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课题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2023海安高级中学期末训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 “王麻子”是近代中国剪刀行业中的“状元”。1956年,北京68家剪刀作坊联合起来,统一生产、管理和销售产品,又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为“王麻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王麻子”剪刀的变迁(  )
A. 阐释了成功进行的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表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
C. 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不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3. (2023太原五中期末训练)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偶然性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
5. (2024深圳中学期中)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下列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基础 ③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过渡时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的历史时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  )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7. (2024安庆期末)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的价值在于(  )
资本主义工商业迎接公私合营     农业合作化生产步步高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 1.5% 0.7% 71.8% 7%
1957年 33% 56% 8% 3% 0
上述数据的变化表明,到1957年,我国(  )
①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②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③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④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2024深圳中学期中)到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  )
①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2024惠州期末·改编)从落后的“东亚病夫”到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历经多个重大发展事件,并且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我国的长足进步。下列重大事件及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2023天津一中期末)1956年12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地下工厂(较大的个体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只要有市场、有原料,这样的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同志的上述主张(  )
①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背道而驰的 ②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③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④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 (2024蚌埠期末)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 非选择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3. (2023平顶山期末)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开展读“四史”学习教育。学生围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对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下是某班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请你与他们共同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 探究成果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这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这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到此完成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是: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建设,我国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C 解析: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C正确。
2. 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未涉及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也未涉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D不选。“王麻子”剪刀的变迁,体现的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C错误。
3. B 解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符合题意。
4.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没有必要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
5. A 解析: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不符合题意。并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过渡时期,④错误。
6. C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错误。中国共产党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②错误。
7. A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②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这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价值,③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不符合题意。
8. B 解析: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并未完成,②不符合史实。表格中的数据为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9. B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④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不符合题意。
10. 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有了主心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①④正确。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错误。
11. B 解析: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并非背道而驰,而是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①不符合题意。他的主张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而不是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④不符合题意。
12. B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①正确。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错误。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正确。
13.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④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