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平面镜,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科学思维:建立平面镜成像的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的精神。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探究过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建立虚像的概念。
教师准备:平面镜、多媒体资料等。
学生准备:玻璃板、蜡烛、火柴、刻度尺、铅笔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天空之镜”。 2.播放视频“魔术:消失术”。 教师:这些神奇的光现象,都与我们今天即将探究的平面镜成像有关,你了解其中的原理吗 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通过神奇的光现象视频,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播放图片欣赏:平面镜成像系列组图。 学生完成“活动1 镜前观像”,并分组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平时照镜子时,你觉得你的像的大小和你的真人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呢 当你靠近镜子的时候,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像是不是也在靠近镜子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的结论有的是错误的,这时教师不用指出错误。 教师引导:面对平面镜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像,那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分组完成“必做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是怎样的 像能否向小孔成像那样呈现在光屏上 2.讨论如何选择实验器材。 3.进行实验 (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在玻璃板后移动另外一支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2)把蜡烛A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总能重合吗 (3)连接像与物,观察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有什么关系。 (4)测量物距和像距,看看物距和像距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自主归纳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便于理解,记忆深刻
(5)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吗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先请学生总结,教师最后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即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教师提示: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学生完成实验后,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无法确定答案的可继续通过实验验证。 问题1:为便于观察到清晰的像,实验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还是较暗的环境中好 生1:较暗的环境更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2:为什么选择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 生2: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既能看到前面蜡烛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3: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其原因是什么 生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问题4:如果玻璃向前倾或者向后倾,像成在什么位置 生4:玻璃向前倾,像成在上方;玻璃向后倾,像成在下方。 问题5:在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一张纸放在像的位置上,应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还是肉眼直接观察白纸 生5:用肉眼直接观察白纸,看白纸上是否成像。 问题6: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生6:像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三、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即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本节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总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自主实验、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让学生既有机会进行实验探究,又有机会进行理论的归纳总结。将课堂变成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阵地,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本课还需要改进的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不用家里成像效果好的平面镜,而是选用有色玻璃 ”“玻璃厚薄、环境光线的亮暗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同时要明确多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的原因。
第2课时 平面镜的应用 球面镜
物理观念: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科学思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光路问题;会根据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分析光路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情况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本质,会利用凸面镜和凹面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光路问题;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光路分析。
教师准备:平面镜、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多媒体资料等。
学生准备:平面镜、万花筒、不锈钢勺子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舞蹈训练室内,往往会在整面墙上安装大块的平面镜;在狭小的空间内,往往会在整面墙上安装大块的平面镜。 问题: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2.哈哈镜为什么会形成滑稽可笑的像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程吧!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平面镜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平面镜的应用”,完成后学生观看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平面镜的应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平面镜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生1: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可以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 生2:利用多块平面镜做成万花筒,可以看到美丽而奇妙的图形。 生3:利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在水下就可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教师总结:平面镜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①成像,②改变光路。 让学生观察万花筒,通过潜望镜观察教室外的景色。 教师多媒体播放视频:潜望镜作图。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探究点二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多媒体展示问题1: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学生分组讨论作图,各组展示答案。 教师点评并出示答案: 教师总结做题过程 (1)找像点:利用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S'。 (2)找入射点并作反射光线:连接S'和P点,S'、P的连线与镜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P就是反射光线。 (3)作入射光线:连SO,则SO就是入射光线。 多媒体展示问题2:如图所示,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各组展示答案。 教师点评并出示答案 教师总结:作图步骤:(1)作垂线,(2)取等距,(3)画虚像。 教师强调:虚像要用虚线连接。 探究点三 各种面镜 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各种面镜”第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球面镜 什么是凹面镜 什么是凸面镜 生1: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生2:利用球面内表面做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凹面镜。 生3:利用球面外表面做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凸面镜。 通过作图,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认识 通过平面镜中成像的作图,让学生加深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 观察凹面镜和凸面镜”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2:两次看到的像是否有差别 生1:凹面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凸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 问题3:其中哪一个与汽车后视镜或马路边的道路反光镜的成像相似 生2:凸面镜与汽车后视镜或马路边的道路反光镜的成像相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对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教师播放演示视频“凹面镜对光的作用”;用激光笔演示平行光射向凹面镜。学生观察现象后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你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生1: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说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教师介绍凹面镜的应用: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也是用凹面镜作反射面。 教师播放演示视频“凸面镜对光的作用”;用激光笔演示平行光射向凸面镜。学生观察现象后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2:你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生2: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说明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教师介绍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都是凸面镜,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凹面镜与凸面镜的特点,并且将这些特点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完成从物理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应用
三、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2课时 平面镜的应用 球面镜
一、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三、球面镜
1.凹面镜
(1)对光有会聚作用
(2)应用
2.凸面镜
(1)对光有发散作用
(2)应用
本节学习内容为平面镜的应用和球面镜,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加深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并了解平面镜有哪些具体的应用,熟悉平面镜成像作图。让学生认识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不同作用特点。让学生既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课还需要改进的是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过程中,要多次强调作图时的虚像处理以及垂直符号的标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