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升初暑假专项提升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图题1.(1)在方格中画出一个三角形①,顶点分别为A(0,1)、B(4,1)、C(0,3)。(2)画出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②。(3)在方格图中画出三角形①按1∶2缩小后的图形③。2.希望小学要在学校操场边修建一个圆形的花坛,已知花坛的周长是50.24米。请用1∶400的比例尺把这个花坛的平面图画出来(标明圆心和半径)。3.按要求画一画。(1)将图形①绕点A顺时针旋转90°。(2)将图形①先向左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1格。(3)以PQ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②轴对称的图形。(4)将图形①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是2∶1。4.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2倍,把它分成4个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梯形,请动手试一试。5.填一填,画一画。小明家在博物馆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博物馆200m。请在下图中画出小明家的位置。(比例尺1∶10000)6.操作。(1)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OB′;(2)按2∶1画出原三角形AOB放大后的图形。7.如图是某地的平面图。(1)学校位于电影院的( )面。(2)小明家位于学校西偏北30°方向4千米处,请用“ ”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8.(1)图中点A的位置是(1,4),点B的位置是( ),点D的位置是( )。(2)要使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点C的位置是( )请你在图中标示出点C并画出所围成的平行四边形。(3)将图①先( ),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②。(4)画出图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9.在如图中用阴影表示各数。10.按要求画图。把图形①按2∶1放大,把图形②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11.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①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B。②画出把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C。③画一个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12.操作。(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按1∶2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 )。(3)如果一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13.如图是铝城公园附进的平面图,且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00米。(1)小明家在铝城公园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200米,请你标出小明家的位置。(2)超市在小明家的正西100米处,请你标出超市的位置。14.请按要求在如图方格上画图并涂上阴影。(1)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2)再将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3)最后将平移后的图形绕这个图形最上面的端点逆时针旋转90°。15.若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按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1)把图①向右平移5格。(2)把图②绕O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以直线l为轴的轴对称图形。(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13,1),B(16,1),C(15,3),D(18,3)。先在格子图中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再画出它按2∶1放大后图形。16.操作。(1)实验楼在教学楼的( )偏( )( )°方向上,距教学楼( )米处。科技楼在教学楼的( )偏( )( )°方向上,距教学楼( )米处。(2)大门在教学楼的北偏西30°方向200米处,请在图上标出大门的位置。17.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1)图中三角形AB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点B在点C的( )偏( )( )°方向大约2.8厘米处;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3)按2∶1画出三角形ABC放大后的图形。18.(1)图中点A用数对(4,1)表示,点B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点C的位置用数对(4,5)表示,在图中标出点C的位置并画出三角形ABC。(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cm2。(3)画出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4)把三角形ABC按2∶1放大,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19.有三艘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如图)。(1)船B在船A的 偏 °方向 千米处。(2)船C离船A的距离4千米,它可能在什么位置?请在图中将所有可能的位置都标注出来。2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按2∶1画出三角形A放大后的图形B。(2)画一个与图形B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1.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的形状图。22.东东家正东方向600m处是学校,学校正北方向400m处是邮局,学校正南方向200m处是公园,公园正西方向700m处是商场。请你根据以上描述,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并标出图上距离。23.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24.按要求在如图方格内画图并完成填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1)请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①的轴对称图形②。(2)画出图①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并标注为图③。如果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1),那么图①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将图①扩大得到图④,使图①与图④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是2∶3,画出图④。25.一个长方形,其中三个角的顶点位置分别是(2,2)、(2,8)、(6,2)。(1)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长方形。(2)在上面画出的长方形中再画一个最大的圆,使所画的圆与这个长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只有1条对称轴。26.量出∠A的角度,过C点分别作AC边的垂线和AB边的平行线。27.在一个圆内挖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作出一条直线,把剩余部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保留作图痕迹。28.某商厦周边建筑物如图所示。(1)医院距离商厦100米,图上距离是1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2)汽车站到商厦的图上距离是2.1厘米,思思从商厦出发,每分钟走60米,需要走( )分钟才能到汽车站。(3)游乐场在商厦北偏西60°方向300米处,请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29.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1)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以点A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画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平行四边形按1∶2缩小,画出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3)画出将长方形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30.