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课件(共29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课件(共29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26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考点考向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本课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等内容。高频考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执政方式。
考向预测:可能结合党中央重大部署、党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综合考查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也会与第二课综合考查党为什么做或怎么做某事。
原因/为什么
党的地位
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民主执政(内涵+要求)
最高原则;根本遵循;制度保障;组织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执政方式
知识体系
特点:全面系统整体
表现:领导一切的
要求/怎么办
为什么 (重要性+必要生)
依法执政(内涵+要求)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科学执政(内涵+要求)
特点及表现/是什么
怎样做/党建总要求
内涵/要求
关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复习要点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2.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3.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4.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
党的建设的: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基础、关键、要害?
5.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含义)、
民主执政(含义及要求)、依法执政(地位、要求、体现)
三者之间的关系、目的
考点解析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党的地位(必要性)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三最一核心”)
(2)党的作用(重要性)
A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B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C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党的领导的特点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全面”指领导对象要全面覆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领导内容要全面,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领导过程要全面,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立法、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各项工作之中;领导方式要全面。
“系统”指系统论的科学方式方法实施领导。制度建设要系统。
“整体”指从党的中央组织到地方组织到再到基层组织,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发挥应有作用。
3.党的领导的体现
(1)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谁----对象)
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领导什么---领域)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等。“五位一体”
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注意:党领导一切≠党包办一切≠党履行国家职能
党领导一切,但不等于包揽一切;“党领导一切”是指国家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物上的大包大揽,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职能。
①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②国家具体事务管理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
③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机关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3)领导成效:“四力一联系”+“三始终”
“四力一联系”: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三始终”: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为什么
2.怎么做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最高原则(政治层面):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
(2)根本遵循(思想层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怎么做
(3)制度保障(制度层面):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①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②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③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④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⑤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4)自身建设(组织、纪律层面):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5)全面从严治党:党要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长期执政地位。
1.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
重要性
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④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的意义(不同角度)——总结
分析角度 具体意义
党的性质 防止腐败等行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地位 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
党的执政 (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与时俱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党的宗旨立场理念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发展 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
2.怎 样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2个坚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4个以(主线、统领 、根基 着力点)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以调动全党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着力点
六个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一个目标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
一个目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具体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方式 内涵和地位 强调/关键词
科学 执政 (怎样执政)
民主
执政 (为谁执政)
依法 执政 (靠何执政)
含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大规律)
要求: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含义: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求: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地位: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体现: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
上升为国家意志。
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具体内涵: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遵循规律、调查研究少犯错误的)
以人民为中心、主体、为人民”“民主的方式”发扬民主
执政的合法性与“法律”有关的、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区别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统一目的统一: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基本前提→本质所在→基本途径3.党的主张如何上升为国家意志
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国家的法律、决定等
制定
提交
形成
听取人民政协意见
一府两院一委执行
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
依法执政(即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1.地位:中国共产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5.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9.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0.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四大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2.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13.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14.党的领导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知识总结1 中国共产党的主干知识(党的会议、机构、省市区委、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等)
总结2 党为什么要做某事/做某事的依据/原因
国家性质+党的地位+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党的建设+执政方式+根本保证+做某事的意义等。
①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及本质决定的。
②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三最一核心”
③由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决定的。
④由党的初心使命和立场决定的
⑤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需要。
⑥是坚持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的体现。
⑦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⑨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⑩党做某事的意义:结合材料概括。
总结3 党怎样做某事
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作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践行宗旨立场+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做某事的具体措施等。
①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坚持科学执政(决策)、民主执政(决策)、依法执政(决策)。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⑤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⑦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⑧做某事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概括
1.(24-25高三上·山东·期末)“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守正创新,需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推进制度创新以引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
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训练
A
2.(2025·山东德州·二模)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意见,首次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并突出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习近平的主张,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党通过制度建设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在与时偕行中彰显政治本色
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能够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党的建设是历久弥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④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3.(2025·山东济宁·三模)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下举措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
①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并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建议
②某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撰写学习心得
③紧盯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④经济大省坚持干字当头,以实际行动诠释挑大梁勇争先的使命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陕山宁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这表明党的作风建设( )
①能更好地以清风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②旨在加强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
③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D
2012年—2017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8年—2022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2023年至今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5.(2025·山东济宁·三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
一以贯之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 )
①加强制度治党的战略举措,以常态机制推动党的制度建设走深走实
②完善执政方式的核心环节,借助学习教育提升科学依法执政的能力
③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体现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决心
④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彰显党以理论学习引领实践创新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6.(2025·山东潍坊·二模)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从历史维度看,八项规定实施十多年间,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从现实需求看,新征程叠加风险挑战与改革攻坚,亟需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穿透性落实。由此可见,开展此次学习教育( )
①旨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不断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
②说明党始终坚持依法执政,引导党员从党内法规中汲取党性滋养
③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④凸显新时代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山东济南·一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同时也要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②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淬炼社会革命锐利思想武器
③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制度、纪律建设之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④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A
会议 相关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重大课题
党的十九大 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二十大 作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
8.(2025·安徽·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据此可知( )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探索和遵循社会工作规律
②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
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④推动社会工作稳步发展是党在新时代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全国两会后,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起点,通过“徙木立信”之举,刹住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规吃喝问题1.2万余起,较上一年下降23%,但“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仍存在隐形变异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中央八项规定为何能成为新时代党的“金色名片”。
【参考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八项规定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整治“四风”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来约束党员行为。
③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通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纪力度,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体现了党勇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以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开新局”重要指示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发进取、迎难而上,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
全省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纠“四风”树新风,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用人导向,细化容错情形、规范容错程序、改进容错机制,以党员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创,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探索推行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开展“强村共富”行动,全面推进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基层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山东省是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的。
【参考答案】
①山东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科学理论引领前进方向,为山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③勇于自我革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④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健全容错机制,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