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熔化和凝固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熔化和凝固 教案(表格式)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3 熔化和凝固
                  
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
科学思维:会辨析晶体和非晶体;会分析熔化和凝固图像。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提高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和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通过对物质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学会用图像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水、海波、石蜡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铸造青铜器。这里包含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种物态变化。 问题: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1:“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 生2:“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 生3:铸造青铜器时,先加热固态的青铜使之变为液态,再将液态青铜导入模具中,使之冷却变为固态。 教师:以上实例都是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呢 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为什么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就明白了。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情景,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熔化和凝固现象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04页第1段的内容,并观看多媒体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什么是熔化 什么是凝固 生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生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教师提醒:熔化不等于溶解! 探究点二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学生分组完成“活动1 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和“活动2 探究石蜡熔化的特点”。实验时,海波从35℃开始、石蜡从40℃开始,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并且每隔1min读取并记录温度,并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在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撤去酒精灯和烧杯,观察海波和石蜡是否继续熔化 完成活动1和活动2后,分别移去实验装置中的烧杯和酒精灯,让海波和石蜡慢慢冷却,观察记录海波和石蜡的状态变化,每隔1min记下对应温度,画出海波和石蜡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通过自学教材并结合多媒体图片,初步建立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自主总结熔化特点,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加热时间t/min123456789海波温度t/℃         状态         石蜡温度t/℃         状态
学生小组内对比讨论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状态及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时的时间-温度图像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小组间分享结论。 教师补充总结: 1.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当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海波的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 2.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石蜡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 3.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均不再熔化,这说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 问题:请大家比较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探究点三  晶体和非晶体 阅读教材第106页“晶体和非晶体”的内容,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固体可分为哪两类 生1:晶体和非晶体。 问题2: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生2:像海波那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晶体;像石蜡那样,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非晶体。 问题3:什么是熔点 生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教师展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并引导学生总结: 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培养学生分析图像得到信息的能力
2.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上升。 教师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让学生了解。 学生阅读教材第107页“表432 部分晶体的熔点”,了解常见的晶体及其熔点。 探究点四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晶体与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并引导学生总结: 1.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2.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凝固过程中需要放热。 教师多媒体展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 现象:“下雪不冷化雪冷”。 应用:用冰块保鲜、制作冰淇凌等。
三、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4.3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2.晶体
(1)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熔化的条件:达到一定温度,继续吸热
(3)熔化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4)例:冰、海波、食盐、石墨及各种金属等
3.非晶体
(1)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熔化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一直上升
(3)例:沥青、石蜡、玻璃、松香等
三、熔点与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本节是关于熔化和凝固的知识,教学过程中从身边的现象开始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建立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会通过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通过熟悉的事例应用知识,让自己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