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并填空。(1)画出平行四边形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2)画出梯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3)按1∶2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4)点P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画出长方形绕P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31.按要求画图。(图中1小格的边长代表)(1)以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2)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3)将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4)将三角形按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32.在如图方格图中,按要求作答(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1)把图①按2∶1放大。(2)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图②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绕C点把图②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4)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心在P点北偏东45°方向上。33.请按下面的要求画图。(1)画出小旗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形B。(2)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8格得到的图形C。(3)画出图形C关于直线m对称的图形D。34.(1)将图A向左平移5格。(2)将图B按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3)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已知图C的轴对称图形。35.按要求在方格纸上图并完成填空。(1)把图①绕M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P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把图②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 )。(3)图③中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是圆的直径,O是圆心,AO=AC。如果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则点A在点O( )偏( )( )°方向( )厘米处。36.如图方格图是阳光小学的一块空地,现在要进行改建,请你按要求进行设计。(1)长方形是原来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现在要将它按2∶1放大,且位置改在空地的东北角,请画出放大后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要在空地上建一个三角形月季花园,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0,3)、B(0,0)、C(4,0),请画出这个月季花园。(3)要在空地的西北角建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面积是三角形月季花园的2倍,请画出这块草坪。(4)EF是一条主水管,要在点D处安装一个水龙头,需要从点D处接一条分水管与主水管EF连通,怎样接最节省水管,请画出来。37.如图是小伟跳远时留下的脚印。如果你是裁判员,该怎样测量他的成绩?请在图中画出待测量的线段。38.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4)。已知如图每个小方格对角线的长度为100米。根据提示在方格图中标出各个地方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1)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45°,距学校3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 )。(2)超市在图书馆南偏东45°,距图书馆1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 )。(3)小明家在图书馆北偏西45°,距图书馆2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 )。(4)公园在超市南偏西45°,距超市3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 )。39.(1)画出三角形AOB关于MN对称的图形。(2)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4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请按要求做题。(1)梯形四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 ),B( ),C( ),D( )。(2)梯形ABCD的面积是( )cm2。(3)画出这个梯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4)画出把梯形ABCD按2∶1放大后的图形。(5)放大后的梯形与原来梯形的面积比是( )。41.按要求画一画。(1)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画出图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将下面的图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1∶2。(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5 -3 4.5 -1.543.根据要求画一画。(1)画出三角形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3)根据给定的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44.操作。(1)在如图中画出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图中圆形的圆心位置是( )。(3)在圆形右侧的方格纸上按1∶2画出圆形缩小后的图形,圆形原来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最简比是( )。45.填一填、画一画。(方格图上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1)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先在方格中描出点C(10,2)所在的位置;再顺次连接点A、点B和点C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在方格中画出将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A'B'C',要使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6)。46.如图。(1)以AB为三角形一边,画出高为3厘米的三角形ABC。(2)点C用数对表示为( )。(3)画出三角形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47.下面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4公顷,请你用阴影部分画出公顷。48.按要求画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1)把图①按2∶1的比放大成图②,放大后的图形②A'点的对应位置是(3,11)。(2)把图①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成图③,再把旋转后的图形向东平移6厘米成图④。(3)在B点北偏东方向画一个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的圆。49.按要求画一画。(1)画出将三角形OA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三角形OAB按照2∶1放大后的图形。50.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边长表示lcm)(1)把梯形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以MN为轴,再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与原平行四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3)画出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51.按要求做题。(1)用数对写出图形①中三个顶点的位置:A ,B ,C 。(2)画出图形①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3)按2∶1的比例尺画出图①放大后的图形。52.根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1)将三角形按1∶3缩小。(2)将长方形按2∶1放大。53.涂色表示如图百分数。54.陈华家在公园正东方向,距离公园400米;李红家在公园北偏东45°方向,距离公园300米;王明家在李红家正西方向200米处。