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4-25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7小题,28分。1.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成像技术,常利用氟的放射性衰变来标记药物,从而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成像。氟的半衰期约为110分钟,其衰变方程为,以下关于该衰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为正电子B.给氟施加高压,其半衰期会缩短C.氟衰变时,释放能量,所以质量数不守恒D.若有100个氟原子核,经过220分钟后,大约还剩下25个未衰变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验证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和“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医院里常用X射线照射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C.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其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2024年4月15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三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时12分是一段时间长度,是指时间间隔B.科研人员研究高景三号01星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地面控制人员观察高景三号01星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时,可以把卫星看作质点D.火箭速度变化得越快,其加速度就变化得越快4.如图甲所示,分子固定,分子从无穷远处向移动,最终两分子间距离为()。图乙为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曲线,图丙为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变化曲线,取无穷远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从()减小到时,分子力对做正功,分子势能增大B.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也为零C.当分子间距离从减小到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势能逐渐减小D.无论分子间距离如何变化,分子势能最低点总对应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位置5.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波速为20m/sC.t=0.05s时刻,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D.t=0.05s时刻,质点Q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P的大6.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平衡位置位于10cm处的质点在t=0.2s末第一次到达波峰。已知该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则该波的( )A.波长为0.1mB.周期为0.4sC.速度大小为0.25m/sD.频率为2.5Hz7.如图所示,在用光电管做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射入光电管后产生了光电流,调整滑片位置测量截止电压,若用a光照射光电管测得的截止电压大于用b光测得的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C.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D.用a光照射时光电管阴极K的逸出功小于用b光照射时的逸出功二、多选题:共3小题,18分。8.沿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Q、R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图乙为其中一个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为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C.图乙为质点的振动图像D.质点在任意内运动的路程都为9.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它利用可控制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获得动力。有一种核裂变的方程为,关于该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可以简化为B.X的核子数为132C.X的中子数为68D.X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10.小张同学协助老师做光学实验,他在实验室发现一颗玻璃球甲和一块长方体玻璃砖乙,他用绿光束照射甲和乙,情形如下:甲:如图所示,玻璃球的半径为R,绿光束平行于沿AB方向由B点入射玻璃球,经玻璃球内表面一次反射后恰能沿CD射出,CD、AB相互平行,且相距为;乙:绿光束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入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当入射光与玻璃砖上表面所成角时,恰能在右侧面发生全反射,不考虑多次反射。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换黄光平行于入射甲,仍要保证光线平行射回,则入射点须从B点顺时针移动少许B.若换紫光平行于入射甲,则射入玻璃珠的光有可能在球内表面发生全反射C.若换紫光按原方向入射乙的同一点,则射出玻璃砖的紫光可能与入射光平行D.甲和乙的材质一样三、非选择题:共54分。1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05mL,又用注射器测得每100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5mL,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1)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 mL。(2)从图中可由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计算出油膜的面积S= cm2。(3)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D=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现用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来测量光的波长。(1)在组装仪器时单缝和双缝应该相互 放置。(选填“垂直”或“平行”);(2)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游标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使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并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测量头上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16mm;接着再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测量头上游标卡尺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读数为 mm。已知双缝间距,测得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0.800m,所测光的波长 nm。(保留3位有效数字);13.如图(a)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m2、质量为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汽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a。现将汽缸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取m/s2。求:(1)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2)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14.