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回顾所学,我们都学习过哪些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斗争的史实呢?16-18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中后期新航路开辟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一战后二战后早期殖民掠夺沦为殖民地和掠夺对象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埃及华夫脱运动?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发展中国家一、万隆会议1.背景:根据材料及教材,概括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己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材料二: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②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他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冷战冲突2.概况:时间:地点:参与国:1955年从参与国可以看出该会议有何特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新中国派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3.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联系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说一说 “万隆精神”的含义。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⑤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4.中国的贡献史料研读 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之外的28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22个国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朝鲜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不是十分明确,担心中国这样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而且敢于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朝鲜交火的大国,会不会是一个具有进攻性甚至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会不会威胁亚非国家的利益?——谢迪斌《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周恩来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代表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同:1.历史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2.面对的问题相同(发展要求):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1.社会制度不同;2.意识形态不同;3.建设道路不同。5.意义: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材料二:这次会议第一次突破了西方对人权原则的垄断,提出了一系列展开经济合作的设想,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还展示了新中国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外交风采和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熊光楷《划时代盛会跨世纪强音》根据材料及教材,分析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①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 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逐渐推行开来。1.背景:二战前的非洲一共就三个国家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独立。其他地方都是欧洲的殖民地。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回顾所学,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从事了什么罪恶活动,并说出此活动对非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影响时间二、“非洲年”2.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①1951年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战后非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北非)②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东西方海运航道。为了控制这一通道,英国在运河地区驻有大量军队。埃及新政权建立后,坚决要求收回运河,最终迫使英国撤走了占领军。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2.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④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③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⑤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背景: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在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古巴人民通过长达30年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即将推翻西班牙统治时,美国侵入古巴,攫取了古巴30年斗争的胜利果实。此后,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奴役之下。1902年,古巴正式独立原为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战争后由美国控制1.古巴革命(2)概况: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古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uba)卡斯特罗古巴国旗古巴最终成为了拉美乃至西半球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叁·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工程前后历时30年,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不仅拥有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租借权,还可以驻军,俨然是一幅“国中国”的状态 ,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由美国总统任命运河区政府总督,还建有14个军事基地。过程: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群众性运动②1977年两国签订新《巴拿马条约》;③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思考: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奔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何仍不平坦?1.历史上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导致经济、文化教育长期落后;2.大多数亚非国家只是获得政治独立,经济上长期依赖外国,受制于人;3.当今世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不利于亚非拉国家的发展;4.大部分亚非拉国家没有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课堂小结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亚非独立国家的共同诉求召开: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万隆精神: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意义:鼓舞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1999年年底,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万隆会议5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维护主权的斗争:领导人卡斯特罗,1959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殖民枷锁六七十年代独立浪潮:1960年,非洲年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共同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随堂训练1.某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A.动荡的世界 B.社会主义探索C.冷战中的对峙 D.亚非拉的振兴2.关于万隆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C.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