在如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公园的位置平面图。(比例尺是1∶10000)55.按要求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画图。(1)把圆移到圆心是(6,8)的位置上。(2)把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3)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图形M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56.学校有一块空地,如图。(1)在空地围一个花园,花园四个顶点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4),B(0,0),C(4,4),D(6,0),请画出这个花园,并标出字母。(2)将这个花园按1∶2缩小后画在原来的北面,并用A'、B'、C'、D'表示。(3)将原图绕D点顺时针旋转90°。(4)为了方便浇灌,学校准备在位置(0,0)的北偏东45°方向点F(a,2)处安装水龙头,请标出点F的位置。57.为响应“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某校在某日午餐后,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了如下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请你根据信息补充完统计图。58.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请按要求画图。(1)请在图中找到A(3,8)、B(5,8)、C(6,6)、D(3,6)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四点。并画出这个图形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在图①的右边,按2∶1的比例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并在放大后的图形上画出斜边上的高。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3)请在方格图的右上方合适的位置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4)画出图②的另一部分,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59.(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2)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C。(3)在合适的地方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E。60.操作。(1)将图形①向上平移4格。(2)画一条线段将图②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3)画出图②按1∶2缩小后的图形。《小升初暑假专项提升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1.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确定各点,首尾依次相接,画出三角形①;(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3)把图形按照1∶n缩小,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n。【详解】2.见详解【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先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半径,再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圆形花坛的半径的图上距离,利用圆的画法即可画图。【详解】50.24÷2÷3.14=8(米)8米=800厘米800÷400=2(厘米)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比例尺计算作图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画圆的两大要素是:圆心与半径,这里要注意比例尺的计算应用。3.(1)(2)(3)(4)见详解【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形①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A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根据平移的特征,将图形①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1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②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PQ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4)把图形①按2∶1扩大,即长方形的每一条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乘2,得出扩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据此画出扩大后的图形。【详解】(1)(2)(3)(4)作图如下:【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掌握其作图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4.见详解【分析】找出下底的中点,并用线段将它分别与上底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如图(b));找出各个等边三角形的边的中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如图(c));最后取4个小梯形组成梯形(如图(d))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答案不唯一)5.见详解【分析】在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注意观测点是博物馆。根据实际距离与比例尺的关系确定图上距离,进而确定小明家的位置。【详解】10000cm=100m,即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100m。200÷100=2(cm)如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并会根据方向的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6.见详解【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OB′。(2)由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可确定其形状,因此,把三角形AOB的两直角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三角形,就是原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详解】如图所示:【点睛】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7.(1)西;(2)见详解【分析】(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原则,观察平面图可知学校在电影院的左边,所以学校位于电影院的西面。(2)已知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小明家距离学校4千米,可得图上距离为4÷2=2厘米;以学校为观测点,用量角器量出西偏北30°的方向,然后从学校这个点开始,沿着该方向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线段的端点处用“ ”标注,表示小明家的位置。【详解】(1)学校位于电影院的西面。(2)8.(1)(5,4);(2,6)(2)(6,6);画图见详解(3)向右平移4格(4)画图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图中点A的位置是(1,4),即可推算出点B和点D的位置。(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要使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可知点C与点D同一行,在点B的右一列。结合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点C的位置是(6,6),在图中标示出点C并画出所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即可。(3)根据平移的方法可知,将图①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②,据此解答即可。(4)旋转图形的作图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边的对应边;最后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详解】(1)图中点A的位置是(1,4),点B的位置是(5,4),点D的位置是(2,6)。(2)要使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点C的位置是(6,6)。如下图。(3)将图①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②。(4)画出图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如下图。9.