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养评估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素养评估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第五章)
(40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4·海南学业考)深耕海洋经济,“向海图强”,加快建设“南海粮仓”,是海南省加快迈向海洋强省的重要工作。下图为我国部分海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固有领土。关于我国黄岩岛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沙群岛最大岛屿 B.属于中沙群岛
C.位于我国最南端 D.位于南海西部
2.有利于打造“南海粮仓”,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用电网捕鱼 ②季节性休渔
③保护红树林 ④采挖珊瑚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河南学业考)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该镇西部,三省人民共居一条街道,街心建有“三省石”。如图为荆紫关镇位置示意图及“三省石”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图示“三省石”背面所刻汉字是( )
A.晋 B.甘 C.秦 D.鲁
4.荆紫关镇曾是丹江水运的重要码头。在丹江行船时,从上游顺流而下,有“三日过五县”之称,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
A.水量稳定 B.汛期较短
C.结冰期长 D.流速较快
5.关于荆紫关镇的开发建议,合理的是( )
A.积极建设石化工业园
B.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
C.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风貌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某学校学生伴着激昂的马头琴和呼麦旋律,做着抖肩、翻腕、骑马等动作的“花式”课间操在网络走红。据此完成6、7题。
6.这一“花式”课间操融合了当地民族舞的特色,该民族可能是( )
A.傣族 B.苗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7.推测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北京市 D.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有关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9.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中西部的降水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B.许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地区地势较高,为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下图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A地区( )
①只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②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③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④一般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C地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我国人口、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南方区和北方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区水多地少
B.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南多北少
C.北方区地少水多
D.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北多南少
13.缓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4.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 )
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③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④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读我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河南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16.“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太阳能资源的贫乏,关于其成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纬度低 B.空气稀薄
C.海拔高 D.云雾天多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M地是我国重要的高余粮区。这里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A.人口非常稠密
B.全年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D.四季温和,机械化水平高
18.下列对河流N的干流描述正确的是( )
A.流经晋、冀、鲁
B.上游流经宁夏平原
C.最终注入了黄海
D.下游河段支流众多
  (2024·山西学业考)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如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9、20题。
19.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 )
A.环渤海集聚区
B.长江三角洲集聚区
C.中西部集聚区
D.珠江三角洲集聚区
20.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人口数量 D.科学技术
二、综合题(共20分)
21.(2024·长沙学业考)协调发展高质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读图1~4,回答问题。(7分)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过多年努力,黄河流域变得地绿、水清、天蓝,经济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1)读图1,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 (填写地形区),黄河流域“地绿水清”所采用的生物措施是 。(2分)
  青海省共和县利用“富光、丰水、风好”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清洁能源产业正在高原上“风生水起”。(注:太阳能丰富区日照时数一般大于2 600小时/年)
(2)根据图文信息,分别说明该县太阳能与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治沙过程中,过去栽种高大乔木树种成活率低,后来引种耗水较少的针叶树种——樟子松,成活率高,防风固沙效果突出,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转变,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3)读图3,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简述樟子松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2分)
  山东省龙口市炼铝工业过去靠“晋煤外运”提供能源,现在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从青海输送大量清洁能源(即“青电入鲁”工程),实现了经济生态良性发展。
(4)简要说明“青电入鲁”工程对于能源输入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有利影响。(1分)
22.阅读材料和贵南高铁地图,回答问题。(6分)
  贵南高铁沿线喀斯特地貌广布,修建难度极大,桥隧比接近90%。贵南高铁开通后,运行时间比普速列车大幅压缩9个小时,特色农副产品等能更快捷地销售到全国各地,助力沿途百姓致富。下图为贵南高铁主要站点示意。
(1)贵南高铁自北向南沿途依次经过 、 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分)
(2)贵南高铁干线南段为 走向,桥隧比接近90%的原因是 。(2分)
(3)与普速列车相比,乘坐开通后的贵南高铁,其突出优势是舒适且 。(1分)
(4)修建贵南高铁对两个省区来说,最大的经济效益是 。(1分)
23.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读我国主要制糖工业分布和我国食糖主产区产量占比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我国的两大糖料作物是甘蔗和 。其中甘蔗制糖工业集中分布在 。另一糖料作物的制糖工业集中分布在北方,制糖工业往往分布在糖料作物集中种植区。(2分)
(2)根据你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和“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表。(3分)
作物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生长习性
甜菜 ①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四类干湿地区均有分布 喜冷凉、耐低温、耐干旱
甘蔗 热带、亚热带为主 ② ③ 、喜光等
(3)我国食糖主产区中,产量占比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其制糖原料主要是 。(2分)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第五章)
(40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4·海南学业考)深耕海洋经济,“向海图强”,加快建设“南海粮仓”,是海南省加快迈向海洋强省的重要工作。下图为我国部分海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固有领土。关于我国黄岩岛表述正确的是(B)
