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同步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同步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
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主干 自主落实
一、我国的地势特征(☆☆)
[动手实践]
·描绘:在图中用红笔描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填注: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阶梯名称并填出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1.我国地势特征: ,呈现 。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 海拔 地 形 类 型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 米以上 高原
分界线: 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2 000米 以 、 为主
分界线: -太行山脉- -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 、 为主
3.我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形成广阔的 。
二、地势特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有利于 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 流,便利 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 极为丰富。
温故知新
地形与地势的区别
 地形是指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主要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变化的总趋势。
图解知识
立德树人—大国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大规模的水电项目,水电装备制造世界领先;2014年以来,我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漫画助学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 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解题必备|地理实践力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通过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时,首先要确定剖面线的方向,如我国沿32°N线或36°N线是自西向东变化;然后观察地势变化趋势,如我国沿 36°N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地势并不是缓慢下降的,而是有明显的阶梯状。
常规判读方法
(1)检查起点和终点的海拔标记是否准确。
(2)确认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读数是否正确。
(3)评估地势的起伏是否与等高线图相符合。
探究情境|地理与诗词
  古诗欣赏:“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诗句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什么特征呢 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探讨相关问题。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
(1)读我国沿36°N所作地形剖面图,找出数字序号对应的地形区。
沿36°N所 作的剖面图 ① ② ③
2.(能力探究—影响)
(2)归纳我国地势特征与气候、河流流向的关系。
(3)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气候、河流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高阶探究—发展)
(4)假如你是一位水电工程师,你会选择在哪里建水电站 请用〇在图中标注出来,并说明理由。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宿迁学业考)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及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1~3题。
1.图中代码①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大兴安岭 D.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4年4月,我国重点能源项目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读果洛藏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及玛尔挡水电站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玛尔挡水电站选址在此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河道宽阔,水流平稳
C.降水丰沛,水量大
D.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5.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省,行政中心是南宁
B.位于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
C.所在省区北靠横断山脉
D.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李老师参加了渝鄂自驾活动。下图为渝鄂游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李老师旅行过程中经过的阶梯分界线山脉是( )
A.巫山 B.太行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7.第3-5天,李老师行驶在( )
A.重庆市 地势第二级阶梯
B.重庆市 地势第三级阶梯
C.湖北省 地势第二级阶梯
D.湖北省 地势第三级阶梯
关键能力提升练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如图是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 )
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D.沿途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9.川藏铁路沿线需建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
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10.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 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 山(脉)”。该山(脉)是B 高原与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 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 (填“快”或“慢”),请解释原因: 。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
地形、河流与降水的关系实验
11.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用喷壶演示降水的实验,验证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等。用这种实验演示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实验器材:锡纸、水、蓝色颜料、喷壶、剪子、盘子、纸、笔等。
实验步骤:
(1)剪锡纸(稍大于盘底)。
(2)将剪好的锡纸揉皱放入盘底,模拟崎岖不平的地表。
(3)水中兑入颜料(便于观察现象),倒入喷壶内。
(4)将喷壶内的颜料水洒入放好锡纸的盘内,模拟降水过程。
实验说明:
实验模拟过程中,喷壶喷洒的水模拟的是 ,将锡纸揉皱是为了表示 ,喷洒的水在锡纸上流动模拟了 。这个实验验证了 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可以证明河流流向受 影响,流向特征为 ;并且降水量 ,河流 越大。
特别提醒:可以多准备几张锡纸制作成不同的地表,进行多次模拟实验验证结果。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
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主干 自主落实
一、我国的地势特征(☆☆)
[动手实践]
·描绘:在图中用红笔描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填注: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阶梯名称并填出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 海拔 地 形 类 型
第一级阶梯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高原
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 000~2 000米 以高原、盆地为主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丘陵为主
3.我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形成广阔的大陆架。
二、地势特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温故知新
地形与地势的区别
 地形是指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主要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变化的总趋势。
图解知识
立德树人—大国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大规模的水电项目,水电装备制造世界领先;2014年以来,我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漫画助学
合作 重点探究
主题 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解题必备|地理实践力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通过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时,首先要确定剖面线的方向,如我国沿32°N线或36°N线是自西向东变化;然后观察地势变化趋势,如我国沿 36°N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地势并不是缓慢下降的,而是有明显的阶梯状。
常规判读方法
(1)检查起点和终点的海拔标记是否准确。
(2)确认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读数是否正确。
(3)评估地势的起伏是否与等高线图相符合。
探究情境|地理与诗词
  古诗欣赏:“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诗句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什么特征呢 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探讨相关问题。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
(1)读我国沿36°N所作地形剖面图,找出数字序号对应的地形区。
沿36°N所 作的剖面图 ①青藏高原 ②黄土高原 ③华北平原
2.(能力探究—影响)
(2)归纳我国地势特征与气候、河流流向的关系。
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带来丰沛降水;使得我国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3)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气候、河流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东部海洋湿润气流将难以深入内陆,我国的降水会明显减少;河流的数量及水量也将减少,且流向也会变为自东向西。
3.(高阶探究—发展)
(4)假如你是一位水电工程师,你会选择在哪里建水电站 请用〇在图中标注出来,并说明理由。
答:标注略。大江大河流经的阶梯交界处,因为这里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宿迁学业考)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及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1~3题。
1.图中代码①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B)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大兴安岭 D.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C)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B)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4年4月,我国重点能源项目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读果洛藏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及玛尔挡水电站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玛尔挡水电站选址在此处的主要原因是(A)
A.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河道宽阔,水流平稳
C.降水丰沛,水量大
D.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5.关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D)
A.位于青海省,行政中心是南宁
B.位于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
C.所在省区北靠横断山脉
D.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李老师参加了渝鄂自驾活动。下图为渝鄂游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李老师旅行过程中经过的阶梯分界线山脉是(A)
A.巫山 B.太行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7.第3-5天,李老师行驶在(D)
A.重庆市 地势第二级阶梯
B.重庆市 地势第三级阶梯
C.湖北省 地势第二级阶梯
D.湖北省 地势第三级阶梯
关键能力提升练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如图是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A)
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D.沿途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9.川藏铁路沿线需建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B)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
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10.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横断山(脉)”。该山(脉)是B青藏高原与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巫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快(填“快”或“慢”),请解释原因:李白行舟经过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快。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
地形、河流与降水的关系实验
11.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用喷壶演示降水的实验,验证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等。用这种实验演示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实验器材:锡纸、水、蓝色颜料、喷壶、剪子、盘子、纸、笔等。
实验步骤:
(1)剪锡纸(稍大于盘底)。
(2)将剪好的锡纸揉皱放入盘底,模拟崎岖不平的地表。
(3)水中兑入颜料(便于观察现象),倒入喷壶内。
(4)将喷壶内的颜料水洒入放好锡纸的盘内,模拟降水过程。
实验说明:
实验模拟过程中,喷壶喷洒的水模拟的是大气降水,将锡纸揉皱是为了表示地表的崎岖(或地势高低起伏),喷洒的水在锡纸上流动模拟了河流。这个实验验证了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可以证明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流向特征为由高处向低处流;并且降水量越大,河流水量越大。
特别提醒:可以多准备几张锡纸制作成不同的地表,进行多次模拟实验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