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H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虽不具备造车资质,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合作方式进军汽车产业,为S公司提供汽车生产与营销的智能化解决方案。H公司在全国各大商场设有智能生活馆,在销售电子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销售S公司生产的智能化汽车。完成下面小题。
1. H公司进军汽车产业,依靠的是( )
A. 技术 B. 资金 C. 原材料 D. 市场
2. 通过与H公司合作,S公司( )
①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②更加专注于市场营销环节
③将缩短智能化汽车研发周期④产品制造基地发生了迁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 若H公司在全球推广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布局地及优势区位匹配合理是( )
A. 印度——研发水平较高 B. 日本——汽车保有量大
C. 美国——劳动力成本低 D. 欧洲——汽车企业众多
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衡量标准。下图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资源型城市( )
A. 经济发展一直持良好的态势 B. 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C. 在a阶段处于衰退期 D. 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5.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 扩大辐射范围 B. 降低消费水平 C. 加强矿产开采 D. 促进产业多样化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某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如下图)。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
B. 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 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 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024年2月7日,我国南极第五个科学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正式开站。该站位于南极洲维多利亚地罗斯海沿岸的恩克斯堡岛,秦岭站正式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它采用了先进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模块化箱式房间+保温装饰一体式外维护板体系。读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8. 秦岭站的施工建设,需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有( )
①缺氧②低温③干旱④大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9. 秦岭站采用装配式+国内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产品生产工艺流程②降低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
③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工期④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下图为东非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东非裂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裂谷内无生物 B. 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
C. 裂谷深度较浅 D. 位于六大板块生长边界
11. 图中①②观测站测得①处年降水量远大于②,可能的原因为( )
A. 受湖风影响明显 B. 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C.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12. 一般认为,形成东非熔岩高原的地幔物质来源于( )
A. 地壳 B. 下地幔 C. 岩石圈 D. 软流层
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下图是西北某地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单位:米)及该地部分植物与地下水深度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 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柽柳植被覆盖率越高
B. 胡杨的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呈正相关
C. 当地下水埋藏深度为3~4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柽柳
D. 当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9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沙拐枣
14. 甲、乙两地适合种植的固沙植物分别是( )
A. 柽柳、胡杨 B. 胡杨、梭梭树
C. 梭梭树、沙拐枣 D. 柽柳、沙拐枣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地球上第二大淡水库。下图示意格陵兰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洋流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格陵兰岛淡水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人口少,水资源消耗少
B. 水循环活跃,淡水更新快
C. 气温低,冰川储存量大
D. 沿岸多洋流,大气降水多
16. 格陵兰岛周边终年不冻海域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1%,矿产资源匮乏、火山地震频发。人口稠密,经济科技发达。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人口城市分布图”。
材料2: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年日照时数达约3000小时。目前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地形河流水系分布示意图”。
(1)结合上图,请分别描述日本与塔里木盆地聚落或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对比分析塔里木盆地与日本九州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与塔里木盆地相比日本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制约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一直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60年代的垦荒运动、20世纪70年代的商品粮基地建设、20世纪90年代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和青海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均是为了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农、牧业分布及河流分布。
(1)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2)指出青藏高原两大粮食生产中心所在谷地,并分析其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推测青藏高原粮食生产能力较低的地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砟轨道是指路基上面铺设石子散粒的轨道;无砟轨道指多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道床。有砟轨道弹性良好,价格低廉,更换与维修方便。我国首条修建在黄土层最长段落的有砟高速铁路——银西高铁正式通车,银川至西安最快时间压缩至约3小时。银西高铁从北向南依次通过毛乌素沙地边缘、黄土高原。图1是有砟轨道图,图2为银西高铁示意图。
(1)说明修建银西高铁的主要困难。
(2)推测银西高铁采用有砟轨道的原因。
(3)简析修建银西高铁的意义。
1. A 2. B 3. D 4. B 5. D 6. D 7. B 8. D 9. B 10. B 11. D 12. D
13. C 14. D 15. C 16. B
17(1)日本城市分布:城市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海沿岸城市少。
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聚落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绿洲地区。
(2)塔里木盆地与日本九州岛河流相比水文特征差异表现为:塔里木盆地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汛期出现在夏季,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河流易断流;日本九州岛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出现在夏季,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较小,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3)与塔里木盆相比日本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交通更加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
(4)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制约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能源及矿产资源不足,需要进口;原料缺乏,对外依赖性强;土地资源较少,且价格高;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价格较高。
18(1)有利影响: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不利影响: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多样,降水分布不均匀。
(2)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人口多,劳动力较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3)青藏高原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原因:地形复杂多样;降水较少,缺水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承载力较小等。
19
(1)银西高铁经过毛乌素沙地边缘,生态环境脆弱;穿越黄土高原,黄土湿陷性显著,易崩塌,易发生水土流失,技术要求高;地质复杂,施工风险大;地形复杂,多沟壑,施工难度大。
(2)线路主要经过黄土高原,土质松软,有砟轨道弹性(韧性)良好,适应性强;沿线夏季多暴雨,有砟轨道有利于排水;沿线地质复杂,有砟轨道利于后期维护与更换;价格低廉,节省修建成本。
(3)完善西北交通路网,缓解宁夏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强宁夏和外部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