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第50讲中国地理分区复习目标: 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我国主要分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01考点1 我国主要地区特点及差异02考点2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03考点3 浙江乡土地理考点1我国主要地区特点及差异西北地区1.北方地区地形区 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气候 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从干湿状况看,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从温度带来看,D属于暖温带,B属于中温带河流 F松花江、G汾河、H渭河资源 煤、______、天然气、______资源丰富。有大同煤矿、鞍山铁矿、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城市 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济南、西安等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温带季风石油铁矿京津唐2.南方地区地形区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气候 亚热带、______季风气候河流 长江、珠江、C________、M______资源 水资源、水能、__________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铁路 京广线、I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_等工业基地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__工业基地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热带澜沧江汉江有色金属宝成线焦柳线京九线浙赣线沪宁杭珠江三角洲3.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4.青藏地区(1)地形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图中的a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2)河流:图中d________,e______,f____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________。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澜沧江(3)城市:g______,h________,i______。拉萨格尔木西宁(4)交通①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公路运输(5)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②河谷农业分布: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雅鲁藏布江1.我国主要地区地理条件差异(1)北方地区(以东北地区为例)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黑土肥沃 ②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③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 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④河流众多,水源较充足 ⑤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 丰富 ①全年气候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②受寒潮影响大③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2)南方地区区域 自然条件 影响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 温暖,土壤肥沃 我国种植业分布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 盆地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 肥沃(紫色土,故又称紫色 盆地),物产丰富 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我国重要农业区区域 自然条件 影响东南 丘陵 酸性红壤分布广泛 (缺乏有机质,低产),地 形多丘陵 适宜在红壤中生长的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经济林木种植多,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云贵 高原 纬度低,水热充足;高原地 形,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 重要林区,高原上的“坝子”可发展种植业横断 山区 纬度较低,地形崎岖,高差 大 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受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和旅游业(续表)(3)西北地区有利 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不利 条件 ①冬长夏短,受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4)青藏地区有利 条件 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变化大,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不利 条件 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绝大部分地区较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2.我国主要地区环境问题差异(1)北方地区地区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东北 地区 黑土流 失、湿地 破坏 长期不合理地垦殖、开 荒、伐林 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土壤培肥地区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华北 地区 旱涝、盐 碱、风沙 等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 畅;大水漫灌,只灌不 排;冬季风强烈;降水 时空分布不均;等等 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加固堤防;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改良土壤;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续表)(2)南方地区地区 环境 问题 原因 措施低山 丘陵 地区 水土 流 失、 红壤 贫瘠 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多 暴雨;能源缺乏,乱砍 滥伐,植被破坏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改良土壤酸性;添加沙子,降低黏度;种植耐酸性的茶树、马尾松等,防治水土流失地区 环境 问题 原因 措施长江 中下 游地 区 洪 涝、 水污 染 地势低平;降水集中; 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 积河道、湖泊;围湖造 田;人口、城市集中, 工农业、生活污水的任 意排放 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法律法规;进行综合治理(续表)(3)西北地区沙尘来源 就地起沙(冬季裸露的农田、河滩、湖滩,土质松散的裸 地,施工工地,等等)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土质松散,多大风,大气层结构不稳定人为原因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违章施工,矿区过度开采治理措施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退耕还草、还林;合理放牧;文明 施工;植树种草 [2024·浙江台州二模] 有专家建议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由“单线”变“双线”,修建西干线,将东线部分水量分流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再经该工程调入白洋淀。后续再由白洋淀北调水量到北京。下图为华北平原三大调水工程路线图。完成1~2题。1.南水北调东线“双线”方案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受水区( )A.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的要求提高B.沿线不合理用水导致盐碱化严重C.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变化D.人口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激增[解析] 雄安新区的发展需水较多,为保障雄安新区的用水,调水路线发生改变,变为“双线”,这是因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变化而发生的变化,C正确。√2.将东线水引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雄安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供水稳定性 B.扩大用水广泛性C.缓解输水矛盾性 D.维持生物多样性[解析] 白洋淀水域宽广,储水量较大。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增加了白洋淀的储水量,这部分水可根据需要补给雄安新区,会提高供水的稳定性,A正确。√3.