见详解【分析】第一个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6个小长方形,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小长方形的个数乘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被涂色的小长方形的个数。第二个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20个小正方形,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小正方形的个数乘对应的百分率,即可求出被涂色的小正方形的个数。【详解】16×=6(个)20×65%=13(个)10.见详解【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这个图形的各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图形就是按2∶1放大后的图形;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②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详解】根据要求,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结合题意解答即可。11.①②③见详解【分析】①按2∶1的比例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据此画图即可;②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C;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又因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据此确定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画出平行四边形即可。【详解】①4×2=8(格)2×2=4(格)③2×4÷2=8÷2=4(平方厘米)因为4=2×2,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可为2厘米,高可为2厘米。①②③作图如下:(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12.(1)(2)(3)图见详解(2)【分析】(1)根据旋转的意义,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找出图中长方形4个关键点,再画出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形状即可;(2)按1∶2的比例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原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分别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得出前后的面积,求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3)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画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画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即可,并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画法不唯一)【详解】(1)如下图所示:(2)如下图所示:S原来=×4×3=6S缩小=×2×=÷6=,即缩小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3)10=5×2,即画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并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即可。如下图所示:13.(1)(2)见详解【分析】(1)小明家距离铝城公园有200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00米,则小明家与铝城公园的图上距离是200÷200=1(厘米),以铝城公园为观测点,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利用距离、方向、角度确定小明家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出来。(2)超市在小明家的正西100米处,则超市与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100÷200=0.5(厘米),此题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以小明家为观测点,根据方向、距离确定超市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出来即可。【详解】(1)200÷200=1(厘米)(2)100÷200=0.5(厘米)如图:【点睛】此题主要根据方向、距离、角度确定物体的位置。14.(1)(2)(3)见详解【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以直线L为对称轴,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心,沿着中心作这条线段的垂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2)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将图形的顶点向右平移5格,然后再连线成图即可;(3)根据旋转的方法,最上面的端点不动,将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绕这个图形最上面的端点逆时针旋转90°即可。【详解】(1)(2)(3)作图如下:15.见详解【分析】(1)把长方形的4个顶点向右平移5格,然后连线即可;(2)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形3个关键处,再画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即可;(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连接即可;(4)数对表示各点,按照先列后行的方法找点,连线,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然后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格、2格,扩大后的底和高分别是6格和4格。【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图形的运动的掌握情况。16.(1)南;东;50;100;南;西;45;300(2)作图见详解【分析】(1)由图可知,实验楼在教学楼的南边偏东的方向,已知一小段=100米,所以实验楼距教学楼为100米。(2)根据题意的已知条件,大门在教学楼北偏西30°方向200米处,所以,以教学楼为原点,以纵向轴为角的其中一条边,向北偏西画一条线段,画一个30°的角即可,据此解答。【详解】(1)1×100=100(米),3×100=300(米),实验楼在教学楼的南偏东50°方向上,距教学楼100米处。科技楼在教学楼的南偏西45°方向上,距教学楼300米处。实验楼在教学楼的南偏东50°方向上,距教学楼100米处。(2)200÷100=2(厘米),如图:17.(1)北;西;45;(1,3)(方向答案不唯一)(2)(3)见详解【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可知,∠B=∠C=45°;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以点C为观测点,结合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点B与点C的位置关系。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点A的位置。(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三角形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三角形ABC按2∶1放大,则原来三角形ABC的底和高都要乘2,即是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据此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详解】(1)图中三角形AB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点B在点C的北偏西45°方向大约2.8厘米处;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3)。(方向答案不唯一)(2)三角形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如下图。(3)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2×2=4(厘米)画一个底和高都是4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下图。18.(1)(7,1);图见详解(2)6(3)(4)图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依据题意结合图示去解答;(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带入两个直角边长度计算即可;(3)找出三角形ABC的三点顶点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点,依次连接,由此作图;(4)放大后的图形的一条直角边是(3×2),另一条直角边是(4×2),由此作图。【详解】(1)点B的位置用数对(7,1)表示。