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 用“ASA”或”AAS“判定三角形全等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角边角”条件的内容.(重点)2.熟练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3.通过探究判定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者“SAS”).符号语言表示:在和中,≌(SAS).前面我们研究了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情况,接下来研究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的情况.如图,直观上,,∠A,∠B的大小确定了,△ABC的形状、大小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在与△ABC中,如果A'B’=AB,∠A’=∠A,∠B’=∠B,那么△A'B'C≌△ABC.这个判断正确吗?如图,由可知,如果使点与点重合,点在射线上,那么点与点重合.再由,可知射线A'C'与射线AC重合,射线B'C'与射线BC重合,于是射线A'C',B'C' 的交点C'与射线AC,BC的交点C重合.这样,△A'B'C的三个顶点与△ABC的三个顶点分别重合,△A'B'C与△ABC能够完全重合,因而△A'B'C' ≌△ABC能够完全重合. 归纳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符号语言表示:在△和△中,∴△≌△(ASA).例1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 ∠B=∠C.求证AD=AE.分析:如果能证明△ACD≌△ABE,就可以得出AD=AE.由题意可知,△ACD和△ABE具备“角边角”的条件.证明:在△和△中,(公共角 ), (已知), (已知 ),∴=AE.∴ △≌△(ASA),证明:∵ ∠A+∠B+∠C=180°,∠+∠ +∠=180°,∴ ∠C=∠又∵ ∠A=∠, ∠B=∠在△ABC和△中∠B=∠∠C=∠BC=∴ △ABC≌△ (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图, 在△和△中,∠=∠, ∠B=∠ ,BC=,△ABC与△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归纳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符号语言表示:在△和△中,∴△≌△(AAS).例2 如图,在△和△ADC中∠B=∠D=90°,∠BAC=∠DAC.求证:△ABC≌△ADC.∠B=∠D,∠BAC=∠DAC,AC=AC(公共边),证明:在△ABC和△ADC中,∴△ABC≌△ADC(AAS).如图,=CD,∠1=∠2,则AB=AC吗?为什么?证明:∵∠1=∠2,∴ ∠AEB=∠ADC. (等角的补角相等)在△AEB和△ADC中,∠A=∠A,∠AEB=∠ADC,BE=CD,∴△AEB≌△ADC(AAS).∴AB=AC.1. 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全等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B2. 在△与△A′B′C′中,已知∠A=44°,∠B=67°,∠C′=69° ,∠A′=44°,且AC=A′C′,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一定不全等 B.一定全等 C.不一定全等 D.以上都不对B3.如图,∠=∠,AB=DE,要使△ABC≌△DEF.(1)若以ASA为判定依据,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2)若以AAS为判定依据,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A=∠ D∠ACB=∠F4.如图,已知∠=∠DBA=90°,BC=EB,DE∥BC.求证:△ABC≌△DEB.证明:∵DE∥BC,∴∠ABC=∠DEB.在△ABC和△DEB中,∴△ABC≌△DEB(ASA)∠ABC=∠DEB,BC=EB,∠C=∠DBE=90°,5.如图,在△中,∠ACB=90°,点E在AC的延长线上,ED⊥AB于点D,若BC=ED,求证:CE=DB.证明:∵ED⊥AB,∴∠ADE=90°,∴∠ADE=∠ACB.在△ABC和△AED中,∠ACB=∠ADE,∠A=∠A,BC=ED,∴AB=AE,AC=AD.∴AE-AC=AB-AD,即CE=DB.∴△ABC≌△AED(AAS).ASA用“ASA”或“AAS”判定三角形全等应用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