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C D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D
16.(1)推动技术产业化,助力传统资源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多元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减少大规模生产失败的风险。
(2)超高纯镓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保障产业链安全;为新一代半导体、5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核心原材料,促进相关技术自主可控;减少进口成本,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符合绿色发展战略。
17.(1)渭河水量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2)优点:隧洞输水可自流,节约能源;减少蒸发、下渗,保水量;避开地表障碍(山脉、河流)。缺点: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施工风险大(穿越断层)。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治理污水,达标排放;限制农药化肥使用,减面源污染;建污水处理设施;划定水源保护区。
(4)缓解缺水,保障城市用水;增加渭河水量,改善生态;促进工农业发展;可能引发土壤盐碱化。
18.(1)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喀什噶尔河研究区域东北部。时间分布:呈波动变化,1970-2000年上升,2000-2010年下降,2010-2017年上升,2017-2019年下降。统计图绘图如下:
(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用水量大。
(3)改进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排灌设施。
19.(1)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多大风。
(2)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集中汇入乌梁素海,污染物输入多;农田退水通过密集灌渠网络进入湖泊,污染物来源范围广;南端排水出口少,污染物排出少。
(3)湖泊清淤工程:清除湖底淤积的泥沙和污染物,改善湖泊水质;遏制水生植物疯长,减缓湖泊沼泽化;增加湖泊调蓄能力增强,减轻洪涝压力;淤泥还田,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清淤不如先控污:乌梁素海污染物来自灌区退水,清淤无法阻断污染物持续输入;减少污染物来源是维持生态恢复的根本保障;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清淤工程量大,成本高。
答案第2页,共2页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4-25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45分。
扬州因运河而兴,历史上曾是我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因“河道顺直,水势直泄难蓄”,船只常在此搁浅。明朝万历年间采取舍直改弯,将原来100多米长的河道改弯变成了1700米长的运河三湾段(如下图),改善了航运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扬州成为南方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得益于( )
A.风光优美 B.水运便利 C.农业发达 D.地形平坦
2.扬州古运河三湾段舍直改弯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泥沙淤积 B.优化运河流向 C.提升通航水位 D.构建湿地生态
茶树原产于我国,其中日照绿茶以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著称,兼具叶片厚、香气浓、耐冲泡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经过“南茶北引”的实践探索,日照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从优到特的发展蜕变,日照市也成为山东省茶叶主产区和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茶文旅是现代茶业与旅游业交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近年来,日照市充分挖掘茶文旅,聚力打造“海岸绿茶之都”。下图为中国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日照茶产区属于我国的( )
A.西南茶区 B.江南茶区
C.华南茶区 D.江北茶区
4.影响日照市成为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气候 B.技术 C.土壤 D.政策
5.近年来,日照市充分挖掘茶文旅,聚力打造“海岸绿茶之都”,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茶叶生产成本 B.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C.延长茶经济产业链 D.防治有机茶树病虫害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的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了“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双核结构 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 中间城市 2023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 2023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 104 东莞 广州:162070深圳:195959 109560
杭州—宁波 142 绍兴 杭州:160190宁波:170363 144992
济南—青岛 305 淄博、潍坊 济南:135501青岛:152385 淄博:93497潍坊:81178
6.区域双核结构中的两个端点城市( )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
A.中间城市城区面积小 B.端点城市规模小
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 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通常,海底下切谷发育在陡峻的大陆坡上。霍屯托湾大陆架地处非洲纳米比亚西海岸,在平坦的大陆架上出现下切谷,目前,下切谷已经被沉积物填满。如图示意霍屯托湾大陆架下切谷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大陆架上的下切谷的形成时期及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期,流水侵蚀 B.冰期,海水侵蚀 C.间冰期,流水侵蚀 D.间冰期,海水侵蚀
9.填充下切谷的沉积物( )
A.棱角分明 B.分选性差 C.粒径较大 D.含有机物
