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第十章区域合作--第39讲资源跨区域调配复习目标: 结合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1考点1 南水北调02考点2 西气东输03考点3 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考点1南水北调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国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集中不平衡大大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现过程互补可达空间优化1.南水北调的原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北方水资源明显不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工程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2.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东线 中线 西线线路走 向 利用京杭运河提水北 送,并连接洪泽湖、骆 马湖、南四湖、东平 湖。出东平湖后分两 路输水:一路穿越黄河 至天津,一路向东到烟 台、威海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 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 的分水岭后,经黄淮平 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 西穿过黄河,可基本自 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东线 中线 西线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地形、地势 对调水线 路的影响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虽然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 基本自流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现有可利 用的配套设施 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有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可利用 可利用的设施极少(续表)3.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1.(10分)[2022·浙江1月选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某水源区示意图。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水质优良,承担着向京津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渭河平原(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任务。材料二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产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区域)。(1)该水源区水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植被覆盖率高开发强度较低环境保护要求高[解析] 本题主要以汉江流域为载体,考查跨区域资源调配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水质优劣的影响因素。根据题意可知该水源区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江、丹江流域。此地北部与西部地形均以山地为主,地形闭塞,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较落后,水污染较少,地区开发强度小,对环境的破坏较少;再加上此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量少,水质好;本区域为水源地,其对水质要求高,环境保护要求高。(2)春季甲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简析其原因。(3分)[答案] 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春季降水量少,上游集水面积小,水源供给相对较少。[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跨区域调水的相关知识。甲地区位于汉江上游,雨季开始的时间约为每年6月,春季雨季尚未到达,降水量少,甲地区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取水处,但是位于汉江的上游,集水量少,提供的水资源较少。特别是春季为农作物生长期,甲地区需水量大。因此水资源紧缺。(3)影响后靠安置移民村规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移民村可扶持发展的产业。(4分)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答案] 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问题。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后靠安置移民村规模的主要原因,关键信息是“规模”两字,即决定移民村最适宜承载多少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当地环境的承载力,即人口合理容量。由于后靠安置的移民主要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的区域,该区域与外界交流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保护生态,适宜发展生态农业,以第一产业为主;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或生态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考点2西气东输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且北煤南运给运输造成压力。②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小。(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西多东少,国家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2.西气东输路线(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工程 气源 市场一线 工程 新疆气田 长江三角洲地区二线 工程 新疆气田、中亚气田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线 工程 中亚气田、新疆煤制天然气 珠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地区(2)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有利 条件 资源优势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长期稳定供气;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补充气源地技术保障 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市场广阔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广阔不利 条件 管线 输气距离远,管线长,工程量大地形 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河流 多次跨越河流,工程难度大环境 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续表)西部地区(调出区) 东部地区(调入区)对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资源 开发 与经 济建 设 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 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产生影响。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调出区) 东部地区(调入区)对社 会经 济的 影响 产业 结构 调整 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 天然气勘探开发,强力拉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基础 设施 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管道等基 础设施建设 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续表)西部地区(调出区) 东部地区(调入区)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 保护的要求,最大限度地 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 生态环境的影响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续表)[经典真题·浙江卷]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2.工程Ⅰ、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根据图示可知,工程Ⅰ的来源方向为图示地区西北,经安徽、江苏到达上海,为西气东输的一线工程;工程Ⅱ自西经安徽、浙江到上海,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工程。本题正确答案为D。3.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和意义。图中所示地区为两项工程的调入区,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像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能源资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的调入能缓解能源短缺的现象;天然气和水电的调入可以调整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使当地大气污染减轻。本题正确答案为A。考点3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西电东送工程原 因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路 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 响 输出地 输入地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 ③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对社会 安定起重要作用 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续表)2.“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及影响(1)“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①铁路通道 铁路 输出煤炭地北通道 由大(同)秦(皇岛)、神(木)黄 (骅)等铁路组成 以外运晋陕出产的动力煤为主中通道 由石(家庄)太(原)、邯(郸)长 (治)等铁路组成 以外运山西出产的焦煤、无烟煤为主通道 铁路 输出煤炭地南通道 由太(原)焦(作)、侯(马)月 (山)、陇海、西(安)(安)康等 铁路组成 以外运晋陕煤为主其他 京广线、焦柳线、襄渝线、宝成线等 ②水运:海运下水港口主要为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接卸港主要为华东、华南沿海各港口;长江、大运河也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煤炭运输任务。(续表)(2)影响调出 区 有利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不利 面临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调入 区 有利 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不利 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增大运输压力4.(13分)[2022·浙江6月选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级行政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材料二 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机比例(%) 调节容量比例(%) 调节负荷升降速度火电 59 40~100 慢水电 10 0~100 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3分)[答案] 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解析] 本题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为背景材料,涉及电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电站建设的必要性、西电东送的有利影响,主要考查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据图可知,南方电网中的西部地区分布着煤炭资源,珠江上游、澜沧江有很多水电站,能源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城市多,工业发达,耗能高,能源需求量大;夏季为雨季,水力发电量大,西部地区电力负荷小,而东部地区夏季耗电量大,电力负荷大。(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4分)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机比例(%) 调节容量比例(%) 调节负荷升降速度火电 59 40~100 慢水电 10 0~100 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答案] 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需要从抽水蓄能电站的优点、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需求量方面进行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抽水蓄能调节负荷升降速度较快,调峰能力强,可以利用谷电将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提升了谷电的电能价值;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电仅占10%,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液化天然气燃机占比虽大,但调节速率慢。电源类别 占本网装机比例(%) 调节容量比例(%) 调节负荷升降速度火电 59 40~100 慢水电 10 0~100 较快抽水蓄能 5 -100~100 较快液化天然气燃机 15 60~100 较慢(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 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可从抽水蓄能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抽水蓄能利用谷电将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又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有利于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抽水蓄能可以增加西电东送的总电量,经过电能与水能的相互转化,提高能源综合效益;由图可知,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在东部用电需求多的地区,可以减少输电量,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抽水蓄能可以补充用电高峰期的电量,减少火电的使用,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运行安全。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