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回忆鲁迅先生 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回忆鲁迅先生 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上)
8 回忆鲁迅先生
导入新课
鲁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上学期我们阅读了他的《朝花夕拾》。鲁迅的文学比较深刻,比如《无常》《狗·猫·鼠》,文字大多具有批判反讽意味,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威严的愤怒相,有如佛教上所显现的降魔的佛像。你是否对他有点儿敬而远之?请大家谈谈对鲁迅的印象。
疏通字词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生难字词
(1)字音
舀( ) 揩( ) 碟( )
捆( ) 咳嗽( ) 刊载( )
绞肉( ) 深恶痛绝( ) 
翘首( ) 驯良( )
胚胎( ) 高屋建瓴( )

zǎi
jiǎo

xùn
yǎo
kāi
kǔn
dié
qiáo
pēi
línɡ
人才济济( ) 炫耀( )
字帖( ) 津津有味( )
调羹( ) 薪金( )
校对( ) 草率( )
洗澡( ) 悠然( )
jiào
tiáo gēng

tiè
xuàn
jīn
xīn
shuài
zǎo
yōu
吩咐( ) 抹杀( )
疙瘩( ) 不以为然( )
fēn fù

gē da
wéi
(2)词义
【草率】
【不以为然】
【悠然】
【抹杀】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悠闲的样子。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深恶痛绝】
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整体感知
1
通读全文,说说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小事。
①鲁迅的笑。
②鲁迅走路的姿态。
③深夜交谈。
④鲁迅的饮食。
⑤鲁迅打招呼。
⑥鲁迅会心的笑。
文章由15件小事连缀而成,内容涉及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四个方面。
⑦鲁迅读青年来信。
⑧处理校样。
⑨许先生的忙。
⑩看电影的路上。
鲁迅的休息。
鲁迅的工作时间。
吃鱼丸。
鲁迅亲自包要寄的书。
鲁迅不顾病重忘我工作。
2
作者为鲁迅塑造了多个身份,具体有哪些?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丈夫、父亲、长者、朋友、家人、作家。
丈夫:
尊重妻子。
(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父亲:
①呵护孩子成长,保护孩子天性。
(周海婴玩饺子皮,可以“闹得起劲”)
②尊重孩子的判断和体验。
(周海婴对鱼丸的否定得到了鲁迅的支持)
长者:
对待年轻人——辛勤栽培。
(与青年谈到深夜,细读青年人的书信)
朋友:
热情开朗。
(与朋友谈天,“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
家人:
关怀慈爱。
(去看电影,来回都让家人坐车先走)
作家:
①日常写作——勤勉。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②对字稿的态度——淡泊名利。
(对于原稿,不介意炸油条的“用着包油条”,“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③患病后的工作态度——忘我工作。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3
课文中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先生的性格?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方面。
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段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写作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赏析语言
从文中看,鲁迅先生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让学生萧红印象深刻呢?鲁迅先生又拥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呢?
①“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干练个性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精神。
③“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④“‘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两句写鲁迅先生对待自己的校样不以为意的态度,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质。
⑤“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表现了鲁迅先生为人着想的品质。
⑥“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鲁迅先生工作时间之长,工作之专注。
⑦“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写出了鲁迅先生书桌的整齐、有条理,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⑧“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
⑨“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
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萧红用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眼中的鲁迅先生真实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具人情味的鲁迅。这些细微之处写出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严谨的个性和坚忍刻苦、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探究写法
1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喜欢
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情,善用生活琐事中的细节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2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
“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衬托鲁迅先生,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先生对孩子的慈爱。
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反映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刚毅。
3
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在平凡的生活小事的记叙中,寄寓着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睿智、热情、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
拓展延伸
(1)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上网浏览、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增加对鲁迅的了解。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笑声明朗→真诚、开朗
读信→关心、扶持青年
走路轻捷→干练、敏捷
真人
凡人
陪伴客人→热情、温和
看电影、吃鱼丸一父子情深
鲁迅形象:可亲、可敬、平凡、伟大
作者感情:爱戴、崇敬、赞美、怀念
翻书休息、深夜写作→惜时、勤奋
翻译《死魂灵》→殚精竭虑
伟人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