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禁锢(gù) 深邃(suì) 悼(dào)念B. 苍穹(qióng) 翌(lì)年 酝酿(niàng)C. 粘(zhān)合 着(zhuó)色 肖(xiāo)像D. 参(cān)差 模样(mó) 狙(jū)击2.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豁然 跻身 卓越B. 夯实 矫正 瞭望C. 剔除 炫耀 贮存D. 吮吸 镌刻 埋援3. 下列对《世间最感人的坟墓》中“感人”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坟墓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B.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无人能及C. 坟墓的朴素与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形成对比,体现了他的平民思想D. 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4. 下列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总—分结构,先总述马克思的伟大,再分述其贡献B. 分—总结构,先分述马克思的贡献,再总结其地位C. 总—分—总结构,先总述,再分述贡献,最后总结其影响D. 并列结构,分别论述马克思在不同领域的贡献5.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的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含义是( )A. 仅指“神舟”五号飞船的飞行过程B. 指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实现载人航天的漫长历程C. 指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航行经历D. 指人类探索太空的全部历史6. 下列对《景泰蓝的制作》中“点蓝”工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点蓝就是往铜胎的花纹里填入色料B. 色料的主要成分是硼砂、硝石和碱C. 点蓝后的作品可以直接使用D. 点蓝需要很高的技巧,要使色料填得均匀、平整7. 下列对《画里阴晴》中作者对“阴”与“晴”的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更喜欢晴天的景物,认为晴天的景物更明亮、清晰B. 作者认为阴天的景物缺乏美感,不适合入画C. 作者认为“阴”与“晴”各有其美,绘画应表现不同天气下景物的独特韵味D. 作者主张绘画应完全模仿自然,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8.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掐丝跟刺绣有类似,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景泰蓝的制作》)B.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飞向太空的航程》)C.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 托尔斯泰的坟墓像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世间最感人的坟墓》)9.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世间最感人的坟墓》——茨威格——《三大师》B.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等——新闻报道C. 《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稻草人》D. 《画里阴晴》——吴冠中——《吴冠中散文选》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世间最感人的坟墓》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B.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将马克思的贡献与达尔文的发现相提并论,突出了其伟大性C. 《景泰蓝的制作》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D. 《画里阴晴》体现了作者对中西绘画艺术的思考和感悟二、填空题1. 《世间最感人的坟墓》中,托尔斯泰“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填他对自己坟墓的要求)2.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相关)3. 《景泰蓝的制作》中,铜胎掐丝后,要经过烧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序,才能进行点蓝。4. 《飞向太空的航程》中,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__________________。5. 《画里阴晴》中,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绘画的灵魂。三、课内阅读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段,回答问题: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1. 解释文中加点的“停止思想了”“睡着了”的含义,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析“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在文中的作用。3.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四、课外阅读(一)阅读《坚守的力量》,回答问题:①老李是村里唯一的修笔匠,他的修笔摊摆在老街上,一摆就是四十年。摊不大,一张木桌,几把小钳子、小镊子,还有各种型号的笔尖、笔杆,整整齐齐。②如今,用笔的人少了,更别说修笔了。有人劝他:“老李,别守着这摊子了,不赚钱。”老李总是笑笑:“总得有人干这个吧,万一有人需要呢?”③一次,一个中学生拿着一支摔坏的钢笔来修,那是他爷爷留给他的。老李仔细检查后,花了一个下午才修好。中学生要多给钱,老李说:“修笔是手艺,不是生意。”④夕阳下,老李的修笔摊像一个坚守的符号,在老街的喧嚣中,透着一股宁静的力量。1. 文中“修笔是手艺,不是生意”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 分析老李的人物形象。3. 结合《世间最感人的坟墓》中托尔斯泰的追求,谈谈你对“坚守”的理解。六、作文以“精神的丰碑”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结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间最感人的坟墓》等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B卷 答案一、选择题1. A 2. D 3. C 4. C 5. B 6. C 7. C 8. D 9. C 10. C二、填空题1. 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或:朴素无华,不立墓碑等,符合文意即可)2.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顺序可换)3. 酸洗 上釉(或其他符合工序的词语)4. 杨利伟5. 意境(或“情感”“个性”等,符合文意即可)三、课内阅读1. “停止思想了”“睡着了”都是指马克思逝世了。这体现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惋惜之情,同时也用委婉的说法表达了对马克思的尊重。2. “不可估量的损失”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历史科学带来的损失之大;“空白”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他的逝世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这两个词语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重要地位。3. 这段文字开篇点出马克思的逝世这一事实,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并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地位和贡献,为全文奠定了庄重、悲痛的基调,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四、课外阅读(一)1. 这句话的含义是老李认为修笔是一门需要用心钻研和传承的手艺,他更看重手艺的价值和对他人的帮助,而不是通过修笔来赚钱。2. 老李是一个坚守传统手艺、淡泊名利、善良、有责任感的人。3. 托尔斯泰坚守的是对平民化、朴素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怀。老李坚守的是即将消逝的修笔手艺,以及对手艺的尊重和对他人需求的满足。“坚守”意味着对自己认定的价值和信念的执着追求,不为外界的变化和诱惑所动摇,这种坚守体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品质,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感动。五、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