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汉谟拉比法典》第103条规定:如果塔木卡(资产雄厚的商人)以银交与沙马鲁(小商人)经营买卖,令其出发,倘所运之一切于中途被敌人劫去,则沙马鲁应指神为誓,并免偿还责任。由此可见,该法典( )A.君权神授色彩较浓厚 B.限制了高利贷盘剥C.强调保护奴隶主财产 D.具有一定的灵活性2.法兰克人确立君主制以后,仍旧在夏冬两季举行民众大会,各级教俗贵族都可参加。会上,更具影响力的贵族提供咨询建议,地位稍逊一筹的旁听,有时也可加入其中一道讨论,他们依据自己的理解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据此可以推断,法兰克王国( )A.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B.保留了政治协商的文化传统C.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 D.传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3.大化二年(646年)正月,朝廷公布改新的大诏:废除皇族的子代之民及屯仓(占有土地并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废除贵族或良家的部曲(私人武装)之民及田庄,取而代之的是赐予大夫以上食封,赐予官吏、庶民布帛。此举( )A.意在强化中央集权 B.推动庄园经济的形成C.开启幕府统治时代 D.凸显武士集团的重要4.1215年《大宪章》开篇词使用了“为革新吾邦”“为荣耀上帝”“忠诚臣民之建议”等政治话语,用以表达制定《大宪章》的目的和方式。这类政治话语在随后的《大宪章》确认和请愿活动中持续得到使用。这类政治话语( )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强化了英国国王的专制权力C.表达了人们对教会盘剥的不满 D.体现了人们追求稳定的意图5.马尼拉披肩(如图),是16世纪以来西班牙非常流行的女性服饰,它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国广绣技法,又在面料、染料、配色、规格、流苏、构图、题材、风格等方面体现西班牙风格。马尼拉披肩的流行反映出( )A.太平洋贸易的世界主导地位 B.东西商贸促进文化交流C.西学东渐影响了中国的审美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6.中世纪艺术要么画圣人激励人们去做好事,要么画地狱不让人们做坏事。文艺复兴却在改变这种情况,虽然也讲宗教故事,但是人物头上没有光环,多数被画成普通人。这种变化( )A.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弘扬了理性主义精神C.反映了罗马教廷权威的丧失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7.由于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一门心思去划分州和联邦政府的权力,他们并没有努力为州以下的政府实体勾画蓝图,甚至没有在宪法中简单提及对地方政府的授权。由此在美国的50个州内,每一个州都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地方政府体制,划分了州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责任。这主要反映出,美国( )A.地方政府的离心力巨大 B.实行地方自治的邦联制C.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D.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8.18世纪末,一批拉美的克列奥(殖民者后裔)作家,不仅教导他们的同胞认识自己的资源,而且指出美洲人具有担任官员和实际上自我管理的资格与能力。他们反复使用一些词汇——祖国、家园、民族、我们的美洲、我们的美洲人。这些做法( )A.源于拉美经济的高速发展 B.旨在凝聚民族力量争取独立C.推动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D.沉重打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9.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建立。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在统一税率和对外平等贸易的基础上,该同盟进出口总额从1834年的1200万塔勒上升到1842年的2 100万塔勒。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 )A.适应了德意志工业化的需求 B.反映了德国联邦体制的弊端C.避免了其他国家的商品倾销 D.彰显了自由主义的经济诉求10.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后,第一国际法国塞纳河岸讷伊支部发表声明指出:“这次战争是正义的吗?不!这次战争是民族的吗?不!这只是王朝的战争。为了人道,为了民主,为了法国的真正利益,我们完全并坚决拥护国际反对战争的声明(此前第一国际反对普法战争的声明)。”这反映出(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第一国际直接领导巴黎公社运动C.法国工人有一定的政治觉悟 D.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对比11.1930年初,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并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提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不满。甘地等多人绝食祈祷,并宣誓:“除非印度获得自由,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营法》,否则,就永远住在海边。”这场斗争(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体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C.拉开了亚洲觉醒的序幕 D.直接引发阿姆利则惨案12.1931 -1933年,苏联进行工资改革,普遍实行八级工资制,扩大最低与最高工资的工资差距;扩大部门间的工资差距,提高重工业部门的工资标准;提高领导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等。这些举措(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B.解决了技术人才短缺问题C.冲击了“苏联模式” D.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需求13.1939 年10月,英国驻德黑兰大使表示:“如果德国向伊朗运送货物,在伊朗政府主动提出要求且使用中立国船只运输条件下,即便是战争物资,英国也不会加以阻止或收缴。”这表明,英国( )A.仍未放弃绥靖政策 B.尊重伊朗的主权和利益C.力图避免对德宣战 D.提倡建立反法西斯同盟14.20世纪50年代法国规定,凡购置新农业机器的按原价15%出售,购买农机零件的可减价20%,差价由国家补给;60年代规定,农场主购买拖拉机,政府给予投资额的20%—30%的补贴。在税收方面,实行农用燃油免税15%的政策等。这些规定( )A.促进了社会结构的优化 B.开启了法国农业机械化进程C.体现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D.有利于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15.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时,赫鲁晓夫说:“我们从古巴撤出我们的导弹,条件是美国必须保证不再入侵古巴……作为撤回我们导弹的交换,肯尼迪总统要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美国的导弹。”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苏联的国力相对较弱 B.美苏两国矛盾不可调和C.冷战与热战相互交织 D.美国竭力维持霸主地位16.下表为2014——2019年非洲GDP增长率。(单位:%)区域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非洲 3.8 3.5 2.2 3.6 3.4 3.4中部非洲 5.7 3.1 0.1 0.7 2.7 3.2东部非洲 5.9 6.5 4.9 5.6 5.4 5.0北部非洲 1.7 3.9 3.3 5.0 4.9 4.1南部非洲 2.7 1.6 0.9 1.6 1.2 0.7西部非洲 6.0 3.2 0.5 2.5 3.4 3.7据此可知,非洲( )A.在经济上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特点C.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3世纪以降,英格兰城市市长任职资格逐步框定。1215年约翰王特许状就明确规定当选市长应觐见国王或国王代表,并对国王宣誓效忠。1300年林肯市在城市法规中明确规定:市长候选人自身应为一位市民,且应与林肯市其他市民一道承担过公共税收。1499年,以64岁当选为伦敦市长的尼古拉斯·阿尔文颇具代表性:他以布商和投机商人发家,历任市议会议员、审计官、议会代表、城守、高级市政官等。此外,作为市长往往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审理相关案件、行使司法职能。——摘编自姜启舟《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市长任职资格》材料二 自市长制在中世纪英格兰落地以来,地方社会选举与中央王权任命相结合,便成为市长产生的基本方式。在市长选任过程中,利益斗争充斥于地方社会,王权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介入其中并加以管制。