__________
3 特写 ②________ 在这里,时光被按下了慢放键。专注的身影在书本里寻找快乐,那是对喧嚣世界最温柔的抵抗。
二、阅读鉴赏(62分)
(一)名篇名著(15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关于“时代楷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以热血书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篇章,展现了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的崇高情怀。
B. 《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文中详写了木兰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的场景,展现了忠孝两全、勇于担当的巾帼英雄形象。
C. 《青春之光》中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扎根贫困山区投身扶贫事业,带领村民脱贫攻坚,最终因公殉职。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D. 《太空一日》中杨利伟在太空遭遇突发危机时,沉着冷静,完成所有应急操作,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过硬素质。
5.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下表是潇潇同学通读《骆驼祥子》时做的笔记,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骆驼祥子》结构提纲
主要情节阶段 人物命运转折
奋斗期(积极买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挣扎期(命运打击) 继续攒钱买车,被孙侦探敲诈;娶虎妞、买二手车。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书须知出入法。”“入”是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读懂书中内容:“出”则是读后从书中获得人生感悟。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是如何运用“出入法”读书的。
A.《骆驼祥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
7. 名著中的“闲人”在整本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请从以下几个“闲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说说其作用。
A.老马 B.曹先生 C.朱赫来 D.冬妮娅
小贴士:“闲人”即次要人物,区别于主要人物,其作用一般有烘托、反衬主要人物;交代、暗示社会环境或丰富、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二)诗歌阅读(6分)
【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
见人上岭旋①争豪。
一登一陟②一回顾,
我脚高时他更高。
【注】①旋:立刻。②陟(zhì):升;登。
8. 说说【甲】诗中“赚”字的表达效果。
9.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蕴含的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③也。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
【注】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借指少量米粟。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清静亡为( ) (4)非圣哲之书不好也( )
11. 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12. 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13. 请结合【乙】文内容简析【甲】文用“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的原因。
(四)写景散文阅读(13分)
窗前的香椿树
高莹
①我对香椿树的感情,颇有些复杂。
②自有记忆起,老家的窗前就一直矗立着一棵香椿树。初春,在其他生命都还没苏醒时,香椿树顶端的嫩芽就已经伸出触手,迫不及待地想要触碰这个世界了。不过,香椿似乎是个急性子,急急地长出嫩芽,又急急地老去,郁郁葱葱一片绿还没褪去,便急急地带着枝条一并落地。
③直到叶子尽数凋零,裸露出直挺挺的枝丫,香椿一直是存在感极强的。
④但我向来不喜欢香椿。每年春天最嫩的一茬香椿芽出现在厨房时,便意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香椿芽炒鸡蛋。香椿的味道太过刺鼻,跟树的性子很像,毫无征兆地来,又迫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我招架不住。
⑤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窗前的香椿树就这样凋零又复苏地陪伴我,一年又一年。直到我像香椿芽那般第一次伸出触手去探索新世界版图,这棵香椿树一直都在。
⑥这些年,我不断遇见各种各样的树。高挺的白杨一到夏天挂上一树梢的苍绿,风一吹,整个天空都是绿色的;成排成片的银杏行道树永远是最出片的,无论是金黄到刺眼还是黄绿交接的绚烂,放到朋友圈都能收获无数点赞。还有柏树、栾树、海棠树,各有各的品格,各有各的魅力。
⑦我很喜欢树,喜欢看夕阳被树叶剪碎,然后落在地上的斑驳,喜欢听风吹过树梢沙沙作响的天籁。大抵是爱屋及乌,我也喜欢上了家里的香椿树,急躁但有用的香椿树,顽固但一直陪伴我的香椿树。
⑧那是3年前的一个端午节假期,我拎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回家,却发现老家窗前高高大大的香椿树没了踪影。问了父亲才知道,原来几年前家里人觉得它挡阳光,于是商量着把树给砍了。“香椿芽现在哪里都有卖的,再说也吃不久,砍了屋子里亮堂。”