(4分)[经典真题·浙江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千米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 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解析] 本题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本题需关注两点,一是图示区域是指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运输方式选择”这一关键词,说明本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考点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1月0等温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7)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8)河流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9)旱地分布区与水田分布区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两侧地区对比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气 候 1月平 均气温 0 以下 0 以上温度带 温带 亚热带、热带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气 候 年降水 量 800毫米以下,雨季短, 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800毫米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干湿状 况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 区 湿润地区(续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河 流 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 含沙量大 含沙量小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植被 以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与温 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能源资源 以煤、石油为主 以水能为主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续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农 业 耕地类 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土壤类 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 碱土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呈酸性)、水稻土粮食作 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为稻 谷分散产区 以水稻为主,为稻谷集中产区主要水 果 苹果、桃、梨 柑橘(续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农 业 油料作 物 以花生、大豆为主 以油菜为主糖料作 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耕作制 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 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续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居 民 生 活 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米饭为主传统交 通工具 以畜力为主 以船为主传统民 居 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 暖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续表)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森林带分布的上限海拔。秦岭南坡垂直带谱结构呈现东西差异(如下图),山体基面高度表示基带的起始高度。据此完成4~5题。4.秦岭南坡基面高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较大 B.水分差异较大C.光照差异较大 D.地势起伏较大[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以看出,秦岭南坡基带的起始高度不同,说明秦岭南坡地势起伏较大,故D正确;秦岭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北,南坡朝向南,热量和光照差异不大,降水差异也不明显,故A、B、C错误。√5.秦岭南坡基带没有呈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最可能是因为( )A.暖温带南移B.东南季风影响减弱C.农耕破坏原生植被D.冷空气入侵√[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而秦岭南坡基带没有呈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原因可能是人为导致的植被破坏, 如农耕破坏原生植被,故C正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并无变化,暖温带也没有南移,东南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一直较强,故A、B错误。冷空气入侵往往较短暂,不会对山地基带植被产生持续影响,故D错误。考点3浙江乡土地理1.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 置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地形 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南、西北部地区多山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部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5、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 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 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矿产 以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主。东海大陆架浅海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续表)2.浙江省人文地理概况人口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6 456.7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 014.07万人,增长18.63%,年均增长1.72%。全省流动人口为2 555.75万人,其中跨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为1 618.65万人。0~14岁人口占13.45%;15~59 岁人口占67.8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27%城市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72.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27.8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 304.8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90.7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55个百分点农业 农林牧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杭州龙井茶、临安山核桃、奉化芋艿头等都是特色农产品。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沈家门渔港是最大的海鲜集散地(续表)交通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舟山等(续表)工业 以轻工业为主,服装、纺织、小商品生产发达。经济主体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州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等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有众多著名品牌(续表)商业 商业繁荣,浙商走遍世界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京杭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岩溶奇景,如金华三洞、桐庐瑶琳仙境等。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享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旅游热点城市之一(续表)3.浙江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气候方面 多旱涝灾害,夏秋多台风,春季多低温冻害地形方面 山区面积广大,耕地不足,人均耕地少资源方面 煤炭、铁矿等资源不足,城市的能源不足,沿海城市缺水,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环境方面 酸雨、水污染、海洋污染等问题严重,渔业过度捕捞,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严重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枇杷树冬季开花,春季结果。材料二 图甲为浙江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乙为枇杷生长习性图。下表示意2008—2012年塘栖镇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统计数据。甲乙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年平均气温( ) 17.3 17.3 18.3 17 17.6最低气温( ) -4.3 -5.1 -3.8 -5.8 -3.2下表示意2008—2012年塘栖镇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统计数据。(1)比较浙江省北部和中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甲[答案] 北部地区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是因为受地形影响小(地形平坦)。中南部地区等降水量线弯曲或闭合,是因为地形起伏大,降水量空间差异大。[解析] 本区域内降水的差异原因主要从地形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北部地区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大致呈东西走向,主要是因为地形平坦,受地形影响小。中南部地区等降水量线出现弯曲或闭合,主要是因为地形起伏大,降水量空间差异大。甲(2)评价塘栖镇枇杷种植的气候条件。(5分)甲乙[答案] 有利:花期降水少,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能满足枇杷生长需求;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适宜;年最低气温高于-6 ,冻害少。不利: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解析] 评价种植枇杷的气候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回答。读材料可知,枇杷树冬季开花,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所以花期光照充足;读浙江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和枇杷生长习性图可知,此地年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可以满足枇杷生长需求;此地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最低气温高于-6 ,符合枇杷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气温适宜,冻害少。不利的方面主要是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甲乙(3)从农业技术因素角度,说明提升塘栖镇枇杷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4分)[答案] 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品质;推广新型栽培技术;提升劳动力素质,适应机械化及新型栽培技术需求。[解析] 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推广新型栽培技术,提高枇杷品质;为适应机械化及新型栽培技术需求,应及时提升劳动力素质。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