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人口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约50圈。”这句话说明( )A.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 我国人口数量多D. 我国经济发达2. 我国的人口现状是( )A. 人口基数保持不变B.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 人口素质下降D. 城市人口比重过低自“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02万。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比上一年人口减少208万,“三孩”政策很好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图1-2-2为1982—2023年中国总人口数与出生率图。读图,完成3~4题。3. 1982—2023年,我国人口( D )A. 总数一直减少 B. 总数一直增加C. 出生率一直升高 D. 出生率波动下降4. 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 C )①提高人口出生率 ②降低抚养成本③增加劳动力供给 ④优化人口年龄结构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为我国四个省区的面积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读图,完成5-6题。5. 在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江苏 B. 新疆C. 广东 D. 西藏6. 该图反映了我国( )A. 人口基数大B. 人口增长速度快C. 人口老龄化严重D.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于西部地区7、“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 )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基数大D、我国经济发达8、有关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西多东少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南部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平原地区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 ) A、内蒙古河套平原B、四川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平原10、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C、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门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11. 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 B.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C.亚寒带针叶林带 D.大陆内部的高原、高山区12.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13. 下列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表现是相同的B.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C.从全球的角度看,存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的问题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4. 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A.黑色人种非洲北部 B.白色人种亚洲东部C.黄色人种欧洲西部 D.混血人种拉丁美洲15.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和稠密最主要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条件 C.经济条件 D.历史条件16.目前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 )A.基数大 B.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高 D.未成年人口比重大17.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A.鼓励人口增长 B.大力向海外移民C.实行计划生育 D.降低结婚和生育年龄18.“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8%”。我国上世纪50年代“婴儿潮”时出生的人口,现在正在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龄化的出现和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济发展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D.不会对社会养老带来较大影响19.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独二胎”政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措施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D.依据我国人口现状,计划生育国策可取消20.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21.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中,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这主要是指控制大城市的( )A.经济规模 B.工业建设规模C.人口和用地规模 D.发展规模22、有关我国人口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人口密集地区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图,读图,完成23~24题。23. 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A. 5~9岁 B. 25~29岁C. 45~49岁 D. 55~59岁24、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A. 增加就业机会 B. 增建养老设施C. 扩大城市规模 D. 完善产业结构25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25题。25、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海拔低于200米的地区人口稠密B. 海拔高于1 000米的地区人口稠密C. 海拔在1 000~2 000米的地区,人口分布最少D. 海拔在200~1 000米的地区,人口大约占50%二、非选择题26、填空题(1). 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________亿。(2). 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它可以表示人口的________疏密。(3). 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减去________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4). 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5). 在严寒的________带、________带,广大的________带,未开发的带________,干旱的________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人口则很稀少。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材料二 图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材料三 黑河—腾冲线(图中甲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的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后成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经过近百年发展,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有向西推进(图中乙线)的趋势。材料四 2024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总量2023年末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这是中国人口继2022年后的又一次负增长。(1)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中:①1949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填“快”或“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填“加快”或“减缓”)。②从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虽然在 (填“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 (填“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可能向西推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分析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28.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在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也稠密,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在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案1-5CBDCA 6-10DCBAB 11-15BDCDA 16-20ACCBA 21-25CDDBA26、(1)、70(2)、1平方千米内居民的平均数目 疏密 (3)、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4)、慢 快(5)、苔原 冰原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沙漠 高原 山地27、(1)慢 加快 增加 减缓 计划生育(2)乙线以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交通运输越加便利,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了西部水资源紧缺状况等。(3)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国防兵员减少等。28、(1)10-100人/平方千米 10人以下 100人以上(2)东部 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文明发展较早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达(3)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干燥的沙漠地区、湿热的雨林地区、崎岖的高原山地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然环境恶劣,所以不适于人类生存和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