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八年级 语文A 卷(共 100 分)1.D.有误,“两栖”的“栖”应读作“qī”。2.A3.D.使用不当,目眩神迷:意思是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不符合语境。4.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对社会和自然”和“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调换位置;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可删去“组成的”;D.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文物古迹”后面加上“的行为”。故选:B。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ABD.正确;C.有误,犬牙,像狗的牙齿。故选:C。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不同,对,向/作为;B.不同,音节助词/代词;C.不同,那/它;D.相同,表修饰。故选:D。7.本题考查句子翻译。重点词: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故选:C。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CD.正确;B.有误,《桃花源记》中“渔人进桃花源时”是进入过程的详细描写(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出来时”是简略描写(如“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选项中“进桃花源时写得略,出来时写得详”表述错误。故选:B。9.(1)①系向牛头充炭直②更着风和雨(注意“着”的书写)③选贤与能(2)示例一:题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示例二: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0.列数字。示例:通过列举“2.75 元”“0.34 元”这些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光伏一度电发电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突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风光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11.装机规模方面、产业发展速度方面、成本下降方面、能源结构转变方面。12.本文首先由世界环境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出发展清洁能源的话题,指出我国提前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接着通过具体数据和事例,从装机规模、技术进步、成本下降、能源结构转变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态势。最后总结我国已成为新能源应用强国,强调风光新能源深刻改变了中国能源格局,为未来发展打开广阔前景。B 卷(共 50 分)1.不能。“系”字写出了柳丝和烟雨仿佛在牵系着离人的情感,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生动地表达了离人对这欢聚场景的留恋和不舍之情;而“动”字只是表示触动,缺乏“系”字的这种表达效果,不能准确传达出全词所蕴含的惜别之意。2.这首词运用了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等表现手法来突出惜别主题。借杨柳、芰荷等自然景色营造欢聚氛围,为惜别作铺垫;直抒“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表达希望宽解别恨、不希望催促归程的情感;以“雨条烟叶系人情”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惜别之情。3.C4.①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②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还能选择胜地处身。5.相同点:杜甫与柳宗元在人生困境中借山水抒怀,有相似的精神寄托:杜甫身处战乱漂泊、仕途失意的困境,仍以“择胜”眼光捕捉山川壮美;柳宗元遭贬后寄情永州山水,在《小石潭记》中以“水尤清冽”“青树翠蔓”的清幽之景对抗现实污浊。不同点:杜甫的山水书写始终交织着对社稷的忧思。如《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将个人潦倒与家国动荡相融,即便赏景亦带“艰难苦恨”的历史厚重感。而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更侧重个人精神救赎,《小石潭记》中“悄怆幽邃”的孤寂感,实为对官场倾轧的疏离与对独立人格的坚守。6.①假借②为中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7. A 图片 A 展现的是修筑铁路的场景,这与保尔参与艰苦筑路的情节相符。他在冰天雪地、物资匮乏的恶劣条件下,不畏艰难、顽强工作,充分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最能突出其核心精神品质。8.要读懂木语,与木头对话,顺应其禀性。要有耐心,能解开木料留存的历史密码。拓宽创作视野,关注土地与时代的变迁。传承对材料的虔敬和传统血脉,播撒非遗种子。9.①“轻舞”“穿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张家顺运刀的轻盈、灵活与娴熟,表现出他雕刻技艺的高超,以及与木头对话时的默契。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牡丹花瓣比作绸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雕刻出的牡丹花瓣细腻光滑、自然舒展的形态,体现了张家顺雕刻技艺的精湛。10.内容上:强调木雕需读懂木头,体现与木头对话的哲思,承接上文对张家顺雕刻废料的描述;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师父箴言的追溯,承上启下。11.木雕承载着过往的历史、文化和记忆,如古庙纹样、地方变迁等,讲述着时光的故事;同时,张家顺传承技艺、开设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木雕,期待着传统技艺在未来被更多人理解、传承和发扬,找到知音。12.(1)图 1:从学历看,网民学历越高,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比例越高图 2:年龄越趋近青年,使用比例越高的特征(2)②④③①(3)示例:人工智能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既可以用来披荆斩棘,也可能被用于伤害他人,但不能因为可能被滥用就放弃锻造。