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和第二部分(主观题)。总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主观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全卷共18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第一部分客观题一、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1. 如图为故宫博物馆收藏品《康熙帝御用弓》,根据记载该弓为“七力弓”。“力”是当时描述弓的拉力的一种单位,1力大约可以提起6千克的重物。请估算拉开这把“七力弓”需要的拉力大约为( )A. 42N B. 60N C. 420N D. 4200N2. 如图,一个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沿某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慢慢减速,最后停止运动C. 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D. 沿某一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3. 端午节番禺龙舟赛上,选手用力向后划水,龙舟加速前进,说明( )A. 龙舟在加速前进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B. 龙舟静止在水面时其所受重力小于浮力C. 水对桨的力与桨对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 龙舟加速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 北极熊通过薄冰时,会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如图甲所示。越过薄冰到达陆地,再变成正常行走,如图乙所示。这只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特殊姿势是为了( )A. 减小冰面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B 减小惯性C. 减小受到的支持力D. 减小冰面的摩擦力5. 如图是乒乓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则乒乓球( )A. 在A点时受力平衡B. 在B点时受力平衡C. 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从C点到D点机械能越来越大6.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在玻璃杯中,一沉一浮,亦苦亦甜;如图所示的是小杰用玻璃杯给爷爷泡的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正在上浮茶叶排开水的重力小于浮力B. 正在上浮的茶叶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浮力C. 正在下沉的茶叶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浮力D. 正在下沉的茶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浮力7. 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重600N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左300N的推力F,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用时5s,在B点撤去F,物体继续运动2s停在C点,如图所示,以A点为计时起点,前6s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C. D.8.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往管a中吹气时b管中的水面会下降B. 图乙中的卫生间的地漏存水杯是一个连通器C. 图丙中拿着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D. 图丁中抽水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和拉力成正比关系B. 甲弹簧受到4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6cmC. 乙弹簧受到8N拉力时,伸长了2cmD. 甲弹簧适合做量程较大的测力计10. 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和相同的弹簧分别进行了4组实验。如图所示,表示每组分别两次实验中弹簧的伸长量。其中力可以作为、合力的是( )①相同②相同③不同④不同A. 只有①可以 B. 只有①②可以 C. 只有①③可以 D. ①②③都可以第二部分主观题本部分共8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 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的中点悬挂一个重物,在端施加一垂直于杠杆向上的拉力。(1)请在图甲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2)如果保持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杠杆从图甲位置匀速提升到图乙位置,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的力臂。(3)杠杆从图甲位置匀速提升到图乙位置的过程中,拉力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12. 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同时提升到相同高度,若动滑轮的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________拉力;拉力做的功________拉力做的功;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上三空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 如图所示,小明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1)若上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下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则_______(选填“>”“=”或“<”)。(2)若上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强为,下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强为,则_______(选填“>”“=”或“<”),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的关系为,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从高度为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底端。若不计摩擦和空气的阻力,物体在下滑过程中,物体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是_______J。(取)15.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山下大气压强值。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做完此实验后,再搬到高山顶上重新测,则大气压强的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如图所示,塔吊将质量为2t的墙体构件从地面匀速吊起到10m高的顶楼,用时40s。g取10N/kg,求:(1)塔吊对墙体构件所做的功。(2)提升过程中塔吊的功率。17.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底面积均为0.2m ,两容器底部用一根细管相连,开始阀门K关闭。甲容器中盛有深度为0.9m的水。乙容器中放一边长为0.1m的正方形物体A(不吸水),其质量为600g。(g=10N/kg,ρ水=1×10 kg/m )(1)阀门K未打开时,①请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②求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__(2)打开阀门后,直到水不再流动,①甲容器液面的高度__________乙容器液面的高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②求物体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18. 小红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某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及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1)小红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步骤 B C D E F弹簧测力计示数F/N 2.6 2.5 2.4 2.4 2.3(2)在实验步骤D中金属块所受浮力__________N;(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有关(选填“排开液体的体积”或“物体的体积”);(4)通过比较步骤A、C、F,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分析出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2)若杠杆水平静止如图乙所示,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水平位置静止。(3)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为0.5N,则A位置竖直向下施力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N,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两侧钩码、弹簧测力计的悬点均向支点O移近一格,要继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小亮买药时,看到医生用如图丁所示的小杆秤称中药,小杆秤实质是一个杠杆,提绳处属于杠杆五要素中的_______。(5)小雨利用铅笔和橡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戊所示,铅笔水平平衡后,不小心将前端的铅笔芯弄断了,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固定,则松手后铅笔(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水平平衡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和第二部分(主观题)。总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主观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全卷共18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第一部分客观题一、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第二部分主观题本部分共8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题答案】【答案】(1) (2)(3) ①. 变小 ②. 见解析【12题答案】【答案】 ①. 小于 ②. 等于 ③. 等于【13题答案】【答案】(1)< (2) ①. < ②. 见详解【14题答案】【答案】 ①. 重力势 ②. 动 ③. 16【15题答案】【答案】 ①. 750 ②. 变小【16题答案】【答案】(1)(2)【17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9000Pa(2) ①. 等于 ②. 打开阀门后,直到水不再流动,甲、乙容器形成连通器 ③. 6N【18题答案】【答案】(1)2.7 (2)0.3(3)排开液体的体积 (4) ①. 可以 ②. 见详解(5)大于【19题答案】【答案】(1) ①. 是 ②. 右(2)仍能 (3) ①. 1.5 ②. 变小(4)支点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