⑨我哑然,心里没来由一阵落寞,似乎我喜欢香椿的最后一点点实用价值也荡然无存。总觉得愧对于它,于是我出门,想要寻找它曾经存在的最后一点踪迹。
⑩我没料到那棵树就在原地,或许是父亲仁慈,保留了它树桩的样子。只是花白的、病恹恹的,跟印象中的树没有一点相像。
我沉默地停留在它的身边,什么都没有想。快要离开的时候,竟猛地在树桩边发现了一处绿色。那是自树桩处长出来的新枝,枝条上孤零零荡着一小片叶子,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刮折。
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它,正如它过往陪伴我那般,一瞬间,我的灵魂被“生命力”3个字击中。原来急躁地赶在春天刚来就发芽,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命的精彩纷呈,原来日复一日构成永恒与不朽,是它对生命的颂歌。原来生命真如史铁生先生所言,竟是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原来于裂缝中,正藏着生命的辽阔。
后来,我喜欢上了这棵香椿树。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我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但我清晰地感知到,自此我的灵魂与之相连。
一年四季,我相信它会等来枝繁叶茂的时候,也相信它有在风中苟延残喘的时候,而我也是。我的四季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有顺利地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时候,也有在低谷喝凉水都塞牙的时候。
因为我是一棵香椿树,所以四季的冷暖变化顺逆与否都是正常的。我全盘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天气,也相信自己能在下一个春天生生不息。
因为我的生命和骨血,像根茎一样,在阴暗潮湿又逼仄的地方,永远波涛汹涌。
(选自2025年3月31日《中国青年作家报》)
14. 仿照示例,根据本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香椿树”撰写一则词条。
示例:【桂花】枝条细密,金秋盛放,馥郁芬芳,花朵可制糕点、酿酒。
15. “急急地”一词在文章画线句中多次出现,在语言表达上独具特色,请赏析。
16. 本文标题是“窗前的香椿树”,作者为何要写白杨、银杏等树?
17. 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以植物为载体,书写生命的哲思。请结合本文内容及链接材料,探寻两篇文章传递的生命感悟的异同。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
(五)叙事散文阅读(15分)
理发师小宋
常运锋
①县城街道上,门店鳞次栉比。众多门店中有一家叫“小宋发艺”,我多次路过时,目光总被吸引,只因此门店理发师的形象有些特别:身体瘦削,脸庞窄尖,头发偏黄,尤为扎眼的是他头顶上往后扎着的一撮头发。这装扮,实在是有点小众。我总以为这样的人不好打交道,故虽经常路过却从未踏入其店。
②没想到,我还是跟这位有点“特别”的理发师相遇了。一次,我们爱心团队去西阳寺村协助村“两委”开展敬老活动,为村里老人唱歌、按摩、理发、包水饺。待到场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蓦现眼前:身体瘦削、尖脸、黄发、头顶扎一撮头发。他?我心里有点诧异。
③队友向我介绍:“小宋师傅也来参加我们的爱心活动!”
④“哦,欢迎!欢迎!”我忙与他握手,来做公益的我们一律表示欢迎。“宋师傅是哪儿的人?”我问。“俺老家是魏县哩,来成安县二三十年啦!”他边与我握手,边用地地道道的方言回答。哦,来自邻县!听他说话口气倒显老实,不过,A一个人偶尔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处处做,保不齐他就是那个“偶尔”呢。
⑤然而,事情并没按我的猜想发展,后来又一次公益活动——下乡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小宋又来了,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理发包。在给一位脑瘫患者服务时,听说这位残疾人的父母都已去世,他又无兄弟姐妹孤身一人,小宋师傅眼窝里竟涌出了泪花。小宋从理发包里拿出推子、剪子,边给他理发,边说着宽心的话。本来我们已经送了米、面、油等慰问品,但理完发小宋又跑到小卖部买来饼干、面包,临走还留下100元钱。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⑥自此,这位小宋师傅加入了我们团队。我向他表明,我们做公益活动是纯义务,只讲奉献,没有报酬,他也没有犹豫,还专门在理发包上写了“志愿服务”4个字。虽说是志愿服务,他可是一丝不苟,和在门店里一样认真。有一位女智障者头发乱得像鸟窝,而且不配合,头一直晃动。小宋师傅也不急,耐心地哄劝道:“不要动,动就扎破头了!”也怪,家人说她,她抗拒,小宋师傅说她,她果真听话不乱动了。小宋轻轻地给她梳理、剪发、洗头,她一直很安稳。一通收拾,嘿,人一下子精神了,哪儿还有原来的呆模样?也许她也知道自己变模样了,脸上开出了一朵花,很享受的样子。
⑦理发师都爱干净,小宋师傅也不例外,我注意到他每次出发前都忙着洗漱,把自己倒饬得清清爽爽。但一迈进村落家院,从来没见他嫌弃过谁,总是麻利地翻开理发包,该推的推该剪的剪。
⑧某次有个连续3天的公益活动,他天天参加,我说:“宋师傅,不要求你天天来啊,毕竟你还要营业,老关着门也不妥。”他说:“我愿意做公益,人不能光想着赚钱。”
⑨接触得多了,我得知他是一个单亲爸爸,经济并不宽裕,一个人将一双儿女抚养大,又给他们成了家。而且,他不光随团队做公益,还向他门店所在的西街村承诺:70岁以上老人理发一律免费。为此西街村委会给他赠送了锦旗,以示表彰、感谢。
⑩还是那句话:B一个人偶尔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处处做。当我陪同他接受锦旗的时候,忽然觉得这位小宋师傅有点帅!
