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 4 节 升华和凝华
基础训练
(1) 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谷雨时节雨的形成是凝固 B. 白露时节露的形成是汽化
C. 霜降时节霜的形成是凝华 D. 大雪时节雪的形成是升华
(2)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 , 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
A.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 , 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 这个过程要吸收热量
C. 秋天早晨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寒冷的冬天 , 窗户的玻璃的内侧会出现冰花 , 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3) 在整理家务时 , 小丽将樟脑丸放入衣柜中 , 一段时间后打开衣柜 , 发现樟脑丸变小了 。樟脑丸 变小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4)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冬天北方窗户上的“ 冰花”, 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表面
B. 深秋时常出现“ 结霜 ”现象 , 结的“ 霜 ”是水凝固形成的
C.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释放的“ 白气 ”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 , 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5) 如图 3 - 4 - 8 ( a) 所示 , 将冰块放在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 , 用温 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 , 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低于 0℃ , 这时发现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 霜 , 如图 3 - 4 - 8 ( b) 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冰块中加入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
B. 白霜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
C. 白霜是罐内冰“ 渗透 ” 出来的小冰晶
D. 白霜是周围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图 3
-
4
-
8
)(6)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 , 地球上的水 在不停地循环 , 关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 ,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 , 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冬天 , 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 , 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 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 积雪融化成水 , 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 , 大部分又流入大海
(7) 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 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 , 大雪花幻化成人们心中的圣火 , 场 面壮观 , 惊艳了世界 。在自然界中 , 雪花是水蒸气 ( 填“ 凝固 ”或“ 凝华”) 形成的 , 这个过 程要 热量。
(8) 图 3 - 4 - 9 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 , 江 、河 、湖 、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 , 成水蒸气 ,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 , 这就形成了云 , 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 , 就会下落 , 在下落过程中 , 小冰晶 成了小水滴 ,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 就形成了雨 。( 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
图 3 - 4 - 9
拓展提高
(9)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 3 - 4 - 10 ( a) 所示 , 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 , 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 , 你会看到碘 锤内出现 , 这个过程需要 ( 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 停止加热 , 并给上方的顶部加几滴冷水 , 观察发现碘锤 ( 填“ 上 ”或“ 下”) 端内壁出现碘颗粒较多。
②接着同学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 :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 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 , 观察到水 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 , 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 , 如图 3 - 4 - 10 ( b) 所示 。水面上的大量“ 白气 ” 是 ( 填“ 水蒸气 ”“ 小水滴 ”或“ 二氧化碳气体”) , 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填“ 白 气 ”“二氧化碳气体 ” 或“ 水蒸气”) , 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 ( 填“ 上升 ”“ 下降 ” 或“ 不 变”) 。
图 3 - 4 - 10
发散思维
(10) 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地面 、海洋 、湖面 、植物表面 、土壤里的水分 , 每时每刻都在挥发 , 变成水蒸气 , 进入大气层 。含 有水蒸气的湿空气 , 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 , 在上升过程中 , 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 , 气压越来越低 , 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 。膨胀的时候要消耗自身的热量 , 因此 , 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 。温度降低了 , 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 , 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 , 温度再降低 , 多余的水蒸气就附在空 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 , 成为小水滴 。如果温度比 0℃ 低 , 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 。它们集中在一起 , 受上升气流的支托 , 飘浮在空中 , 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全国各地多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解决旱情 。人工降雨的方法多种多样 , 有高射炮 、火箭 、气球播 撒催化剂法 、有飞机播撒催化剂法 。其中飞机播撒催化剂法就是用飞机在厚度比较大的云雾中播撒干冰 ( 固态二氧化碳) 和催化剂 ( 碘化银) , 从而达到降雨目的 。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时 , 使周围的 温度急剧下降 , 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 ( 碘化银) 上 , 成为小水滴 , 或者有些水蒸 气就变成冰晶 , 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 , 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变成水 , 跟原来的水混在一起 , 便可以降雨。
请指出题目中相关语句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和个别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①水分每时每刻都在挥发 , 变成水蒸气 : 。
②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 , 成为小水滴 : , 这个过程要 热。
③如果温度比 0℃ 低 , 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 : 。
④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 : , 这个过程要 热。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