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左骖殪(yì)兮右刃伤B. 封狼居胥(xù),赢得仓皇北顾C. 乍暖还(hái)寒时候,最难将息D. 臣请就汤镬(hu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 一尊还酹江月C. 卒廷见相如D. 拜送书于庭3.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上阕歌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B. 下阕借刘义隆北伐失败警示当朝C. “廉颇老矣”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D. 全词语言明快,情感豪放激昂4. 下列对《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和情感表现力B. 描绘了春日繁华景象C.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D. 语言华丽,意境壮阔5. 下列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情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蔺相如主动提出出使秦国B. 秦王最终兑现了割城承诺C. 蔺相如以死相逼,成功保璧D. 体现蔺相如的鲁莽冲动6. 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晋始终保持同盟关系B. 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成功分化C. 晋国最终单独灭郑D. 秦国背信弃义,独自撤兵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整饰)B.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封赏)C. 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D. 阙秦以利晋(阙:侵损)8.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南宋B. 《声声慢》——李清照——婉约派C.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编年体D. 《国殇》——屈原——汉乐府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国殇》体现了屈原对烈士的沉痛哀悼B. 蔺相如“负荆请罪”展现其知错能改C. 辛弃疾借古讽今,反对冒进北伐D. 烛之武最终成功劝退秦晋两国军队10. 下列对《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强调军队士气的重要性B. 主张速战速决C. 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人数D. 体现曹刿的保守思想二、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首身离兮心不惩。(《国殇》)2. __________________,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3. 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________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三、课内阅读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回答问题: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释下列词:宣言曰(宣言:__________)相如引车避匿(引:__________)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__________)2. 翻译句子: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析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说明。四、课外阅读一、《玉匠老周》①老周的玉雕坊藏在巷尾深处,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他总穿着靛蓝色粗布衫,腰间别着半旧的牛皮工具袋,指尖常年沾着玉粉。街坊都说,老周的手是活的刻刀,能让顽石生烟。②二十年前,老周从玉雕厂下岗时,工友们惋惜:“这门手艺要绝了。”可他转身就在老巷支起工作台,从废料堆里捡回边角料。有人笑他痴,他只说:“玉有灵性,不能糟蹋。”③去年深秋,美院学生小林带着毕业设计来找老周。图纸上是抽象的玉兰花,花瓣扭曲如火焰。“周师傅,能雕这样的吗?”小林眼里闪着期待。老周摩挲着图纸,目光落在角落里蜷缩的流浪猫身上:“玉雕讲究‘因材施艺’,这块冰种翡翠太薄,雕火焰容易裂。”他拿起笔,在图纸上添了只卧猫,花瓣舒展成猫的庇护所。④三个月后,小林的作品《共生》在全国大赛获奖。颁奖词写道:“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生命的温度。”老周却在作坊里继续打磨着未完成的《百子图》,每道纹路都细如发丝。⑤前日暴雨,老周的作坊进水。他趟着泥水抢救出镇店之宝——半人高的青玉《兰亭雅集》。石料本有瑕疵,他却顺着裂纹雕出蜿蜒溪流,将王羲之的笔触化作水中倒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他擦拭着湿漉漉的玉面,浑浊的眼睛里泛着光。1. 下列对文中“玉有灵性,不能糟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玉是有生命的,需精心呵护B. 玉雕技艺需要传承,不能失传C. 对待材料要尊重,物尽其用D. 玉能反映人的品格,需珍视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他拿起笔,在图纸上添了只卧猫,花瓣舒展成猫的庇护所。) 3. 结合全文,分析老周的人物形象。 4. 文章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结尾,有何深意?五、作文以“责任与担当:新时代的使命”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等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第二单元 同步练习B卷 答案一、选择题1. A 2. C 3. D 4. A 5. C 6. B 7. B 8. D 9. D 10. A二、填空题1. 带长剑兮挟秦弓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3. 金戈铁马4. 冷冷清清5. 敢以烦执事三、课内阅读1. 宣言:扬言;引:掉转;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2. 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3. 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面对廉颇的挑衅,他主动避让,并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表明心迹,体现其高尚的爱国情怀。四、课外阅读区1. C(解析:结合老周从废料堆捡边角料的行为,体现对材料的尊重与合理利用。) 2. 动作描写:通过“拿”“添”“舒展”等动词,生动展现老周因材施艺的智慧,将抽象设计转化为实用艺术,为后文获奖埋下伏笔。 3. 老周的形象: 技艺精湛:能化瑕疵为溪流,玉雕作品细腻传神; 坚守传统:下岗后仍坚持玉雕,注重“因材施艺”的古法; 与时俱进:帮助小林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体现创新精神;淡泊名利:作品获奖后仍专注创作,不慕虚名。 4. 结尾深意: 表面指玉需雕琢才能成器; 深层隐喻人生需经历磨砺才能成长,老周的坚守与创新正是对这一哲理的践行;呼应前文老周抢救《兰亭雅集》的情节,升华主题。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