在市长选任机制下,市长既是“城市的人”,也是“国王的人”,在实际运作中较好应对了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压力。市长选任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平衡了地方自治与王国统一治理的内在张 力,形成一种兼具合作与博弈、规制与弹性的央地关系。——摘编自姜启舟《央地关系视阈下中世纪英格兰市长选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市长的任职资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格兰市长制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所谓“思潮”,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历史思潮深深根植干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大众心理之中,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变动中呈现多种形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历史思潮的激荡往往作为时代的先导,预示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摘编自于沛《历史思潮初析》根据材料,以“历史思潮”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谨)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表为德国1871——1910年城市人口数量的相关统计。年份 大型城市(10万人以上) 中型城市(1万人以上) 城镇(2000人以上) 总计 城市人口比重(%)1871 196万 315万 968万 1479万 36.11910 1382万 868万 1647万 3897万 60材料二 在德国,城市化的开端似应从德国统一之日算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以近距离人口流动为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流向是不越出省界或邦界的邻近城市,更多是家乡附近的小城镇。他们被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工业吸收,转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使德国的小城镇星罗棋布。群众性远距离人口流动潮,约出现在19 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德国东、北部农业人口向高度工业化的西部鲁尔工业 区的流动加快,鲁尔工业区兴起了一批人口在20万以上的大工业城市。1850年时德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柏林、汉堡和慕尼黑,到1910年时,10万人以上的城市 已经有45个。——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进程。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40年,希特勒成立了“国家领袖罗森贝格任务小组”(简称ERR),负责没收从占领区获取的图书和艺术品,并对不符合其意识形态的图书进行焚烧销毁。在东欧,ERR焚毁的图书馆多达957所,法国巴黎很多图书馆也被迫关闭。面对纳粹焚烧图书,美国民众义愤填膺。1941年1月,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 图书捐赠活动,捐赠图书用于服务军营的战士。1941年12月美国宣战后,捐赠图书运动改名为“胜利图书运动”,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据统计,此项活动共征集了1700万卷图书,其中约有1000万卷送到了军人手中。——摘编自刘自强等《“思想战争武器”:二战时期美国图书运动的兴起》材料二 1948年,美国政府推出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富布赖特项目”,主要资助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学生、专家学者等出国或到美国学习、访问和研究,截至1997年参加者已超过245000人,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进行该项目的合作。它被看作是“对美国国家长远利益投资的一个典范”。另外,美国新闻署的国际访问者项目每年使5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从事各种工作的外国人到美国与自己的同行相会,交流思想并亲自体验美国的社会文化,了解美国制度。捐赠图书也是美国对外交流的一部分,1988——1993年向国外赠送的460万册图书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对外政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摘编自龚滟《论美国文化输出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美国图书运动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文化输出战略的认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D B D C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A C A B17.(1)任职资格:政治效忠国王或国王代表;具有市民身份,承担公共义务;具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需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2)影响:效协调了地方自治与王国统一治理的矛盾,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的过度对立;推动了以王权为核心的国家认同形成,为后来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维护了城市的日常运转,保障社会稳定;有利于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18.论题:历史思潮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预示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阐述:历史思潮指的是在社会历史矛盾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历史思潮通过反映社会矛盾、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预示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兴起,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反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政治制度设计,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深刻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的兴起和发展,如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等,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综上所述,历史思潮不仅反映了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而且通过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从而推动了历史进程。19.(1)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具有阶段性。(2)推动了德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德国工业的繁荣;城市化使得生产要素更加集中,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德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阶层固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活力;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和工业集中在城市,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1)原因:欧洲文化遭受破坏;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军事需求。(2)认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塑造美国的良好国际形象,进而提升美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美国文化输出战略本质上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带有明显的文化霸权色彩;文化输出也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带动相关产业的出口和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