2024-2025 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八年级 语文A 卷(共 100 分)一、基础知识(共 12 分)1.(3 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欺侮(wǔ) 矗立(chù) 草长莺飞(yīng)B.羁绊(bàn) 眼眶(kuàng) 分崩离析(bēng)C.棱角(léng) 龟裂(jūn) 怒不可遏(nù)D.卑鄙(bǐ) 两栖(xī) 震耳欲聋(zhèn)2.(3 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鲁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B.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 5000 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折皱变形。C.与主红雀和花鼠的灵活应对不同,大雁的迁徒是一次远大的旅程,它们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抵达目的地。D.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炫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3.(3 分)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在公司战略研讨会上,技术总监以目空一切的姿态,对市场部门提出的建议置之不理。市场部经理也漫不经心地翻着会议资料,完全不将技术问题当回事。这种部门间缺乏协作的态度已持续多年,使公司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升级,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正走向分崩离析。这一切,终会让企划书上令人目眩神迷的未来蓝图变成无法落地的空想。A.目空一切 B.漫不经心 C.分崩离析 D.目眩神迷4.(3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养”能够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B.这座古镇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具古韵遗风。C.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等药物组成的,因此对患者来说毒副作用比较小。D.游客要文明旅游,对于不遵守游园秩序、不爱护景区环境、损坏文物古迹,警方将依法查处。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B.寻病终 寻:不久C.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狗的牙齿D.蒙络摇缀 络:缠绕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 全石以为底B.处处志之 心乐之C.欲穷其林 不可知其源D.潭西南而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A.(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B.(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绝望的境地,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C.(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D.(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绝望的境地,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甲乙两文的开头都写了水。甲文写了看到的溪水,乙文写了听到的水声。B.甲乙两文的内容安排都详略得当。甲文渔人进桃源时写得略,出来时写得详;乙文描写小石潭景色较详,写发现过程较略。C.甲乙两文的句式都颇有特点。甲文随处可见的省略句,让语言表达简洁凝练;乙文多整散结合的句子,读起来灵动、自然。D.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甲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乙文“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三、默写(共 6 分)9.(6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 分)①半匹红纱一丈绫, 。(白居易《卖炭翁》)②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2)请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其颈联和尾联。(4 分)题目:, 。, 。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风光新能源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①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在2020 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到 2030 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这一目标,在去年已提前实现。②去年年底,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乌恰风电场在新疆全容量并网发电,全年可发电约 5.4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 45 万吨。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风电装机 5.3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 9.46 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 14.82 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机,今后也将成为常态。不仅如此,在世界能源结构转型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近年来,我国为全球提供了 70%的光伏组件和 60%的风电装备,仅 2023 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就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 8.1 亿吨。