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彭阳县 2024—2025 学年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试题(50分)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分 C.充足的光照 D.充足的空气2.农民播种时发现,有的种子却没有萌发,下列推测不恰当的是( )A.种子可能没有度过休眠期 B.未萌发的种子可能是干瘪的种子C.种子可能胚已经死亡 D.种子未萌发是因为没有施肥3.右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萌发时③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④中贮藏的营养可以供胚发育利用C.玉米种子有两片④,所以称之为双子叶植物D.胚的发育,使大豆植株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4.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C.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都是由芽发育成的。如图是叶芽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芽可分为顶芽和侧芽 B.芽中有分生组织C.②是芽轴,发育成叶 D.新的芽由③发育而来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如图为小红观察到的桃花和桃子的基本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⑥和⑧B.②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受精C.图中的⑥将来发育成图中的⑨D.开花季节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通过人工授粉提高桃子产量7.如图为蚕豆下表皮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保卫细胞,②为气孔,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的多B.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通过结构②进出叶片C.夜幕降临时,蚕豆叶片上的气孔会张开D.气孔闭合可能会影响无机盐的运输8.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原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促进呼吸作用 B.经常松土——促进根系呼吸C.下雨后及时排涝—避免根系缺氧 D.移栽时剪去大部分叶片—降低蒸腾作用9.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A.梨与杏花 B.口腔上皮与胃 C.叶表皮与茎 D.大脑与神经元10.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C.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D.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1.如图①~④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同器官。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生活的场所是①B.②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与第二性征有关C.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D.卵细胞在④与精子结合12.关于人的生长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B.若①为场所则是输卵管C.②可表示子宫D.若③代表时期则男孩早于女孩13.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C.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是脂肪分解提供的 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4.“民以食为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结合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 B.蛋白质在③内消化成氨基酸C.④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② D.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B.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④⑤C.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说法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A.肺泡壁由多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保证了气体的畅通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17.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此装置还可以反映胸廓内压力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A上升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液面A下降C.向上推橡皮膜,胸廓容积增大,液面B下降D.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18.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丙,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图乙,②的数量最多,当有炎症时数量会显著增加C.图甲,A血管不能作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D.图乙,①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19.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其中最低等级是( )A.界 B.纲 C.科 D.种20.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蚯蚓能疏松土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中填相应的标号,“ ”上填相应的文字。)21.(6分)学习了植物生理作用后,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其他处理如图。②将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打开弹簧夹,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④取下三个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把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步骤②中,A、B、C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瓶(填字母)。(2)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3)该探究实验中,实验A和B的变量是 ,实验B和C的变量是 。(4)A、B、C三个瓶内的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会变蓝色的有______瓶(填字母)的叶片。22.(8分)图甲、乙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青春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青少年要多补充甲图中第_______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_组成,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图甲中③和④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对应图乙中曲线________(填序号),该营养物质最终分解成________。由曲线可以看出,上述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 ]________。(3)图丙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突起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 ]__________,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腔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该管壁及绒毛壁都由_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某同学为自己的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类食物。23.(8分)下图是人体的部分器官、系统及其功能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作答(图一中的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1)图一的过程③中,呼吸肌处于 (收缩/舒张)状态。(2)完成①②的主要器官是 。图一的①﹣⑦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有 (填序号)。(3)图二中心脏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在6和7,8和9之间有 可防止血液倒流。(4)图三中小明治疗腿伤需要在手部输液,护士选取静脉注射,药物进入血管后,依次经过⑧→ →⑦(用图中编号与箭头表示),最终到达腿部患处。药物最先到达______(填“左心房”或“右心房”),要经过心脏_____次。24.(8分)实验探究: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请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1)本实验可用 号和 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 。(2)将3支试管放在37 ℃温水中5分钟的目的是 。(3)滴加碘液后,____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 。(4)实验要重复几次,目的是(2分) 。(5)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可以为人体吸收提供能量。七年级生物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D C D C A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C D A A D B D C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21(6分)(1)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意思正确即可) (1分) B (1分) (2) 呼吸 (1分)(3) 光(光照)(1分) 二氧化碳 (1分)(4) B (1分)22(8分)(1)③④ (1分)(2) 消化腺 (1分) Ⅱ(1分) 氨基酸 (1分) [ D ] 小肠 (1分)(3) [ ② ] 小肠绒毛 (1分) 一 (1分)(4) ② (1分)23.(8分)(1) 舒张(1分) (2 ) 小肠 (1分) ③ ⑤⑥(1分)(3) 肌肉 (1分) 房室瓣(瓣膜)(1分)(4) ⑧→①→②→ ⑤→ ⑥→③→④→⑦(1分) 右心房(1分) 2或 两(1分)24.(8分)(1) ①号和③号 (1分) 变量不唯一 (1分)(2) 模拟人的口腔温度 (1分) (3) ③ (1分) 麦芽糖(1分) (4)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分) (5) 葡萄糖(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