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内能(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3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 内能(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36页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13章 内能
第3节 内能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上)
导入新课
如图,同学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回力汽车,它运动时动能是从哪儿转化而来的?
弹性势能
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
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
热是一种能量吗?如果是,那么它能做功吗?
探究新知
探究点1 内能
1.内能的概念
类 比
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呢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叫分子动能
分子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运动的分子所具有的动能,叫作分子动能。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
类 比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
分子间相吸引和排斥,分子之间有势能吗?
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作分子势能。
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符号J
动能+势能=机械能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思考:下面的物体具有内能吗?
移动的冰山
静止的笔记本
炽热的铁水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思考:同样多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谁的内能大?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子动能越大
温度越高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思考:室温下,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哪个更大?
相同质量的0℃冰的熔化成0℃的水,内能如何变化?
物质的内能与物质的种类、温度、质量、体积、状态都有关。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区别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___ 的总和
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
——————————
与温度的关系 ——————
——————
大小 ——————
——————
动能和分子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分子的热运动(微观)
物体的机械运动(宏观)
有关
无关
不可为零
可以为零
探究点2 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冬天双手感觉很冷,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上述现象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
改变内能的方式是什么?
热传递
①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②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③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差。
④热传递的本质: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归纳总结
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而内能是状态量,只能说“具有”“有”“改变”,温度只能说“是”“升高”“降低”。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拿出准备好的粗铁丝,让一同学来回弯折铁丝,并让另一同学感受一下弯折处的温度变化。同学们可轮流做该实验。
演示实验
铁丝弯折处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提出问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演示实验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的内能增加
②物体对外界做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体的内能减少
归纳总结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
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点3 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
温度 热量 内能
区别 定义
量的性质
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上:反应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温度 热量 内能
区别 表述
单位
“降低”
“升高”
“降低到”
“升高到”等
“放出” “吸收”
“具有”
“ 改变”
“增加”
“减少”
摄氏度(℃)
焦耳(J)
焦耳(J)
不能用“含有”或“具有”表述
归纳总结
两个一定
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其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物体吸热(或放热)时,其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如: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
四个不一定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时,其不一定吸收(或放出)热量,如: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
一个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如: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热量,如:摩擦生热(或物体对外界做功)。
材料拓展:
热量与生命
你是否发现,即使我们喝下大量冰镇饮料或在热水浴池中泡上很长时间,我们的体温也不会有多大变化。身体放热或吸热时,体温为什么不降低或升高呢?
原来,在人和一些动物的下丘脑中(位于大脑皮层下面),有一个负责保持体温不变的“调节器”。当喝下冰镇饮料后,胃壁温度降低,胃部神经将凉的感
觉信号传给了下丘脑,它立即发出指令加快血液循
环,把大量热量带到胃壁,保持了胃的正常温度。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下丘脑立即发出指令,加快新陈代谢多产生热量,还发出指令使毛孔收缩,减少散热,
以保持正常体温。然而,下丘脑的调节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界温度过低,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将补偿不了由于身体表面蒸发、传导和呼吸引起的热量损失,于是体温下降,严重时就会造成死亡。因此,人在冬天要穿上棉衣御寒;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动物都有厚厚的毛皮,一只北极熊,不必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就能在-50 ℃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人和动物就要向外界加快散热以保持体温。例如,人在热水浴时,下丘脑发出指令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大量出汗散热,同时加快
呼吸,使热量随气体和水分一同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人体温度的上升。有的动物没有汗腺,向外散发热量就有些困难了,狗就是这种动物之一。夏天狗总是张着嘴、伸着舌头,它就是靠伸长的舌头蒸发水分来散发热量的。
应用物理学概念和规律来研究生命运动,已经形成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学。
课堂小结
热传递
内能的改变
概念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做功
与温度、热量区别与联系
影响因素:温度和体积等
条件
最终结果
热量
随堂检测
1.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的能称为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D.每个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的能量称为内能
A
2.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乙、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C
3.请说明“烤火取暖”和“钻木取火”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烤火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指尖感觉钉帽温度的变化,并解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摩擦后的图钉钉帽变热,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图钉钉帽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