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淤(yū)泥 浸渍(zé) 韶(sháo)山
B. 攒(cuán)动 贪婪(lán) 捍(hàn)卫
C. 被褥(rǔ) 茁(zhuó)壮 翱(ào)翔
D. 钦(qīng)佩 范畴(chóu) 热忱(zhěn)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碱 分蘖 颗粒饱满
B. 淳朴 疲惫 鹤立鸡群
C. 分孽 陡峭 不盈不溢
D. 沃野 祟高 步履艰难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在科研中好逸恶劳,不断积累经验。
B. 焦裕禄亲民爱民的精神家喻户晓。
C. 张秉贵对顾客的态度参差不齐。
D. 邓稼先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焦裕禄的事迹,使我深受启发。
B. 袁隆平不仅是科学家,而是一位“农民院士”。
C. 张秉贵的服务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D. 邓稼先为国家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 下列关于人物通讯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物通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精神。
B. 通讯常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增强故事性。
C. 细节描写是人物通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D. 通讯的语言应华丽优美,避免平实。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B. 焦裕禄的精神包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C. 张秉贵的柜台前总是挤满了顾客,有老人、孩子、工人、学生……
D. 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7.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比喻)
B. “张秉贵的心像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位顾客。”(比喻)
C. “焦裕禄像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人民心中。”(拟人)
D.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是打开粮食宝库的钥匙。”(比喻)
8.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 ② 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③ 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问题 ④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④③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过典型事例展现焦裕禄的公仆精神。
B. 《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时间为线索,记录袁隆平的科研历程。
C. 《国家的儿子(节选)》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D.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是沈英甲。
B. 《国家的儿子(节选)》的主人公是钱学森。
C.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选自《人民文学》。
D.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报告文学。
二、填空题
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袁隆平被誉为“__________”。
3. 《国家的儿子(节选)》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4. 张秉贵是__________的售货员。
5. 通讯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选段,回答问题。
“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张秉贵的柜台前却热闹非凡,顾客们络绎不绝。他熟练地称糖、包糖,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1. 这段文字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 分析“络绎不绝”一词的表达效果。
3. 从张秉贵的行为中,你能感受到他怎样的服务精神?
四、课外阅读
阅读《以轮椅为战车的冲锋战士——记“全国自强模范”王戟》
一、少年天才的科研之路
1983年,13岁的王戟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个子矮小的少年,会在未来的科研战场上书写传奇。他师从“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团队核心成员陈火旺院士,在实验室里第一次见到闪烁的代码时,就被数字世界的奇妙深深吸引。“代码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武器。”他在日记中写道。
1990年,王戟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当时国内软件可靠性研究尚属空白,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领域对国防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率先提出“高可信软件技术”概念。为了验证理论,他带着学生在实验室连续奋战三个月,编写了国内首个软件可靠性评估系统。当程序在模拟环境中稳定运行时,他兴奋地在黑板上写下:“让代码成为钢铁长城。”
二、命运转折:与死神的较量
2013年1月23日,王戟因过度劳累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重症监护室的180天里,他经历了14次手术,最终失去了双下肢。苏醒后的第一个清晨,他望着病房窗外的梧桐树,对妻子黄春说:“把笔记本电脑拿来,我还能工作。”
此后半年,病房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护士们经常看到他半躺在病床上,右手缠着纱布敲击键盘,左手拿着学术论文,额头上沁着汗珠。“每写一行代码,我就离死神远一步。”他用自嘲化解痛苦。2015年,当他坐着轮椅重返实验室时,同事们发现他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副护腰——那是长期卧床留下的后遗症。
三、轮椅上的科研冲锋
重返岗位后,王戟牵头申请了某重大科研项目,担任首席科学家。为了让理论落地,他带着团队走访了12个军工单位,在颠簸的山路上,轮椅的扶手被震得咯咯作响,他却坚持记录每个技术细节。“软件的可靠性,就是装备的生命线。”他在项目论证会上掷地有声。
2021年,王戟因肾功能衰竭开始每周三次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结束后,他总是脸色苍白却坚持回到办公室。有一次,学生于洋在透析室看到他半闭着眼睛,手指却在膝盖上不停地比划着代码逻辑。“老师,您休息会儿吧。”于洋心疼地说。王戟摇摇头:“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在技术封锁前突围。”
四、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王戟的妻子黄春,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为了支持丈夫,她放弃了武汉的工作,带着儿子来到长沙。“刚开始儿子总问爸爸什么时候能陪他踢球,”黄春哽咽着说,“后来他学会了在轮椅旁写作业,说爸爸的键盘声是最好的摇篮曲。”
2018年,王戟的父亲病重住院,他正在外地参与项目评审。当他连夜赶回武汉时,父亲已经陷入昏迷。握着父亲的手,他流着泪说:“爸,儿子不孝,但国家需要我。”父亲离世后,他在父亲墓前立下誓言:“我会带着您的期望,继续冲锋。”
五、精神传承与时代价值
如今,王戟培养的学生中,已有15人成为军队科研骨干。他坚持每周给本科生上《高可信软件技术》课,轮椅在阶梯教室的过道里划出深深的痕迹。“老师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精神。”学生李明说,“他让我们明白,科研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冲锋陷阵。”
2025年,王戟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在颁奖典礼上,他穿着笔挺的军装,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我躺下是代码,醒来还是代码。轮椅禁锢的是身体,禁锢不了的是冲锋的灵魂。”
1. 王戟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 文中提到的“高可信软件技术”体现了怎样的创新精神?
3. 王戟与焦裕禄在精神品质上有何共同点?
五、作文
以“创新与坚守”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结合课文中的人物事例(如袁隆平、邓稼先),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C 5. D 6. C 7. C 8. A 9. B 10. A
二、填空题
1. 穆青、冯健、周原
2. 杂交水稻之父
3. 邓稼先
4. 北京百货大楼
5. 真实性、时效性、文学性
三、课内阅读
1. 环境描写(“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与柜台前的热闹场景形成对比,突出张秉贵的服务热情,呼应题目“温暖”。
2. “络绎不绝”形容顾客连续不断,表现张秉贵深受欢迎,侧面烘托他的服务态度和能力。
3. 体现了张秉贵爱岗敬业、热情周到、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
四、课外阅读
1. 长期从事高可信软件研究,提出“高可信软件技术”概念,培养科研人才。
2. 体现了勇于探索前沿领域、结合工程实践、推动学术发展的创新精神。
3. 共同点:① 无私奉献,勇于担当;② 面对困难,坚韧不拔;③ 心怀国家,不计个人得失。
五、作文(评分要点)
1. 观点明确,紧扣“创新与坚守”。
2. 结合课文中的人物事例(如袁隆平创新杂交水稻技术,邓稼先坚守科研岗位)。
3.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4. 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