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和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个加速度非常快。”④加速度,这是十几年来,中国风电光伏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地处新疆哈密的一处生产风电光伏装备的产业园区。在厂房里,新的成型模具上,正在紧张生产着 108 米长的新型风机叶片。截至 2023 年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比十年前增长了 10 倍。这样的加速度,得益于十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技术方面的飞速进步。⑤在国家风光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风光新能源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动力,至今也就十年多的时间,加速实现了从产量和技术迭代到装机规模全面争霸全球的跨越。⑥技术的加速进步,带来了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10 年到 2022年期间,以光伏为例,一度电发电成本从 2.75 元下降到 0.34 元,已经远低于当前煤电成本水平。⑦风光新能源产业的降本增效,也让风光新能源从过去的辅助能源加速向主力能源转变。在新疆,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在新疆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了一半。能源转型也开启了加速模式。⑧如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应用强国。从一望无际的光伏蓝,到蔚为壮观的风车阵,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风光新能源就像一股绿色洪流,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能源格局,也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摘自央视网“焦点访谈”20250604《能源转型提质焕“新”》)10.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一种即可)(4 分)11.从全文看,“加速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12.本文在说明风光新能源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时,采用了清晰的说明思路。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3 分)五、作文(共 60 分)13.《北冥有鱼》中的大鹏乘风而起,终抵南冥天池;《桃花源记》里的渔人溯溪而行,意外抵达理想之地;《大自然的语言》里竺可桢从草木荣枯中抵达科学真理;《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独坐幽篁,在清冷竹影中抵达内心的片刻宁静……“抵达”,不仅是脚步的终点,更是精神的远航。请以《抵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 卷(共 50 分)一、诗歌鉴赏(共 4 分)(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宋】晏殊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2 分)1.词末句“雨条烟叶系人情”中,“系”字可改为“动”字吗?请结合全词作出判断并写出理由。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惜别主题?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 分)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浣花溪记(节选)【明】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色如鉴、若琅玕、若绿沉瓜,窈然深碧绕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自宫以西,三桥跨溪相属,相距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谓“江从灌口来”是也。溪左人家,柴门竹篱,颇有次第,然溪常为屋蔽,稍断复见,如是者数处。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至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覆以水槛,乃见“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上置亭曰“百花潭水”。由此还度桥,过梵安寺,始至杜工部祠。祠中像颇清古,不必求肖。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刻。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迫暮趣归。是日清晨独往,楚人钟惺记。(选自天启刊本《隐秀轩集》,有删改。)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西折纤秀长曲 西:向西B.三桥跨溪相属 属:连接C.溪周之,非桥不通 周:周围D.迫暮趣归 趣:同“促”,急忙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①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穷愁奔走,犹能择胜。5.文中作者称杜甫“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而《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在贬谪中亦寄情山水。请简要分析两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借山水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4 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一)名著阅读6.(2 分)以下是依据《经典常谈》对《说文解字》介绍所绘制的不完整框架图,请根据名著内容,补全空缺信息。7.(2 分)如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需要选一张最能体现他精神品质的图片当社交软件的头像,下列三张图片,你认为保尔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我选 ,理由是(二)现代文阅读(18 分)(18 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木香深处,镌刻时光的坚守①城厢古城营房巷深处,“张家顺木雕工作室”静静伫立。