(2)3×4÷2=12÷2=6(cm2)(4)3×2=6(cm)4×2=8(cm)(1)(2)(3)(4)作图如下:19.(1)北;东;40;8(2)见详解【分析】(1)按照在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以轮船A所在位置为观测点,轮船B在轮船A的北偏东40°方向上,再依据给定的线段比例尺算出两船间的实际距离。(本题方向答案不唯一)(2)依据给定的线段比例尺算出轮船C和轮船A的图上距离,因为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所以,以轮船A所在位置的点为圆心,以两船的图上距离为半径画圆即可。【详解】(1)2×4=8(千米)所以船B在船A的北偏东40°方向8千米处。(2)船C离船A的距离4千米,以船A为圆心,以4千米为半径,作圆即可。如图:20.(1)(2)见详解【分析】(1)三角形底边是3个格子,高是2个格子,按2∶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把底边和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是2×3=6个格子,高是2×2=4个格子,然后画出图形即可。(2)放大后三角形底边是6个格子,高是4个格子,则三角形的面积是4×6÷2=1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又因为4×3=12,所以可以画底是4个格子,高是3个格子。(答案不唯一)【详解】(1)(2)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放大与缩小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知识。21.见详解【分析】观察立体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靠右;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有两层,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靠左;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有两排,第一排有1个正方形靠左,第二排有3个正方形,据此画图即可。【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22.比例尺1∶20000(答案不唯一);作图见详解【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确定比例尺,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图即可。【详解】用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200m,则比例尺为:1cm∶200m=1cm∶20000cm=1∶20000确定比例尺为1∶2000020000cm=200m600÷200=3(cm)400÷200=2(cm)200÷200=1(cm)700÷200=3.5(cm)画图如下:(答案不唯一)23.见详解【分析】把整个图形看作单位“1”,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据此解答。【详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1份;表示涂2个完整的单位“1”,还有1个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1份。24.(1)图见详解(2)图见详解;(10,5)(3)图见详解【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到图①的各顶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后,依次连接各点得到图形②;(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①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A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图①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B'点的位置。(3)要使图①与图④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是2∶3,根据比的应用,分别用原来图①的上底、下底、高的长度除以2,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乘3,即可求出图④的上底、下底、高的长度,据此画出放大后的图④。【详解】(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①的轴对称图形②,如下图。(2)画出图①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③,如下图。如果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1),那么图①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0,5)。(3)扩大后梯形的上底:2÷2×3=3(厘米)扩大后梯形的下底:4÷2×3=6(厘米)扩大后梯形的高:2÷2×3=3(厘米)将图①扩大得到图④,使图①与图④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是2∶3,如下图。25.(1)见详解(2)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先根据三个角的顶点的数对描出三个点,再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找到第四个点的位置,画出这个长方形。(2)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要求这个组合图形只有1条对称轴,则这个圆不能画在正中间。【详解】如图:(圆的位置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数对与位置的知识,长方形内最大圆的画法,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画法。26.见详解【分析】用量角器量出∠A的角度是20°,经过点C与AC成90°量出角度得到AC的垂线;经过点C作AB的垂线,量出距离,再从AB的另外一点作垂线量出相同的距离,连接两个点可得到平行线。【详解】作图如下:27.见详解【分析】平行四边形2条对角线相交的点是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因为经过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的直线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又因为经过圆心的直线可以把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所以经过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和圆心的直线,即可把剩余部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点睛】明确经过图形中心的点可以将图形分成两部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连接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找到交点,再把它和圆心连起来,所得直线即为所求。28.(1)1∶10000(2)3.5(3)见详解【分析】(1)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即可;(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换算出实际距离,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列式计算即可;(3)弄清要标示的物体在哪个方位上,有多少度,按要求的方位和度数准确画图;注意各场所离中心点的距离,根据要求的比例画出相应的长度。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详解】(1)100米=10000厘米1厘米∶10000厘米=1∶10000此图的比例尺是1∶10000。(2)2.1÷=2.1×10000=21000(厘米)21000厘米=210米210÷60=3.5(分钟)答:需要走3.5分钟才能到汽车站。(3)300米=30000厘米30000×=3(厘米)29.(1)(2,7);图见详解(2)图见详解(3)图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点A的位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确定正方形的边长,再以点A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画出这个正方形。(2)平行四边形按1∶2缩小,则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除以2,即是缩小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形状不变,据此画出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3)根据旋转的特征,将长方形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根据平移的特征,将旋转后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详解】(1)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2,7)。因为4=2×2,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正方形如下图。(2)缩小后平行四边形的底:6÷2=3(厘米)缩小后平行四边形的高:4÷2=2(厘米)画一个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下图。