A.西沙群岛最大岛屿 B.属于中沙群岛
C.位于我国最南端 D.位于南海西部
2.有利于打造“南海粮仓”,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是(B)
①用电网捕鱼 ②季节性休渔
③保护红树林 ④采挖珊瑚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河南学业考)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该镇西部,三省人民共居一条街道,街心建有“三省石”。如图为荆紫关镇位置示意图及“三省石”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图示“三省石”背面所刻汉字是(C)
A.晋 B.甘 C.秦 D.鲁
4.荆紫关镇曾是丹江水运的重要码头。在丹江行船时,从上游顺流而下,有“三日过五县”之称,主要原因是该河段(D)
A.水量稳定 B.汛期较短
C.结冰期长 D.流速较快
5.关于荆紫关镇的开发建议,合理的是(D)
A.积极建设石化工业园
B.拆除传统街区改建楼房
C.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风貌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某学校学生伴着激昂的马头琴和呼麦旋律,做着抖肩、翻腕、骑马等动作的“花式”课间操在网络走红。据此完成6、7题。
6.这一“花式”课间操融合了当地民族舞的特色,该民族可能是(C)
A.傣族 B.苗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7.推测该学校最可能位于(D)
A.云南省 B.贵州省
C.北京市 D.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有关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C)
A.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9.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B)
A.中西部的降水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B.许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地区地势较高,为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下图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A地区(D)
①只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②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③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④一般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C地的植被类型是(D)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我国人口、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南方区和北方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
A.南方区水多地少
B.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南多北少
C.北方区地少水多
D.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北多南少
13.缓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D)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4.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B)
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③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④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读我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河南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16.“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太阳能资源的贫乏,关于其成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纬度低 B.空气稀薄
C.海拔高 D.云雾天多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M地是我国重要的高余粮区。这里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有(C)
A.人口非常稠密
B.全年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D.四季温和,机械化水平高
18.下列对河流N的干流描述正确的是(B)
A.流经晋、冀、鲁
B.上游流经宁夏平原
C.最终注入了黄海
D.下游河段支流众多
  (2024·山西学业考)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如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9、20题。
19.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A)
A.环渤海集聚区
B.长江三角洲集聚区
C.中西部集聚区
D.珠江三角洲集聚区
20.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D)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人口数量 D.科学技术
二、综合题(共20分)
21.(2024·长沙学业考)协调发展高质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读图1~4,回答问题。(7分)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过多年努力,黄河流域变得地绿、水清、天蓝,经济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1)读图1,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填写地形区),黄河流域“地绿水清”所采用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2分)
  青海省共和县利用“富光、丰水、风好”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清洁能源产业正在高原上“风生水起”。(注:太阳能丰富区日照时数一般大于2 600小时/年)
(2)根据图文信息,分别说明该县太阳能与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
答: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治沙过程中,过去栽种高大乔木树种成活率低,后来引种耗水较少的针叶树种——樟子松,成活率高,防风固沙效果突出,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转变,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3)读图3,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简述樟子松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2分)
答: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樟子松耗水较少。
  山东省龙口市炼铝工业过去靠“晋煤外运”提供能源,现在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从青海输送大量清洁能源(即“青电入鲁”工程),实现了经济生态良性发展。
(4)简要说明“青电入鲁”工程对于能源输入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有利影响。(1分)
答:缓解能源短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22.阅读材料和贵南高铁地图,回答问题。(6分)
  贵南高铁沿线喀斯特地貌广布,修建难度极大,桥隧比接近90%。贵南高铁开通后,运行时间比普速列车大幅压缩9个小时,特色农副产品等能更快捷地销售到全国各地,助力沿途百姓致富。下图为贵南高铁主要站点示意。
(1)贵南高铁自北向南沿途依次经过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分)
(2)贵南高铁干线南段为南北走向,桥隧比接近90%的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地形复杂。(2分)
(3)与普速列车相比,乘坐开通后的贵南高铁,其突出优势是舒适且速度快。(1分)
(4)修建贵南高铁对两个省区来说,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促进两省区的经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
23.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读我国主要制糖工业分布和我国食糖主产区产量占比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我国的两大糖料作物是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制糖工业集中分布在南方。另一糖料作物的制糖工业集中分布在北方,制糖工业往往分布在糖料作物集中种植区。(2分)
(2)根据你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和“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表。(3分)
作物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生长习性
甜菜 ①中温带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四类干湿地区均有分布 喜冷凉、耐低温、耐干旱
甘蔗 热带、亚热带为主 ②湿润(区) ③喜湿、喜光等
(3)我国食糖主产区中,产量占比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制糖原料主要是甘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