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25.7一、i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C2.(2分)B3.(2分)C4.(5分)(1)(2分)B(2)(3分)示例:保尔面对的困境: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突围的方法:进行文学创作,以笔为武器坚持斗争。精神力量:我要学习他面对磨难,意志坚定,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5.(6分)(1)窈窕淑女(2)晓驾炭车辗冰辙(3)安得广厦千万间(4)其翼若垂天之云(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6.(3分)B7.(3分)A8.(5分)(1)(2分)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3分)如果您真的爱好贤士的话,那么贤士自然会投奔到您的门下。9.(2分)船人固桑进/跪而对曰/君言过矣10.(4分)A:托物寓意;B:贤才难遇明主;C:六翻;D:要能识别真正的人才。附译文:晋平公在黄河上泛舟游玩,行至河中间时感叹道:“唉!怎样才能得到贤士并与他一同享受这种快乐呢?”船夫固桑走上前来,跪着回答说:“您说错了!利剑产于越国,明珠产于江汉,美玉产于昆山,这三件珍宝都能没有脚而来到您的身边。如果您真的喜好贤士,那么贤士自然也会投奔到您的门下。”晋平公说:“固桑,你过来。我门下的食客有三千多人,早饭不够,我晚上就去收租;晚饭不足,我清晨就去催粮。难道能说我不爱惜人才吗?”固桑回答说:“大雁高高飞翔,直冲天空,靠的是双翼的羽茎。至于腹背的绒毛,多一把或少一把,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它的飞翔。不知您的食客是双翼的羽茎呢,还是腹背的绒毛呢?”平公沉默不语,无言以对。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11.(2分)A12.(3分)①设置问题,激发兴趣;②分享经历,引起共鸣;③引用电影《哪吒2》的台词“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我们一起试试”。13.(3分)①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②娱乐演讲(或即兴演讲);③调动多种知识储备。(二)(17分)14.(4分)(1)人的一生,总是在渐入老境时沉稳安静,而年少时则激情四射,甚至浮躁喧哗(2)上游龙潭江主流(3)瀑布雄伟,潭深水盛,飞沫澄澈(4)进入八角田湿地15.(3分)“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在这里指作者没有想到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下藏着一个湖泊,表现出作者的惊讶和意外之感。16.(2分)排比,展现了众水汇聚的生动场景。(一点一分,本题答出增强语势不算分)初二语文试题2025.7(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窜掇(cuan)妖娆(rao)霎时(cha)震耳欲聋(zhen)B.苍动(j1ng)抉择(jue)狩猎(shǒu)轻歌慢舞(mdn)C.狡辩(biàn)娉婷(ping)拙劣(zhuo)不修边幅(fǔ)D.浮燥(zao)龟裂(jn)矗立(zhù,销声匿迹(xiā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着古今。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的古代丝绸之路上,刺绣和蚕丝是珍贵的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了瓷器之外中华文明的又一张名片。A.联结闻名遐迩不仅更B.连接举世闻名不仅更C.连接闻名遐迩因为所以D.联结举世闻名因为所以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生命不是赛跑,而是旅行,是对远方的无限向往与追求。①习惯了匆匆赶路的我们常常不在意沿途值得驻足的风景,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动。在追寻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心灵寻一处栖息之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②只有学会宁静致远,才能享受寂宴。A.“对”“最”“给”“一处”分别是介词、副词、动词、名词。B.“真实的感动”“追寻梦想”“栖息之所”短语类型各不相同。C.画线①句的主干是“我们不在意风景”D.画线②句是一个病句,修改意见是将“只有”改为“只要”、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我爱这土地》里的诗句,作者艾青,代表作有《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B.黄发,旧说是儿童的特征。垂髫,是垂下来的头发。《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指的是小孩。C.马克 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 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D.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传奇时代疾风暴雨的气息,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再现了当时的战斗、痛苦和希望。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