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光记忆》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时光记忆》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我们的生活”为主题。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时光,用绘画表达美好回忆,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承上启下,延伸前课并为后续学习奠基。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此前已掌握简单绘画技能,构图、表现力和创意有待提高。他们对生活充满兴趣,希望用绘画表达情感,渴望得到肯定,教学需采用有趣方法吸引其注意力。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感受优秀儿童绘画作品中时光记忆主题的色彩、构图等形式美,提高审美能力。2. 体会作品中传达的情感,增强对情感表达的感知。艺术表现1. 掌握绘画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形状运用,以表现时光记忆场景。2. 能用不同绘画手法和材料,将回忆转化为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角度构思时光记忆绘画主题和画面。2. 在绘画中尝试创新表现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文化理解1. 理解时光记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2. 通过分享作品故事,增进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文化理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引导学生回忆美好时光,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2. 熟练掌握绘画基本技能,提升画面表现力。3. 学会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难点1.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个性的时光记忆作品。2. 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准确表达情感,增强作品感染力。3. 帮助学生合理构图和搭配色彩,使画面更美观。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准备音乐、回忆图片、优秀儿童绘画作品、绘画工具和装饰材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引导回忆(1) 教师打开音响设备,播放优美的《童年》音乐,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老照片、旧玩具、儿时游戏场景等充满回忆的图片,营造温馨的氛围。(2) 音乐和图片展示一段时间后,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音乐,看着这些图片,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的美好时光呀?”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状态。(3)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回忆中的美好瞬间,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给予积极回应,如点头、微笑等。(4) 当学生讲述完后,教师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说得太棒了,这段回忆听起来真有趣”,增强学生表达的信心。(5)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回忆,提问:“那在这个美好时光里,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启发学生感受回忆中的情感。(6)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其他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回忆的内涵。(7)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时光记忆》,并在黑板上工整地板书课题。(8) 向学生说明本节课将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些美好的时光记忆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沉浸在音乐和图片营造的氛围中,回忆自己的美好时光。2. 积极举手,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感受。3.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感受不同的美好时光。4. 对用绘画表现时光记忆充满期待。评价任务 回忆积极:☆☆☆表达清晰:☆☆☆情感投入:☆☆☆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和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课题。欣赏作品,启发思维 展示作品引导分析(1)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我的童年》《难忘的假期》《和爷爷一起的日子》等以时光记忆为主题的优秀儿童绘画作品,让学生全方位欣赏。(2) 展示完作品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作品,它们都运用了哪些色彩呀?”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运用。(3) 接着又问:“画面中的人物和景物是如何表现的呢?”促使学生关注作品的表现手法。(4) 进一步追问:“这些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启发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表达。(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启发,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6)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7)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如“这幅作品用温暖的色彩表现出了快乐的回忆,我们在创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色彩运用”。(8) 再次强调优秀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构图、色彩搭配、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1. 认真欣赏优秀儿童绘画作品,观察色彩、人物和景物表现。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启发。3. 倾听小组代表的发言,学习不同的观点。4. 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讨论积极:☆☆☆启发有效:☆☆☆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高审美能力,为创作提供灵感。回忆时光,确定主题 引导回忆确定主题(1) 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些美好的时光里。可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户外活动等方面去回忆。”并详细举例说明,如家庭生活中的生日聚会、旅行,学校生活中的课间游戏、运动会等。(2)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静静地回忆,教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动,不打扰学生的思考。(3) 时间到后,教师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难忘的时光记忆作为绘画的主题,并小声地在心里确定下来。(4) 然后,教师安排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确定的主题和想法,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同桌的分享。(5)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巡视并观察,适时参与一些学生的交流,给予指导和建议,如“你这个主题很有趣,如果能再想想具体的场景就更好了”。(6) 交流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主题和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肯定他们的独特视角。(7) 对于学生还不太明确的主题,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帮助他们完善主题,如提问:“在这个时光里,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呢?”(8) 最后,让学生再次确认自己的绘画主题,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准备。 1. 按照教师的提示,回忆家庭、学校、户外等生活中的美好时光。2. 确定自己最难忘的时光记忆作为绘画主题。3. 与同桌交流主题和想法,倾听同桌的分享。4. 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主题和想法,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建议。评价任务 回忆准确:☆☆☆交流积极:☆☆☆主题明确:☆☆☆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深入回忆,确定绘画主题,为创作提供方向,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讲解示范,掌握方法 详细讲解示范绘画(1) 教师站在黑板前,拿出绘画工具,开始讲解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首先说:“同学们,我们在绘画之前,要先构思画面。”然后在黑板上简单画出一个草图框架,边画边解释如何根据主题确定画面的内容和构图,如人物和景物的位置、大小等。(2) 接着,教师讲解色彩选择的重要性,说:“色彩能表达我们的情感,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色彩。”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色彩组合的效果。(3) 之后,教师拿起铅笔,在黑板上示范用铅笔轻轻地画出画面的轮廓,边画边强调线条的运用技巧,如轻重、粗细等。(4) 画好轮廓后,教师换用彩色笔或油画棒开始上色,说:“上色时,我们要注意色彩的渐变和层次感,这样画面会更生动。”并详细演示如何实现色彩渐变。(5) 画面基本完成后,教师拿出贴纸、彩色纸等装饰材料,说:“最后,我们可以用这些装饰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让它更加美观。”并在黑板上简单展示装饰的方法。