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小豫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这三个国家机关都带有“人民”二字。这是因为,在我国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国家机关维护人民的一切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24年11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以下措施能体现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①开办农家书屋 ②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③制定工伤保险条例 ④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5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这启示国家工作人员
①要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②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可不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4年12月23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35个部门和单位的4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
①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
②捍卫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
③杜绝违宪行为的发生
④国家工作人员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表中新闻事件与其涉及的权利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新闻事件 涉及的权利
A 2024年7月,广东东莞市石排镇下沙一选区依法补选一名镇人大代表,梁某全票当选 被选举权
B 202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 受教育权
C 吉林长春市财政局、民政局提前下达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1亿元,兜牢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财产权
D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实施2024年公共文化场馆(站)免费开放文化服务项目,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 文化权利
为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汇集民智民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环境APP于2024年2月20日启动“我给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建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通过网络建言献策是公民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
B. 我国公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C. 征集建议只是一种形式,不会产生实际影响
D. 这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激发了公民的参与热情
某机关单位核心涉密人员李某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额赌债。为偿还债务,李某主动勾连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80余份涉密文件拍照发送给对方,收取间谍经费10万余元。国家安全机关及时侦破案件,李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警示我们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学习,我们青少年应
①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主要任务
②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制裁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④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小宇家人收入及其所属分配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爸爸在镇办粮食加工厂上班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按劳分配
②姑姑在华为研发部门工作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按劳分配
③爷爷把钱存在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
④姐姐的小说出版后获得的版税收入——按知识要素分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某社区干部受居民喜爱在凉亭一起聊天的启发,在社区打造了一个不定期的、居民共商社区建设的“凉亭议事会”,议事前,社区提前了解群众诉求,确定讨论事项;议事中,居民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碰撞出建设性意见。打造“凉亭议事会”
①是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的体现
②有利于社区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④能够解决社区居民的所有诉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决定免去王广华的自然资源部部长职务,任命关志鸥为自然资源部部长。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①立法权  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③任免权  ④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为实现国家管理目标,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下列国家机关的做法及职权对应正确的是
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参政议政
②国家监察机关通过“天网行动”10年追回外逃人员1.4万余人——检察权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受28位驻华大使递交国书——外事权
④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受贿一案——审判权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这句名言说明
①现实世界没有真正的自由 ②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出台法律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某班举行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小刚负责“践行平等”部分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A. 小红和小伙伴利用节假日清理街头小广告
B. 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学生代表开展研学旅行
C. 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
D. 消防人员不惧生死搜救被埋废墟的群众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下列名言警句能体现人们向往公平的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有利于
①确保司法公正,实现人人平等 ②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③创造社会财富,消除社会贫困 ④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材料一:
(
知法律规定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析不法行为
)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民义务的知识,简析漫画中拍照者的行为。(8分)
材料二:2024年12月9日,中宣部授予单杏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科技创新赋能交通强国建设的铁路先锋”。单杏花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她致力于我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20余年,带领团队将12306系统建设成为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8分)
材料一:从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参会的人大代表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边关哨所……他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的制度设计,来自天南海北、不同行业的代表坐在一起共商国是,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
(1)结合材料谈谈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8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2)为什么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分)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图说宪法价值】第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宪法宣传展板(如下表)。
示例: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l)请结合所学知识和示例,分别在图片二和图片三下面空格处写上一句话,对图片进行简单解读。(6分)
【任务二——共话宪法模样】第二小组的同学针对宪法展开讨论。
小美:作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现行宪法不断顺应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愿望,先后进行五次修改,把人民拥护和满意的方针、政策固定下来,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小丽:宪法是母法,为国家的法制体系铸就牢固基石,不断推进法治体系现代化。
小娟:宪法很“轻”,轻到只有4章143条;宪法又很“重”,重于千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是每个人都不能违背的行为准则。
(2)请结合所学知识,依次描述3名同学眼中的宪法模样。(6分)
【任务三——推动宪法实施】第三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宪法的相关论述。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推动宪法实施作贡献?(8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AAACC 6–10.DBDCA 11–15.BDCCD 16.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1)(8分)①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分)②拍照者的行为是没有自觉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定义务的表现,会泄露国家军事秘密,危害国家安全。(2分)
③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2分)④拍照者实施了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所禁止的行为,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
(2)(8分)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分)②单杏花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促进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自己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反过来,单杏花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她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她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分)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分)④单杏花既依法行使了劳动的权利,也自觉履行了劳动的义务,通过劳动为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分)
18. (1)(8分)①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4分)②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分)
(2)(8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3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3分)③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2分)
19. (1)(6分)①图片二: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3分)②图片三: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3分)
(2)(6分)①小美: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分)②小丽: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
③小娟: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分)
(3)(8分)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把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回答两点6分,回答三点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