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是轻核聚变为氦核的过程,有一种反应序列是质子循环,相当于4个质子聚变生成一个氦核和另外两个相同的粒子,核反应方程为,已知质子的质量为,氦核的质量为,另外的两个粒子的质量均为,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为,已知光速,求:(1)X的质量数A、电荷数Z及一次聚变释放的能量(用字母表示);(2)太阳每秒亏损的质量为多少千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A时压强为,经历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对外界放出热量。求该气体在过程中对外界所做的功。试卷第6页,共6页答案第6页,共7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D D C B BC BD AC1.A【详解】A.根据衰变方程,电荷数守恒:9=8+1,质量数守恒:18=18+0,故X为(正电子),故A正确;B.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与外界条件(如高压)无关,故B错误;C.衰变释放能量,但质量数守恒,故C错误;D.半衰期是统计规律,适用于大量原子核,少量原子核不适用。100个原子核经过220分钟(2个半衰期)后,未衰变的原子核数目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A。2.C【详解】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且测得了波速,A错误;B.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对人体有一辐射,故不能用来消毒,B错误;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C正确;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D错误;故选C。3.C【详解】A.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12时12分不是一段时间长度,是一个点,是时刻,A错误;B.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科研人员研究观察高景三号01星的飞行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B错误;C.观察高景三号01星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时,卫星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卫星可以看作质点,C正确;D.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变,也不一定变化快,D错误。故选C。4.D【详解】A.当分子间距离从()减小到时,分子力对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A错误;B.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B错误;C.当分子间距离从减小到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势能逐渐增大,C错误;D.结合两图可知,无论分子间距离如何变化,分子势能最低点总对应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位置,D正确。故选D。5.D【详解】A.根据上下坡法则,由乙图可知质点P开始向下振动,所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4m,周期为0.2s,所以该波的波速为故B正确;C.由图可知质点Q开始时刻沿y轴方向向平衡位置振动,经0.05s,质点Q振动了周期,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正确;D.t=0.05s时刻,质点Q还没到正的最大位移,但是质点P刚好振动到了负的最大位移处,因此质点Q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P的小,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6.C【详解】A.由波形图可知,波长A错误;B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平衡位置位于10cm处的质点在末第一次到达波峰,则周期频率为BD错误;C.波速C正确。故选C。7.B【详解】A.根据光电方程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截止电压越大,入射光的频率越高,用a光照射光电管测得的截止电压大于用b光测得的截止电压,所以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错误;B.根据 ,频率越大,波长越小,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所以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B正确;C.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等于b光的传播速度,均为,C错误;D.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自身因素决定,与入射光无关,D错误。故选B。8.BC【详解】A.根据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故A错误;B.根据图乙可知,周期为0.4s,则波传播速度故B正确;C.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P向上运动,质点Q向下运动,根据图乙可知,0.2s时,质点向下运动,可知,图乙为质点的振动图像,故C正确;D.由于若质点初始位置在波峰、波谷或平衡位置,则在0.1s内运动的路程为20cm,若初始位置在平衡位置与波峰之间,或者初始位置在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且速度方向衡位置,则0.1s内运动的路程大于20cm,若初始位置在平衡位置与波峰之间,或者初始位置在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且速度方向远离平衡位置,则0.1s内运动的路程小于20cm,故D错误。故选BC。9.BD【详解】A.核反应方程应表现出中子轰击铀核,故不可简化,A错误;B.X的核子数为,B正确;C.X的质子数为,则中子数为,C错误;D.核反应后的原子核更稳定,故X的比结合能比的比结合能大,D正确。故选BD。10.AC【详解】A.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又因为折射角一样,入射角需增大,故光线的入射点顺时针移动一点。故A正确;B.经玻璃球内表面一次反射后恰能沿CD射出,表明绿光刚好能在出射界面发生全反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紫光二次入射到界面不会发生全反射,故B错;C.若换紫光按原方向入射乙的同一点,因为紫光在乙中的折射率比绿光大,更容易发生全反射;经过两次全反射后,则射出玻璃砖的紫光可能与入射光平行,故C正确;D.画出光路图,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得(如图甲),(如图乙)解得,所以,甲和乙材质不一样。故D错误;故选AC。11.(1)(2)60(3)【详解】(1)由题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mL=0.05mL其中纯油酸的体积(2)超过半格的算一个,不足半格的舍去,从图中可数出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为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3)纯油酸的体积解得12. 平行 15.02 693【详解】(1)[1]在组装仪器时,单缝与双缝应该相互平行放置。(2)[2]由游标卡尺的规则为主尺读数加上游标尺的读数,可得读数为15mm+1×0.02mm=15.02mm[3]根据可知,光的波长13.(1);(2)【详解】(1)汽缸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当汽缸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可得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的距离(2)假设活塞能到达卡环,由题意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代入数据可得故假设成立,活塞能达到卡环,气体压强为14.(1),;;(2)【详解】(1)根据题意,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一次聚变释放的能量为(2)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太阳每秒亏损的质量为15.138.6J【详解】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WAB+WCA且由C→A过程中,,故此过程为等压过程,体积减小,则C→A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即气体对外界做的功为138.6 J。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da.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