(6) 教师以“我的生日聚会”为主题,完整地演示一遍绘画的过程,边画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7) 演示结束后,教师再次总结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重要性。(8)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大胆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发挥自己的创意。 1. 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绘画的方法和步骤,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的示范。2. 学习构思画面、选择色彩、绘制轮廓、上色和装饰等技巧。3. 思考如何将教师示范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主题创作中。4. 对自己的绘画创作充满信心。评价任务 学习专注:☆☆☆技巧掌握:☆☆☆创意启发:☆☆☆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技巧,为创作提供技术支持。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巡视指导鼓励创作(1) 教师为学生发放绘画工具和材料,微笑着对学生说:“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和学到的方法,开始创作吧!”(2) 学生开始创作后,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创作情况,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展。(3) 当发现学生在构图上存在问题时,教师轻声地给予指导,如“你可以把这个人物画大一些,突出主题”。(4) 对于色彩搭配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参考图片,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色彩,说:“你看,这种色彩组合就很适合你这个主题。”(5)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对有独特创意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如“你这个想法太有创意了,继续画下去一定会很棒”。(6)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协调等,说:“线条再画得流畅一些,画面会更漂亮。”(7) 如果学生遇到创作瓶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他们,如“在这个场景里,还可以添加些什么呢?”帮助他们突破困难。(8) 关注创作速度较慢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督促,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争取按时完成作品。 1. 领取绘画工具和材料,开始根据主题进行绘画创作。2. 遇到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建议。3. 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努力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4. 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合理安排创作时间。评价任务 创作积极:☆☆☆创意独特:☆☆☆问题解决:☆☆☆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教师及时指导,保证创作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组织展示交流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教室的展示区,营造展示氛围,说:“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欣赏。”(2) 邀请学生依次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包括主题、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醒学生要大声、清晰地表达。(3) 在学生介绍作品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尊重和关注。(4) 介绍结束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色彩搭配、表现力、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说:“大家可以说说,这幅作品哪里最吸引你,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5)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合理的评价给予肯定。(6)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优点,如“你这幅作品色彩很鲜艳,主题也很明确”,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7) 对于学生作品中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教师再次进行表扬和强调,让更多学生学习借鉴。(8) 最后,教师对整个展示评价环节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进步。 1. 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向全班介绍作品的主题、思路和情感。2.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介绍和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3. 积极参与评价,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建议。4. 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评价任务 展示自信:☆☆☆评价客观:☆☆☆接受建议:☆☆☆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评价作品,让学生展示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习和成长。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引导分享升华情感(1) 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给他们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强调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回忆,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更多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说:“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时光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记录。”(3) 展示一些学生用绘画记录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记录,激发他们的兴趣。(4) 提醒学生在记录生活时,要用心感受其中的情感,用色彩和线条更好地表达出来,说:“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作品会更有温度。”(5) 引导学生思考时光记忆的重要性,提问:“通过这次绘画,大家觉得时光记忆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让学生在思考中升华情感。(6) 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和引导,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7) 鼓励学生将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延续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8) 最后,对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期待他们在未来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 记住将作品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2.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绘画记录美好瞬间。3. 参与关于时光记忆重要性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4. 受到启发,决心珍惜生活,用绘画记录更多美好。评价任务 分享意愿:☆☆☆记录意识:☆☆☆情感升华:☆☆☆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享作品,延伸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升华对时光记忆的情感。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完成本节课未完成的时光记忆绘画作品,确保画面完整、主题明确。2. 给作品写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描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3. 将作品展示给家人,并记录家人的评价和建议。拓展作业1. 用绘画记录一个新的生活美好瞬间,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色彩。2. 与同学交换作品,互相欣赏并写一篇简短的观后感。3. 收集一些与时光记忆相关的照片或小物件,制作一个小型的时光记忆相册。板书设计时光记忆一、回忆时光家庭、学校、户外二、绘画方法1. 构思画面2. 选择色彩3. 绘制轮廓4. 上色装饰三、情感表达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创设情境环节通过音乐和图片成功唤起了学生的美好回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课堂气氛活跃。2. 欣赏作品环节,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和分析作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从优秀作品中汲取了创作灵感。3.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问题,学生能够大胆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在确定绘画主题时比较困难,教师的引导还不够深入,导致一些学生主题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主题构思的指导。2. 展示评价环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也不够深入。在后续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评价。3. 拓展延伸环节,对于学生如何用绘画更好地记录生活的指导不够具体,学生可能在实践中会遇到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