(选自202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18. 通读全文,补全表格。
阶段 小宋的行为/表现 “我”的感受/心理
初识 ①______________ 认为不好打交道
相遇 参加爱心活动 ②______________
深入接触 热心服务特殊群体 印象大为改观
全面了解 承诺为老人免费理发 ③______________
19.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
20. “一个人偶尔做件好事并不难,难是经常做、处处做”这句话在文中第④段、第⑩段都有出现,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21. 潇潇觉得本文可以收录到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你是否赞同?请结合单元导语,联系本文内容阐述理由。
【单元导语】
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构成的,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动或启人深思的故事。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虽然平凡,也可能有缺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三、表达交流(60+3分)
22. 请以“温暖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不少于600字;(2)抓住细节抒发真情实感;(3)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4)请认真书写。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2025.06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5分)
【1题答案】
【答案】(1)qì (2) ①. 括 ②. 廓 (3)D
(4)雍容华贵的牡丹
【2题答案】
【答案】 ①.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②. 造化钟神秀 ③. 将军百战死 ④. 独怆然而涕下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3题答案】
【答案】(1) ①. 构图要素:该招牌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形部分是一本书的轮廓,轮廓内的书页融合了汉字“书”繁体字形;图形下面是“书店”的英文单词。 ②. 原因:整个招牌既融合了书本形状,又点明了“书店”这一主题,内涵丰富,极具特色。
(2)书山探宝,一卷庭韵润清心
(3) ①. 示例:最美的不是装帧精美的书页,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使人们共享阅读的快乐。 ②. 特写镜头聚焦在坐在沙发上的读者,捧着精装绘本,嘴角带笑,满脸惬意。
二、阅读鉴赏(62分)
(一)名篇名著(15分)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 ①. 祥子初到北平,攒三年钱买新车连入带车被大兵抢走。 ②. 堕落期(彻底沉沦) ③. 虎妞难产去世,卖车葬妻;小福子自杀,祥子沦为行尸走肉。
【6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读《骆驼祥子》时,我采用圈点批注法,我圈画出祥子三起三落的关键节点,批注他理想破灭的过程;阅读后,我深深感受到样子这样的小人物命运的悲惨,反映当时社会的残酷与无情。
示例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保尔的形象给了我很大启发,所以我做了相关笔记,摘录了他的所有名言;读完后,我开始以保尔为榜样,锤炼自己的意志,追求自己的理想,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7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老马。老马的年老体弱、生活无着,以及他对年轻时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普遍困境。老马的存在,不仅烘托了样子初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更在其后的情节发展中,以自身的悲惨经历反衬出祥子梦想的破灭和精神的沉沦,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环境的残酷与不公。
示例二:曹先生。他的存在为小说注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曹先生不仅在经济上帮助样子,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子了他鼓励和支持,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关怀。通过曹先生的形象,小说传递了即使在黑暗社会中,仍有美好人性存在的信息,同时也与祥子周围其他冷漠、自私的人物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示例三:朱赫来。他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他便会及时出现,为保尔指明方向,在他的指引下,保尔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同时朱赫来自己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考验,但意志一直坚定,展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示例四:冬妮娅,她是保尔的初恋。但在后来与保尔的交往过程中,因阶级观念不同而分手。她贪图安逸的生活,最后嫁给了一个铁路工程师。她反衬出了保尔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同时也从反面揭示出人要经历磨难,最终才会锻炼出顽强奋斗的品质和钢铁般的意志这一主旨。
(二)诗歌阅读(6分)
【8~9题答案】
【答案】8. “赚”,骗得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说“赚”。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9. 【甲】诗告诉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覆险如夷,【乙】诗主要蕴合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足够的准备,切不可盲目乐观的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①. 出名 ②. 使……劳累 ③. 同“无”,没有 ④. 喜好