(3)如图:(正方形画法不唯一)30.(1)(2)(3)画图见详解(4)(3,3);画图见详解【分析】(1)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原图的关键对称点,连接即可;(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据此作图即可;(3)三角形的底是6,高是4,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由此作图;(4)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点P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然后根据旋转的方法,P点不动,画出长方形绕P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即可。【详解】(1)画出平行四边形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见下图。(2)画出梯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见下图。(3)6×=3(格)4×=2(格)按1∶2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见下图。(4)点P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画出长方形绕P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31.(1)、(2)、(3)、(4)见详解【分析】(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根据圆的画,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也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据此作图即可。(2)根据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先在图中确定、、各点的位置,然后根据三角形的画法,画出这个三角形。(3)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据此画出将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图形。(4)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先求出放大2倍后,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根据三角形的画法,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详解】(1)作图如下;(2)作图如下;(3)作图如下;(4)4×2=8(厘米)2×2=4(厘米)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的画法、三角形画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放大的方法及应用。32.(1)见详解(2)(4,3);3(3)见详解(4)见详解【分析】(1)图①是一个长方形,原来长为3厘米(占3个小方格),宽为2厘米(占2个小方格),按2∶1放大后,长变为3×2=6厘米(占6个小方格),宽变为2×2=4厘米(占4个小方格),画出放大后的长方形即可。(2)点C的位置: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数列后数行,点C在第4列第3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4, 3);图②是一个三角形,底为2厘米(占2个小方格),高为3厘米(占3个小方格),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可计算出三角形面积。(3)绕C点把图②顺时针旋转90°,根据旋转的性质,把连接中心点C的两条边顺时针旋转90°,最后连接第三条边画出旋转后的图形。(4)因为圆的直径为4厘米,所以半径为4÷2=2厘米(占2个小方格);以点P为观测点,根据方向标确定北偏东45°的方向,然后在该方向上选取一点作为圆心(距离P点合适的位置,保证圆能完整画在方格图内), 以该点为圆心,以2厘米(2个小方格的长度)为半径,用圆规画圆。(圆心不唯一)【详解】(1)作图如下:(2)点C在第4列,第3行,所以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3);2×3÷2=6÷2=3(平方厘米)所以图②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3)、(4)作图如下:((4)圆心不唯一)33.见详解【分析】(1)旋转图形的作图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边的对应边;最后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并标注图形B;(2)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向右)和平移距离(8格);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注图形C;(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图形C的关键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点;并标注图形D。【详解】【点睛】掌握旋转、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34.(1)(2)(3)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移的特征,将图A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5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B按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O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C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详解】(1)(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图形的旋转,掌握其作图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35.(1)画图见详解;(4,2)(2)画图见详解;4∶1(3)东;北;60;6【分析】(1)根据题意,以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M,将图①逆时针旋转90°,大小保持不变,画出三角形即可。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旋转后P点的位置。(2)把图②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6×4)∶(3×2)=24∶6=4∶1。(3)根据题意,A点在O点的右上方,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点在O点的东偏北的位置,因为△AOC是等边三角形,依据三角形内角和180°,180°÷3=60°,因为O点距离A点3个小格,所以,距离为2×3即可。【详解】(1)旋转后P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2)。(2)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4∶1。(3)因为AO=AC,OA=OC,所以三角形AO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OC=60°。OA=OB=3格2×3=6(厘米)即点A在点O东偏北60°方向6厘米处。或点A在点O北偏东30°方向6厘米处。36.(1)见详解;(2)见详解;(3)见详解;(4)见详解【分析】(1)把“长方形按2∶1放大”即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方法可知:空地的东北角即在空地的右上角,据此画图即可;(2)用数对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据此分别找出A、B、C各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3)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辨别方法可知:空地的西北角即在空地的左上角,最后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空地的左上角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即可;(4)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据此从点D到直线EF作垂线段即可。【详解】(1)3×2=6(格)2×2=4(格)(2)月季花园的位置如图所示。(3)4×3÷2=12÷2=66×2=1212=4×3草坪的位置如图所示。(画法不唯一)(4)作图如下:37.见详解【分析】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即测量后脚印与起跳线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跳远成绩。【详解】38.见详解【分析】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首先根据每个小方格对角线的长度为100米,确定图上距离,几百米就是几条对角线的长度,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图上方向,标出各个地点的位置,最后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出位置即可。