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三角形 阶段练习(1.1-1.4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一、选择题1、四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3,5,8,11,可以组成三角形的组数为( )A.4 B.3 C.2 D.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都全等3、如图,在和中,,,则的理由是( )A. B. C. D.4、如图,已知的六个元素,而在图甲、乙、丙中,仅已知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某些元素,则与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5、小明在学完《全等三角形》这章后,自己进行小结.如图,他的画图过程说明( )A.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B.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6、如图,已知点O是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则的度数为( ).A. B. C. D.(6题) (7题)7、如图,平分,,垂足为E,交的延长线于点F,若恰好平分.则下列结论中:①是的高;②是的中线;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8、如图,在四边形中,,点分别为边上的点,且,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平分线上;②点在的平分线上;③;④的周长为的2倍.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和,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则x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如图所示,在中,点,,分别为,,的中点,且,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0题) (11题) (12题) (13题)11、如图,D在上,E在上,且,要说明.(1)若以“”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2)若以“”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12、如图,在中,直线垂直平分边,分别交,于点,,连接.若,,则的长为 .13、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如果的面积为 ,那么的面积为 .14、如图,,,,点E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F在线段上由点B向点D运动,则点F的运动速度为 ,使得A、C、E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B、E、F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全等.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D是内任意一点,连接,,证明:.16、如图,四边形,,,于点E,于点F.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中,F是上的一点,,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2)判断、、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8、已知:如图,,点E在上,求证:.19、如图,已知F、G是上两点,M、N是上两点,且,,试问:点P是否在的平分线上?20、如图,为的中线,,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求证:.21、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直线、交于点.(1)求证: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2)若,则的大小为 度.22、如图,在中,为的中点,交的平分线于,于, 交延长线于.(1)求证:.(2)猜想、、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则________.23、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且,连接.(1)求的度数;(2)求证:平分;(3)若,三角形的面积是16,求的长.24、【问题提出】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图1,是一个任意角,在边,上分别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重合,即.过角尺顶点的射线便是的平分线,已知角尺的夹角.【初步思考】(1)试说明工人师傅这样做能得到角平分线的道理;【变式判断】(2)张明同学认为当时,工人师傅就不需要先在边,上分别取,直接移动角尺,使角尺的两边分别与,相交于点,,且满足,如图2所示,便可以得到平分,你觉得张明的观点对吗?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3)如图3,,平分,是射线上的一点,点在射线上运动,过点 作,与直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若,,请直接写出的长.第1章 三角形 阶段练习(1.1-1.4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2025-2026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四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3,5,8,11,可以组成三角形的组数为( )A.4 B.3 C.2 D.1【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都全等【答案】B3、如图,在和中,,,则的理由是( )A. B. C. D.【答案】D4、如图,已知的六个元素,而在图甲、乙、丙中,仅已知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某些元素,则与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答案】B5、小明在学完《全等三角形》这章后,自己进行小结.如图,他的画图过程说明( )A.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B.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答案】A6、如图,已知点O是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则的度数为( ).A. B. C. D.【答案】B7、如图,平分,,垂足为E,交的延长线于点F,若恰好平分.