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蹒跚(shān) 渣滓(zǎi) 朱拓(tuò)
B. 寒伧(chen) 租赁(lìn) 离间(jiàn)
C. 怯懦(què) 讥诮(xiào) 滑稽(jī)
D. 缜密(zhēn) 伺(sì)候 罪孽(n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谬种 走头无路
B. 租赁 誊写 自惭形秽
C. 辖制 孤僻 哀声叹气
D. 谛听 脉膊 迫不急待
3. 下列对《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勤劳善良但麻木愚昧
B. 深受封建礼教压迫
C. 最终通过反抗获得新生
D. 象征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
4. 下列对《群英会蒋干中计》情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蒋干主动请缨劝降周瑜
B. 周瑜通过“苦肉计”骗过蒋干
C. 曹操因蒋干盗书误杀蔡瑁、张允
D. 最终周瑜向曹操投降
5. 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塑造别里科夫的主要目的是( )
A. 歌颂保守主义
B. 批判沙皇专制统治
C. 赞美人性的美好
D. 展现爱情的力量
6. 下列对《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虚伪自私的资本家
B. 善良正直的父亲
C. 追求自由的革命者
D. 软弱无能的知识分子
7. 莫泊桑在《项链》中通过玛蒂尔德的经历揭示的主题是( )
A. 虚荣与代价
B. 爱情与牺牲
C. 阶级对立
D. 命运无常
8.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祝福》——鲁迅——短篇小说
B. 《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三国演义》
C. 《套中人》——契诃夫——法国作家
D. 《雷雨》——曹禺——话剧
9.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她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D. 这天气热得像蒸笼。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反映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 《群英会蒋干中计》展现了周瑜的智谋与蒋干的愚蠢
C. 《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敢于反抗旧制度的人物
D.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最终因虚荣付出了十年青春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 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3. 《祝福》中祥林嫂反复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4.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用“__________________”计让曹操误杀蔡瑁、张允。
5. 《套中人》的作者契诃夫是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三、课内阅读
阅读《雷雨》选段,回答问题: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 解释下列词:
忽然严厉地:体现周朴园的__________________
冷冷地:体现周朴园的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鲁侍萍的台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的含义。
3. 结合选段,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四、课外阅读
阅读《诚信的重量》,回答问题:
"叮铃铃——"
月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林小夏长舒一口气,刚要收拾文具,却瞥见前排同学陈宇正慌忙将纸条塞进铅笔盒。她心头一紧,那纸条上工整的字迹分明是数学公式。
林小夏攥紧了笔,掌心沁出冷汗。作为班长,她知道自己有责任向老师报告,但陈宇是她最好的朋友,上周还帮她补习过英语。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催促她做出决定。
当晚,林小夏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她和陈宇的合照。照片里,两人举着"优秀班干"的奖状笑得灿烂。"如果我揭发他,我们的友谊还能挽回吗?"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
第二天清晨,林小夏早早来到教室。陈宇正趴在桌上补作业,黑眼圈格外明显。林小夏刚要开口,班主任李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这次月考成绩将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陈宇的肩膀微微颤抖。课间操时,林小夏把陈宇拉到操场角落:"昨天考试时,我看到你......"话未说完,陈宇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小夏,求你别告诉老师!我爸住院需要手术费,我不能失去奖学金......"他的声音哽咽,眼中满是哀求。
林小夏的喉咙像塞了团棉花,说不出话来。她想起陈宇每天放学后去医院陪护的身影,想起他因熬夜照顾父亲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可是诚信......"她低头盯着自己的运动鞋,鞋尖蹭着地面的裂缝。下午班会课,李老师宣布:"本次月考出现违纪行为,希望涉事同学主动承认。"教室里鸦雀无声,林小夏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她偷偷望向陈宇,发现他正死死盯着桌面,指节泛白。
放学铃响后,林小夏毅然走向教师办公室。推开门的瞬间,她看到陈宇正低着头站在李老师面前,桌上摊着那张褶皱的纸条。"小夏,我想通了。"陈宇转身看向她,眼角还带着泪痕,"谢谢你让我明白,诚信比什么都重要。"三个月后,陈宇的父亲康复出院。在"诚信之星"颁奖仪式上,林小夏和陈宇共同举起奖状。台下掌声雷动,林小夏望向窗外,那棵梧桐树已抽出新芽,在阳光下舒展着嫩绿的枝叶。
1. 分析林小夏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文本说明。

2. 陈宇的两次"颤抖"(考试后和听到奖学金评定时)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 文中多次出现的"梧桐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五、作文
以“命运与选择”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联系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A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5. B 6. A 7. A 8. C 9. A 10. C
二、填空题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同是天涯沦落人
3. 我真傻,真的
4. 反间计
5. 俄国
三、课内阅读
1. 忽然严厉地:体现周朴园的虚伪与警惕
冷冷地:体现周朴园的冷漠与自私
2. 鲁侍萍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归咎于命运,反映了她对封建制度的无力反抗和宿命论思想。
3. 周朴园是一个虚伪、自私、冷漠的资本家。他见到鲁侍萍时的严厉与冷漠,表现出他对过去的无情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四、课外阅读
1. 林小夏的心理经历了"震惊→矛盾→坚定"的变化:
发现作弊时的震惊("心头一紧");
面对友情与责任的矛盾("喉咙像塞了团棉花");
最终选择诚信的坚定("毅然走向办公室")。

2. 第一次颤抖表现陈宇作弊后的紧张与心虚;第二次颤抖表现他对失去奖学金的恐惧与焦虑。
3. 梧桐树的作用:环境烘托:用自然变化暗示人物心理;
象征意义:新芽象征诚信带来的希望与成长;
结构线索:首尾呼应,强化主题。
五、作文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