10.与主谷相比,下切谷支谷短小且切割深度有限,主要受制于( )
A.海平面高度 B.风暴潮强度 C.汇水区面积 D.大陆架宽度
某地理爱好者到陕西省的石峁古城(110°E,38°N)参观时发现,日出时太阳通过东门将南墩台的北墙照亮。下图为古城平面图(黑线为墙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理爱好者参观时,最可能是当地时间( )
A.2月21日 B.6月21日
C.10月21日 D.12月21日
12.考古发现,在4300年前的黄赤交角更大,由此可推测现代的石峁古城地区( )
A.春分日的白昼更长 B.夏至日的白昼更长
C.秋分日的白昼更长 D.冬至日的白昼更长
云贵高原某小村寨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石漠化严重,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区域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改善,村民收入提高。下图示意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坡位的关系是( )
A.坡位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B.岩石裸露率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C.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 D.坡位越低,土壤厚度越大
14.村民种植玉米,造成石漠化最严重的坡位是( )
A.坡顶 B.上坡 C.下坡 D.洼地
15.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并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整治措施是( )
A.封山育林 B.开采石材 C.修筑梯田 D.种草养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试是指某项科技成果在研发成功后,为验证其技术可行性、优化工艺并降低产业化风险而进行的小批量产品生产试验。
材料二 河南省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是较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力争通过中试将省内外研发成功的科技成果尽快在本市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该市依托中试基地加强与多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逐步改善当地科研基础薄弱的状况;建成了“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等4家省级中试基地。目前,三门峡市中试基地已承担数十项中试项目,部分项目已中试成功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
材料三 超高纯镓是制造新一代半导体等的重要原材料。我国超高纯镓一度以进口为主,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三门峡市从铝冶炼副产品中提取粗镓和精镓的产能居全国前列。2024年,超高纯镓生产技术在该市的中试基地试验成功。
(1)分析三门峡市建设中试基地对该市产业转型的促进作用。
(2)说明超高纯镓中试成功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
17.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实现先期通水。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秦岭输水隧洞后,最终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下图为引汉济渭调水路线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汉江相比,说出渭河的水文特征。
秦岭输水隧洞从底部横穿秦岭,全长98.3千米,穿越多条区域性大断裂和次级断层,如图为秦岭输水隧洞剖面图。
(2)说明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输水的优缺点。
为确保引汉济渭水源地—江清水永续北上,当地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
(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列举水源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全部建成后,年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可增加渭河入黄河水量年均6亿至7亿立方米,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用水需求。
(4)概述调水工程对渭河流域发展的影响。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地利用率较高,主要种植小麦、棉花、果树等作物,但流域内土壤盐渍化现象十分突出。新疆某大学研究团队对该流域某研究区1970-2019年土壤盐渍化的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下图示意喀什噶尔河研究区域位置及2017年该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分布。下表示意1970-2019年该研究区不同类型土壤盐渍化面积、比例统计。
1970-2019年该研究区不同类型土壤盐渍化面积、比例统计
盐渍化类型 面积(104km2) 比例(%)
1970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2019年 1970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2019年
轻度盐渍化 2.05 1.15 1.23 1.11 1.15 63 35 38 34 35
中度盐渍化 0.29 0.09 0.5 0.99 0.98 9 3 15 30 30
重度盐渍化 0.31 0.57 1.04 0.47 0.54 9 17 32 15 16
极重度盐渍化 0.62 1.47 0.51 0.7 0.6 19 45 15 21 19
(1)绘制该研究区土壤极重度盐渍化统计图,并描述该研究区土壤极重度盐渍化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该研究区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原因。
(3)请对流域内土壤盐渍化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污染加剧,水深变浅,沼泽化进程加快,严重威胁当地和黄河下游生态安全。2018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统筹综合治理,乌梁素海生态明显好转。下图为河套平原排灌系统图。
(1)简述河套平原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结合排灌系统的水流方向,分析灌区农业生产对乌梁素海污染的影响。
(3)乌梁素海治理过程中,巴彦淖尔市计划将“湖泊清淤工程”作为优先措施,有村民质疑“清淤不如先控污”。请从任一观点表明态度并阐明理由。试卷第4页,共7页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