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一、单选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2.(一位考古学家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考古学家旨在表明()A.西班牙人的入侵打破了美洲的文明隔绝状态B.美洲内部的诸文明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C.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文明模式D.美洲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距3.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①玉米等美洲农作物传入亚洲和非洲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④欧洲同亚洲、美洲、非洲建立直接 商业联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下表为15-17世纪欧洲人的部分海上探险活动。这些活动()时间 事件1492年 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 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驰达印度1594-1597年 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642-1643年 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A.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共存共荣 B.揭开了探索全球航路的序幕C.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D.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5.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B.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C.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D.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6.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符合古埃及文明特征的是()A.佛教是重要的思想流派 B.莎草纸是重要的出口物资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D.发明了古老的楔形文字7.12世纪末,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为解决对外征战的资金问题,向城市大量出卖特许状,从而使一批摆脱私人关系和私人服役制度的自治市、“地方自治体”迅速兴起。城市自治的兴起()A.导致了封君封臣关系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加速了国王统一事业的完成8.9世纪末,巴格达的书店有100多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学问就是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无论贫富,都要追求学问。求得知识要“像失去孩子的母亲寻找其独生子那样”,珍惜知识要“像一个食不果腹的饿汉珍惜他的钱财一样”。这反映出()A.拜占庭帝国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B.奥斯曼帝国重视文化发展C.阿拉伯帝国民众对知识的追求 D.马里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9.15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学者托斯堪内里告诉哥伦布说:“我把发现香料的那些地区叫'西方',虽然它们通常被称为“东方'。”并在附上的地图中标明,从里斯本往西航行到中国约11000公里,在这中间横躺着日本和安蒂利亚(传说中大西洋上的岛屿)。材料可以用于说明()A.好望角被发现的原因 B.大帆船贸易的路线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0.1637年,在华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西方问答》一书中留下了如下记载:“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殖民扩张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白银货币化11.良渚遗址有近300万平方米 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有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内城中部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堆筑的“台城”,上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城内有级别很高的反山墓地,发现了随葬600多件玉器的豪华无比的大墓,周围区域内还有多处不同级别墓地。这表明当时()A.属于旧石器时代 B.国家机构更加完善C.出现了阶级分化 D.步入封建社会时期12.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列鼎制度”开始形成。《公羊传》说“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与此相对应,青铜俎、簋的数量和使用也有特别的规定。这可以直接用来说明西周时期的()A.井田制和宗法制 B.分封制和礼乐制C.禅让制和宗法制 D.禅让制和礼乐制13.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变法表。据此可知,这些改革都()变法 措施魏国李悝变法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发展生产等。楚国吴起变法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整顿吏治;打击旧贵族等。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等。A.剥夺了地主权力 B.沿袭了西周制度C.结束了诸侯混战 D.推动了社会转型14.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诸子不约而同地对传统的“义”的内涵作了有选择地继承。诸子在认同“义”之概念名称基础上,争相发表对“义”之内核的新见解和新认识,形成了关于“义”的争鸣。这反映了()A.百家争鸣中存在共鸣 B.诸子思想缺少共同性C.诸子之学出现了整合 D.百家争辩的议题单一15.秦统一后,秦始皇开启了大一统工程,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整合了天下的经济政治秩序,确立了大一统格局。由此可知,秦的统一()A.开启了郡县制度 B.有利于文化认同 C.根源于法制建设 D.削弱了法家思想16.秦代统治者无视人民的意愿,不顾人民的死活,导致人民揭竿而起,最终使秦王朝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所吞灭,给统治阶级以极大的震撼。据此可知,秦的覆亡对后世的启示是()A.坚持重刑轻罪 B.废除贵族特权 C.注重以民为本 D.加强经济控制二、主观题(共52分)17.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并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东北地区的革命事件、奋进精神等东北元素。某课题组拟建立“党史中的东北元素资料库”,特向社会征集党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东北元素。请围绕“党史中的东北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向该课题组推荐一个专题,自拟专题题目,并阐明推荐理由。(要求:题目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出现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4-1945年的欧洲战场示意图(局部)材料二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曰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三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苏联和美国相继参战的时候,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便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而新的国际秩序结构也已经在战争中孕育。-《世界当代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2)什么是雅尔塔体制?根据材料二概述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构建二战后“新的国际秩序”过程中的贡献。参考答案DBBDBBDCDBCBDABC17(1)原因:拥有广阔市场;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自由贸易;炮舰外交。(2)改变: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因素:凡尔赛体系以强权政治原则构建的新秩序不合理,对战败国尤其德国惩罚过于严厉;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国际联盟的软弱;英法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8示例:专题题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推荐理由: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激起中国民众的抗日救亡怒潮,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中东北地区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等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仅提供一则示例供参考。)19(1)诺曼底战役后,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β3分)苏军解放了东南欧的大片地域,影响与日俱增;2分)为加快战争进程,商讨战后对德国处理及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3(分)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4分)积极影响:制约了美苏解决争端的方式,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将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4分)(3)坚持抗战,参与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谋划战后秩序;签署《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参与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议书》(或关贸总协定)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