11.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12.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能富责也不去做。
13. 根据【乙】文,扬雄“家产不过十金”体现了他家境贫寒,身居陋室;扬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显示出他学识渊博,且品德高尚,“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这些品质与【甲】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即陋室虽简,但主人品德高尚,学识丰富,使陋室不陋。(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景散文阅读(13分)
【14~17题答案】
【答案】14. 【香椿树】枝干挺拔直立,初春最早急发嫩芽,急长急落,嫩芽可炒蛋。
15. 叠词,增强文章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运用反复、拟人手法,生动刻画香椿树生长迅速、生命周期短暂的“急性子”形象;同时,巧妙渗透作者初期对香椿树的不喜,为后文情感转变埋下伏笔。
16. 运用对比衬托,将白杨的苍绿、银杏的绚烂等其他树木的特点与香椿树进行对比,反衬香椿树其貌不扬但实用坚韧的特质;为下文“我”因为爱树而逐渐喜欢上香椿树做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使香椿树的形象更加立体。
17. 同:两篇文章都歌颂了坚韧不拔的生命精神,传递积极的生命态度。《窗前的香椿树》中,作者从香椿树被砍伐后仍能萌发新芽的经历,领悟到应坦然接受生命中的顺境与逆境,相信自己能在下一个春天生生不息;《紫藤萝瀑布》里,作者看到曾经凋零又重新盛开的紫藤萝,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即便个体生命会遭遇挫折,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异:《窗前的香椿树》告诉我们面对顺境与逆境时都应接纳生命的一切变化;《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个体虽短暂,但人类生命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叙事散文阅读(15分)
【18~21题答案】
【答案】18 ①. 装扮“小众” ②. 诧异、存疑 ③. 敬佩、赞美
19.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智障者的笑容比作一朵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她理发后愉悦、享受的神态,从侧面表现出小宋师傅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细致的服务,表达了“我”对小宋师傅热心公益、认真负责行为的赞赏之情。
20. A.在内容上,体现出“我”对小宋的不信任,先入为主地对他做公益的持续性存疑;在结构上,为后文小宋不断用实际行动打破“我”的偏见作铺垫,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小宋是否真的会经常做公益的好奇,推动情节发展。
B.在内容上,突出了小宋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点明、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主旨,强调持之以恒做好事的难能可责,表达了“我”对小宋从怀疑到敬佩的情感转变。在结构上,与前文形成呼应,总结全文。
21. 示例:赞同。首先,小宋是社会中典型的普通人,他有着独特的装扮,经营着一家普通的理发店,和单元导语中“由许许多多普通人构成”的社会相契合。其次,小宋身上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他生活压力巨大,但依然坚持做公益,体现出他的善良、热心、无私奉献。这些品质与单元导语中“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的要求一致。最后,小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人身上的伟大力量,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学习,符合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向善、发现生活之美的目标。
三、表达交流(60+3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温暖时刻
深秋的雨总带着股钻心的凉,我裹紧校服外套冲进楼道时,裤脚已经洇成了深灰色。晚自习的预备铃刚响过,我摸遍书包两侧,心猛地沉下去——早上出门急,把伞落在了传达室。
“要一起走吗?”身后忽然传来轻轻的问话。我回头看见同班的女生抱着一摞作业本,校服领口别着枚银杏叶形状的发卡。她指了指我滴水的裤脚,“我家就在附近,伞够大。”
雨点在伞面上敲出密集的声响,我盯着两人交叠的影子在水洼里晃荡。她忽然往我这边倾了倾伞,肩膀半边露在雨里,校服后背渐渐洇出深色的痕迹。“你伞歪了。”我伸手想把伞推回去,她却笑着按住我的手:“没事,我不怕淋。”
走到巷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个牛皮纸包:“这个给你。”拆开时暖烘烘的热气扑在脸上,是两个烤得焦黄的红薯,表皮还沾着细密的糖霜。“我奶奶下午刚烤的,说天冷吃这个最暖和。”她的指尖沾着点薯皮的碎屑,在路灯下泛着淡淡的黄。
我咬了一口红薯,甜丝丝暖流从喉咙一直淌到胃里。雨还在下,她的发卡上沾着细碎的雨珠,像落了层星星。“明天我把伞还你。”我含糊地说,红薯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她摆摆手,转身跑进雨里:“不用啦,我家就在前面!”
直到她的身影拐进楼道,我才发现伞柄上还缠着圈毛线,是暖融融的橘色,正好能握住整个手心。后来每次路过那家烤红薯摊,总能想起那个雨天,两个冒着热气的红薯,和歪向我这边的伞。原来有些温暖,就像红薯的甜香,会悄悄钻进记忆里,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发酵成整个冬天的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