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汕尾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23567910答案DCABABCD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CDAA6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DCDAB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6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0分,共40分。31.(1)工业发展落后(或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2)成果:重工业得到发展(或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新建了大型钢铁、汽车、飞机、机床制造厂(或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起来);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等等。(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影响: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得到改进;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每点2分,共4分)(3)示例: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农、轻、重比例要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环境;注重技术创新;等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32.(1)坚持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或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的前提下台湾可以实行自治:台湾和大陆可以实行不同的制度(或实行“一国两制”)。(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外交人员的不懈努力。(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3)示例:主动学习和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两岸同根同源的认同感:积极参与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增进彼此友谊:积极宣传两岸统一和平发展的理念;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论与行为:努力学习,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等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33.(1)示例一:李容根。他口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示例二:梁振英。他口述的内容反映了深圳从边睡小镇发展成大都市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快速发展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要求写出受访者姓名,但姓名不赋分。层次清晰、认识客观、符合史实、逻辑顺畅即可,共4分)(2)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路径;等等。(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2页)】★启用前注意保密汕尾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1949年至1954年,它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通过具体政策实践和法律制定,塑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木框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豪迈地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此番讲话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改革取得了成功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3.1949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排在第三位,1950年上升为第一位。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与此变化趋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B.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4.口号传达出不同的时代内涵。“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机枪”“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5.下表反映了1949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粮食产量/亿吨棉花产量/万吨农业生产总值/亿元19491.1344.432619521.64130484.11A.土地改革全面推进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农业合作化的推广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6.毛泽东曾指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意在强调A.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B.重工业、农业、轻工业应协调发展C.农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基础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山西西沟村的基层农民代表申纪兰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议,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该事例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A.经济建设成就B.工业发展道路C.民主政治建设D.人民教育事业8.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表明该部宪法()A.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B.成为国家的根本法C.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试题答案.pdf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