【详解】(1)图书馆在学校北偏东45°,距学校3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5,7)。(2)超市在图书馆南偏东45°,距图书馆1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6,6)。(3)小明家在图书馆北偏西45°,距图书馆2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3,9)。(4)公园在超市南偏西45°,距超市3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3,3)。39.见详解【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MN的左边画出三角形AOB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详解】如图:【点睛】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40.(1)(1,6);(1,3);(4,3);(4,7)(2)10.5(3)见详解(4)见详解(5)4∶1【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解答即可;(2)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值计算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3)根据旋转的特征,梯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4)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把梯形ABCD的各边按2∶1放大到原来的2倍,形状不变,作图即可;(5)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求出放大后的梯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放大后的梯形与原来梯形的面积比,并化简比。【详解】(1)梯形四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1,6),B(1,3),C(4,3),D(4,7)。(2)(4+3)×3÷2=21÷2=10.5(cm2)所以梯形ABCD的面积是10.5cm2。(3)画出这个梯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4)画出把梯形ABCD按2∶1放大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5)放大后的梯形的面积是:(8+6)×6÷2=84:÷2=42(cm2)42∶10.5=4∶1所以放大后的梯形与原来梯形的面积比是4∶1。41.(1)(5,6);见详解;(2)(3)见详解【分析】(1)由图可知,点A在第5列第6行,根据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写出点A的位置;旋转图形的作图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点A)、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90°);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边的对应边;最后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2)原图中CD长2格,CB长2格,AB长4格,缩小后CD对应的边长2÷2=1格,CB对应的边长2÷2=1格,AB对应的边长4÷2=2格,据此作图;(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点;据此解答。【详解】(1)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5,6)。(2)(3)【点睛】掌握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并求出缩小后对应各边的长度是解答题目的关键。42.见详解【分析】观察数轴,每份是1,据此填写即可。0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详解】如下图:【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关键是明确每小格表示多少。43.见详解【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这个正方形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正方形,就是原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图A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详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了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44.(1)图见详解(2)(5,5)(3)图见详解;4∶1【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将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点C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圆心的位置。(3)圆形按1∶2缩小,则原来圆形的半径要除以2,据此画出缩小后的圆形。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原来的圆形和缩小后的圆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个圆的面积之比,化简比即可。【详解】(1)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如下图。(2)图中圆形的圆心位置是(5,5)。(3)缩小后圆的半径是:4÷2=2缩小后的圆如下图。(π×42)∶(π×22)=(π×16)∶(π×4)=16∶4=(16÷4)∶(4÷4)=4∶1圆形原来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最简比是(4∶1)。如图:45.(1)(8,5)(2)图见详解;7.5(3)图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点A的位置。(2)已知点C(10,2),即点C在第10列第2行,据此在图中描出点C的位置;再顺次连接点A、点B和点C形成一个三角形A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3)已知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A'B'C',C'的位置是(10,6),即C点向上平移4格,那么点A、点B也向上平移4格,顺次连接后得到三角形A'B'C'。【详解】(1)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5)。(2)三角形ABC如下图。5×3÷2=15÷2=7.5(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3)三角形A'B'C'如下图:46.(1)(3)图见详解(三角形画法不唯一)(2)(5,7)【分析】(1)把AB边作为三角形的底边,因为线段AB位于第4行,所以与线段AB距离为3厘米的点都位于第7行上,据此取C点,再画出三角形ABC即可;(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据此表示出点C的位置即可;(3)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形3个关键点,再画出按顺时针方向绕B点旋转90度后的三角形即可。【详解】(1)作图如下:(画法不唯一)(2)点C用数对表示为(5,7)。(3)作图如下:47.见详解【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4公顷,用阴影部分画出公顷,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公顷,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即可求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详解】4÷=8(份),即把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48.【分析】(1)把图①的长和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是图②,再按照放大后的图形②A'点的对应位置是(3,11),找到图形②的位置;(2)把图①连接点A的长和宽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找到旋转后的顶点,再连接画出图③,再把图③的各个顶点向东平移6厘米,连接各顶点,画出图④;(3)先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半径,再画出圆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12.56(厘米)(厘米)画出的圆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49.见详解【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OA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先分别求出放大2倍后,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根据三角形的画法,画出放大后的图形。【详解】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放大的方法及应用。50.