则下列结论中:①是的高;②是的中线;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B解:∵平分,恰好平分,∴,∵,∴,∴,∴,即,∴,即是的高,故①正确;∵∴,∵,,∴,∴,即是的中线,故②正确;∵ ,∴,∵,∴,∴,但不能证明,故③错误;过点D作于点G,如图所示:∵平分,平分,,∴,∵,∴,∴,同理可知,∵,∴,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B.8、如图,在四边形中,,点分别为边上的点,且,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平分线上;②点在的平分线上;③;④的周长为的2倍.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又∵点在的内部,∴点在的平分线上,则结论①正确;如图,连接,在和中,,∴,∴,∴点在的平分线上,结论②正确;如图,延长至点,使得,连接,则,在和中,,∴,∴,,∵点在的平分线上,,∴,∴,∴,∴,∵,∴,∴,∴,∴,∴,在和中,,∴,∴,则结论③错误;由上已证:,∴,∴的周长为,则结论④正确;综上,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B.二、填空题9、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和,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则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0、已知:如图所示,在中,点,,分别为,,的中点,且,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答案】11、如图,D在上,E在上,且,要说明.(1)若以“”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2)若以“”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12、如图,在中,直线垂直平分边,分别交,于点,,连接.若,,则的长为 .【答案】13、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如果的面积为 ,那么的面积为 . 【答案】/解:如图所示,过点D分别作的垂线,垂足为E、F,∵是的平分线,,∴,∵,∴,故答案为;.14、如图,,,,点E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F在线段上由点B向点D运动,则点F的运动速度为 ,使得A、C、E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B、E、F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全等.【答案】或解:设运动的时间为,点F的运动速度为,,A、C、E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B、E、F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全等,有两种情况:①,,则,解得:,,;②,,则,,解得:,,故答案为:或.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D是内任意一点,连接,,证明:.证明:如图所示,延长交于点E,在中,.在中,.上述两式相加,得,,.16、如图,四边形,,,于点E,于点F.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解:连接,在和 中,,∴,∴;∵,,∴,在和中,,∴,∴.17、如图,在中,F是上的一点,,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2)判断、、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证明:∵,的延长线于点E,∴和是直角三角形,在和中,,∴,即;(2)解:,理由如下:∵,∴,∵,,∴.18、已知:如图,,点E在上,求证:.解:∵∴点A在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点E在上,∴.19、如图,已知F、G是上两点,M、N是上两点,且,,试问:点P是否在的平分线上?解:点P在的平分线上.理由:过点P分别向,作垂线,∵,,,,∴,∴点P是在的平分线上.20、如图,为的中线,,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求证:.证明:在上截取,连接,.∵是边上的中线,∴.∵平分,∴.又∵,∴.∴.同理,∴.在中,∵,∴.21、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直线、交于点.(1)求证: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2)若,则的大小为 度.(1)证明:如图,连接,∵垂直平分线段,垂直平分线段,∴,,∴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2)解:∵垂直平分线段,垂直平分线段,,,,,,,∴的大小为,故答案为:20.22、如图,在中,为的中点,交的平分线于,于, 交延长线于.(1)求证:.(2)猜想、、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则________.(1)证明:如图,连接、,∵,D为中点,∴,∵,,且平分,∴,在和中,,∴,∴;(2)解:,证明如下:在和中,,∴,∴,由(1)知,∴.即;(3)解:由(2)知,∵,,∴,∴,∴,故答案为:2.23、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且,连接.(1)求的度数;(2)求证:平分;(3)若,三角形的面积是16,求的长.(1)解:∵,,,,,,即.(2)证明:过点作交于点交于点,,,由(1)可知,,,平分,,,平分,,,平分.(3)解:,,,,,,.24、【问题提出】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图1,是一个任意角,在边,上分别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重合,即.过角尺顶点的射线便是的平分线,已知角尺的夹角.【初步思考】(1)试说明工人师傅这样做能得到角平分线的道理;【变式判断】(2)张明同学认为当时,工人师傅就不需要先在边,上分别取,直接移动角尺,使角尺的两边分别与,相交于点,,且满足,如图2所示,便可以得到平分,你觉得张明的观点对吗?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3)如图3,,平分,是射线上的一点,点在射线上运动,过点 作,与直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若,,请直接写出的长.[初步思考],解:在和中,,即平分;[变式判断],解:张明的观点正确,理由如下,过点作于点,作于点,∴,∴,∵,∴,∵,∴,∵;∴,∴,∵,,∴平分,∴张明的观点正确;[拓展探究]解:当点D在点O右侧时,过点P作于点F,如图∵,平分,∴,,同上可得,,∴,∴,∴,∵平分,∴,∵,∴,∴,∴;当点D在点O左侧时,过点P作于点F,如图∵,平分,∴,,同上可得,,∴,∴,∴,∵平分,∴,∵,∴,∴,∴,综上:长为5或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