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项城三高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丨卷和第川卷的答案都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泽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作为良渚文化神崇拜产物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独特的标志。考古发现,这一标志不仅
存在于良渚中心区域,也广泛出现在周边环太湖地区的玉器上。这表明良渚文化()
A.初步形成了国家认同观念
B.具有较强的文化辐射作用
C.发展水平领先于周边地区
D.神权信仰与周边高度一致
2.殷墟卜辞表明,商王无论事大事小皆决于占卜,对无数祖先神、各种天神地衹的迷信笼罩
着商代社会,也笼罩着商人的政治生活。这说明商代()
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崇信敬天保民思想
C.注重以礼乐教化民众
D.已形成强大的专制王权
3.如表是先秦几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都()
孔子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使民夏不宛喝,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
荀子
上下俱富
墨子
分财不敢不均
韩非
论其赋税以均贫富
A.
代表着小生产者利益
B.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
C.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
D.体现了人人平等理念
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1页(共7页)
4.公元前403年,赵国公仲连变法,以军、农、告三功为赏赐授爵之依据,将官职爵禄授予
与宗统相互分离开来。公仲连的上述变法举措()
A.削弱了贵族政治
B.借鉴了商鞅的变法举措
C.瓦解了分封制度
D.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平等
5.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庄
子指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墨子也说“今天下无大
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这体现了三位思想家()
A.思想逐渐趋同
B.对社会统治失序的反思
C.阶级利益一致
D.对中央集权理念的认同
6.战国秦的基层社会统治,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为里吏,辅助官
僚行政体系施政。但秦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调整了里吏选任原则,将原有领袖排除,选用无
爵或低爵平民担任。秦的这一措施()
A.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B.确保了基层统治秩序的稳定
C.利于加强对基层的权力渗透
D.体现了社会各阶层趋向平等
7.汉高祖发布求贤诏,广招德行贤明之人;吕后聘请商山四皓前来辅佐太子等,此后,便不
断有皇帝征召士人来做官,被授予很高的官职,朝廷还常征聘文人学者到京师来做博士,皇
帝亲自征聘便成为最为尊荣的仕途之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在汉初就出现了
B.打破了阶层的限制,有利于平民阶级的晋升
C.开始打破血缘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D.反映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8.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历法代表天道,声律代表人道。受命之君作为天子,
应将尊天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意在()
A.强化君主权威
B.推动儒学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中央集权
9.如表所示是学者对汉代河西屯戍吏卒生活的部分统计数据。据表可知,汉代屯戍政策()
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