见详解【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把梯形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A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MN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3)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即可。【详解】(1)、(2)、(3)作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51.(1)(4,4);(7,5);(7,4) (2)见详解(3)见详解【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出A、B、C的位置。(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①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得到旋转后的图形。(3)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把图形①的各个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即可。【详解】(1)用数对写出图形①中三个顶点的位置:A( 4,4),B(7,5),C(7,4)。(2)图如下:(3)底:3×2=6(格);高:1×2=2(格)图如下:(放大三角形的位置不唯一)52.(1)(2)见详解【分析】(1)将三角形按1∶3缩小,则其底边和高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3×=1,高是3×=1,据此画图即可;(1)将长方形按2∶1扩大,则其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3×2=6,宽是1×2=2,据此画图即可。【详解】(1)(2)作图如下:【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三角形和长方形扩大或缩小后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进行作图即可。53.见详解【分析】把所有小方格数看作单位“1”,先用乘法求出所有小方格数的36%,再根据计算结果涂出对应的方格数,据此解答。【详解】25×36%=9(格)涂色如下:(涂色方法不唯一)54.见详解【分析】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米。在公园的正东方向方向上画400÷100=4厘米长的线段,即是陈华家;在公园的北偏东45°方向上画300÷100=3厘米长的线段,即是李红家;在李红家的正西方向上画200÷100=2厘米长的线段,即是王明家。【详解】400÷100=4(厘米)300÷100=3(厘米)200÷100=2(厘米)如图:55.(1)(2)(3)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原来圆心的位置是(3,3),将圆心向右移动3格,再向上移动5格,画出圆,即可得到圆心是(6,8)的位置上的圆;(2)以A点为旋转中心,按照与时针旋转相同的方向以及旋转角度90°,将图形的各个部分进行旋转得到所作图形;(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出下面三个关键点的三个对称点,然后连接即可。【详解】(1)(2)(3)由分析可作图:56.(1)、(2)、(3)、(4)见详解【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在图中找到列数为2、行数为4的点标记为A;列数为0、行数为0的点标记为B;列数为4、行数为4的点标记为C;列数为6、行数为0的点标记为D,然后依次连接A、B、C、D四点,画出花园。(2)原花园顶点A(2,4)、B(0,0)、C(4,4)、D(6,0) ,BD的长度为6-0=6,AC的长度为4-2=2,按1∶2缩小,就是将各条边的长度都除以2,在原花园北面(即图中上方区域)找到对应的点,依次连接A'、B'、C'、D'。(3)图形绕D点顺时针旋转90°:使用直角三角板的顶点与旋转中心重合,将连接旋转中心的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前后的边长不变,确定各对应点的位置,将每个对应点连接得到旋转后的图形。(4)已知点B(0,0),点F在B的北偏东45°方向且列数为2 ,从B点出发,沿北偏东45°(即东北方向)画射线,在射线上找到列数为2的点,标记为F 。【详解】(1)、(2)、(3)、(4)作图如下:57.见详解【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没有剩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总人数-剩一半的人数-剩大量的人数=剩少量的人数,据此补充条形统计图;分别用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对应百分率,补充扇形统计图即可。【详解】100÷50%=200(人)200-100-30-20=50(人)50÷200=0.25=25%30÷200=0.15=15%20÷200=0.1=10%如图所示:【点睛】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相关解题思路解答即可。58.(1)图见详解(2)图见详解;12(3)图见详解;6.28(4)图见详解;10【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在图中描出A、B、C、D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四点;根据旋转的特征,将这个图形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D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三角形①按2∶1的比例放大,则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都乘2,即是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据此在三角形①的右边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3)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在图中右上方合适的位置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这个半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画出半圆。根据半圆的面积公式S=πr2÷2,求出所画半圆的面积。(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找到图②的各顶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后,依次连接各点得到轴对称图形;数出这个轴对称图形是由几个方格组成,再乘每个方格的面积,即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详解】(1)在图中描出A(3,8)、B(5,8)、C(6,6)、D(3,6)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四点后得取梯形ABCD。梯形ABCD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如下图。(2)放大后三角形的底是:3×2=6(厘米)放大后三角形的高是:2×2=4(厘米)放大后的三角形以及斜边上的高如下图。6×4÷2=12(平方厘米)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3)在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如下图。半圆的半径是:4÷2=2(厘米)3.14×22÷2=3.14×4÷2=6.28(平方厘米)半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4)画出图②的另一部分,如下图。1×1×10=10(平方厘米)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59.见详解【分析】(1)确定图形A的各个顶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2)将图形B的各个顶点依次向右平移7格,再顺次连接;(3)将图形A的上底、下底和高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扩大后的图形。【详解】(1)确定图形A的各个顶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得图B;(2)将图形B的各个顶点依次向右平移7格,再顺次连接得图C;(3)将图形A的上底、下底和高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扩大后的图形E。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准确画图是关键。60.见详解【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据此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根据等腰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画一条线段将图②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即可。(3)根据图形缩小的方法,先分别求出缩小2倍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据此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据此解答。【详解】长方形原来长4格、宽2格,缩小后长2格、宽1格。如图:【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及应用,图形放大的方法及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