小院里,两鬓飞雪的张家顺手持刻刀,神情专注,那布满老茧却又无比稳当的手,正摩挲着一块老木的纹理。“木头有灵,各有禀性,雕木之人,刀与心都得顺应它的‘脾气’。”他似在自言自语。②工作室的博古架俨然一座微缩的艺术殿堂。一块满是沧桑瘤疤的香樟木,在张家顺手中,幻化成“苏东坡把酒问月”时微醺的神韵。那瘤疤,恰似东坡脸上醉意酡红,带着几分不羁的洒脱与豪迈。一段虫洞密布的黄杨木,经他妙手,摇身变为“深山老僧禅坐”的天然留白。那一个个虫洞,恰似老僧在漫长修行中参透的深邃禅机,给人以无尽的遐思。③张家顺俯身,拾起一块曾被遗弃、裂纹如蛛网般密布的崖柏废料,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与感慨:“人们常说‘朽木不可雕’,实则是没读懂木头的密语。”言罢,他刻刀轻舞,如灵动的蝶翼,在木间穿梭。渐渐地,狰狞的裂纹竟悄然化作杜甫眉宇间深锁的忧国愁思,突兀的木结也成为诗人手中紧握的书卷。“木头自有它想诉说的模样。”这份“与木对话”的哲思,追溯起来,源于二十多年前师父的一句箴言:木雕并非征服,而是与木头对话。④读懂木语,只是木雕征程的起点,而解开木料留存于历史中的密码,方是更深层次的修行。一个严寒的深冬,为了复原古庙斗拱上那失传已久“缠枝牡丹纹”,张家顺抱着一段老柏木,在零下五度的库房中,守着微焰不息的火盆,硬生生等着、熬着。徒弟满心不解,催他快动刀,而他头也不抬地说:“冻木欺刀,强行雕刻易使木头崩裂。我们雕木之人,要有‘与物委蛇’的耐心。”三天三夜后,木料终于回暖。当他将刀尖轻轻触碰木料的那一刻,暗红木屑簌簌落下,牡丹花瓣如绸缎般自然卷舒,在暖黄灯光的轻抚下,百年纹样惊艳苏醒,仿佛穿越时光,重回世人眼前。⑤2021 年,张家顺肩负起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厢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的重任。从那一刻起,他的创作视野不再拘于花鸟虫鱼的方寸天地,而是投向足下这片厚重的土地。于是,百年老木在他手中脱胎换骨,化身为《百年跨越》。青白江的沧桑变迁,永恒地镌刻在了木纹的年轮之中。瞧,凤凰湖畔如烟的垂柳,以丝翎雕的细腻展现其婀娜;工业遗址那硬朗的钢架,借斧劈皴的刚劲凸显其坚毅;老茶馆那质朴的盖碗,用圆刀旋出岁月的包浆。“木雕,是时光的信使,是记忆的容器。每一刀落下,都是与往昔的诚挚交谈,为未来留存珍贵的凭证。”他深情地诉说,声音中满是对木雕的热爱与敬畏。⑥如今,这间浸润着木香的工作室,已成为播撒非遗种子的文化驿站。美术教师们慕名而来,在这儿探寻技法的精妙;众多学子怀揣好奇,触摸传统的温度。“张老师传授给我们的,远不止运刀的方法。”美术教师谭老师感慨地说,“更是对材料的虔敬,对传统血脉的理解与传承。”张家顺常对学徒们重复师父的话:“人和刀都要顺着木头的脾气走。”这不仅是对木头的态度,更是对文化的态度——倾听、理解并传承。⑦张家顺时常说:“架上的木雕既讲述着过往的故事,也在守候未来的知音。”在他的刻刀下,沉默的木头被赋予了呼吸与灵性。而他,这位谦逊的守艺人,在木屑纷飞与幽香萦绕中,执着地让木头开口诉说,守护着时光碾过的印记,传递着那束永不熄灭的文化薪火,让城厢木雕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而独特的光彩。(文学创编自“i 青白江”《张家顺:人和刀都要顺着木的脾气走》)8.从张家顺的木雕经历可以看出,要传承好“城厢木雕”这种传统技艺,需要做到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 分)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赏析。①他刻刀轻舞,如灵动的蝶翼,在木间穿梭。(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②暗红木屑簌簌落下,牡丹花瓣如绸缎般自然卷舒。(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句)(3 分)10.文中第③段“人们常说‘朽木不可雕’,实则是没读懂木头的密语”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 分)11.文章结尾说“架上的木雕既讲述着过往的故事,也在守候未来的知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四、语言运用(共 12 分)12.(12 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惊人的速度迭代进化,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了无限可能。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能够自主创造新内容的人工智能系统。与传统的分析式人工智能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理解和分析数据,还能根据学习到的模式和规律,生成全新的、未曾存在过的数据或内容。下面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情况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表数据所反映的主要信息。(4 分)图 1:图 2:(2)下面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一段文字,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组成一段逻辑通顺的文字。(4 分)①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如何确保人类与 AI 的协同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同时避免潜在风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与 AI 的协同合作已成为一种新常态。③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单一任务的处理能力,更在复杂问题的解决上展现出强大的潜力。④在许多领域,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等,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紧密结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准确性。正确排序(填序号): → → →(3)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广泛争议,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以“人工智能”为话题,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与例句句式相同,修辞一致。(4 分)人工智能就像天上下的雨,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甘霖,也可能带来洪灾,但不能因为可能带来洪灾就拒绝下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