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A 7.B 8.C 9.A 10.C
11.D 12.C 13.A 14.B 15.B 16.C 17.C 18.D 19.B 20.C
21.D 22.C 23.A 24.A 25.D
26.(12分)
(1)绿洲边缘气候干旱,多大风,风沙活动频繁;(2分)绿洲边缘水分条件相对较好,有利于灌丛植物的生长;(2分)灌丛植物可以阻挡风沙流,将沙粒固定在根部,形成灌丛沙丘。(2分)
(2)叶片细小。(2分)减少蒸腾,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特征;(2分)受风面小,有利于适应多大风的环境特征。(2分)
27.(12分)
(1)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4分)
(2)降低导管出口处水汽的温度,促进水汽凝结;(2分)实现模拟降水的目的。(2分)
(3)地表径流增强、(2分)下渗减弱。(2分)
28.(12分)
(1)长江入海径流为淡水,密度小,水体较轻;(2分)河口外海水为咸水,密度大,水体较重;(2分)两种水体难以有效混合,形成淡水在上、咸水在下倾斜的交界面,即河口锋。(2分)
(2)夏季为长江丰水期,入海淡水量大;(2分)河口锋向外海推进更远;(2分)农历每月初七和二十二前后,天体引潮力小,海水涨潮能力弱,海水顶托作用弱。(2分)
29.(14分)
(1)
(2分)
(2)受矿山开发影响,流域内矿渣堆放面积较大;(2分)植被破坏严重,流域内松散物质较多,易形成地表径流;(2分)乌石坑沟地势陡峻,支沟发育,汇流速度快;(2分)台风“尤特”带来短时强降雨,形成坡面洪流。(2分)
(3)应迅速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往沟谷上游或下游方向逃生;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应及时用各种方式向外界发出泥石流报警和求助信息。(任答两点得4分)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5月某日,火星和天王星与一弯残月“携手”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图1),上演“双星抱月”浪漫一幕。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双星抱月”中的“双星”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 C.行星、卫星 D.卫星、卫星
2.该日可能是我国农历
A.初七 B. 十五 C. 二十二 D.二十七
2015年3月17日,太阳活动引发磁暴,世界部分地区迎来了20年来最强烈的极光。据此完成3~5题。
3.磁暴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A.干扰空间测绘 B.威胁人类健康 C.扰乱潮汐周期 D.诱发森林火灾
4.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5.最容易观测到极光现象的是
A.新加坡 B.加拿大 C.阿根廷 D.意大利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图2示意某地地层分布。据此完成6~8题。
图2
6.该地地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甲 B.丙 C.丁 D.庚
7.乙地层形成于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8.己地层中的植物化石最可能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图3示意不同波段的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和地面的差异。图4示意不同太阳高度下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据此完成9~11题。
图3 图4
9.造成到达大气上界和地面的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是
A.大气的削弱作用 B.大气的保温作用
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地面的吸收作用
10.氟利昂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分别会使
A.甲增多、丙增多 B.甲增多、丙减少
C.甲减少、丙增多 D.甲减少、丙减少
11.相对于低纬度,高纬度乙部分比重较大,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
A.被大气吸收较多 B.被地面吸收较多
C.被地面反射较多 D.经过大气路程较长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图5示意热力环流。据此完成12~14题。
图5
12.甲处形成低气压的直接原因是
A.甲处空气膨胀上升 B.乙处空气向外流出
C.丙处空气向外流出 D.丁处空气收缩下沉
13.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乙甲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乙甲 D.丙乙丁甲
14.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图中乙处对应
①白天的海洋 ②白天的陆地 ③夜晚的海洋 ④夜晚的陆地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6示意北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
图6
15.能正确表示加那利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分布的是
16.最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海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最可能挟带冰山的洋流是
A.加那利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信息。1968年,某科研团队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图7)。据此完成18~19题。
图7
18.河滩出露时间最早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9.M处为一废弃的曲流,其裁弯取直的时间最可能是
A.1918年 B.1948年 C.1958年 D.1968年
纺锤树(图8)原产于南美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外硬里软。纺锤树被成功引种到我国后,相对于原产地,树干普遍较细。据此完成20~22题。
图8
20.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 B.防风 C.储水 D.抗寒
21.我国最适宜引种纺锤树的地区是
A.山东 B.北京 C.新疆 D.广东
22.纺锤树被引种到我国后树干变细的影响因素是
A. 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黄壤一般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地处热带的海南岛也有大面积分布。图9示意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据此完成23~25题。
图9
23.土壤类型为黄壤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海南岛黄壤分布区
A.淋溶作用强 B.旱生植物多 C.化学风化弱 D.土壤形成慢
25.与黄壤相比,水稻土
A.土质较为黏重 B.矿物质含量高 C.剖面构造复杂 D.有机质含量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灌丛沙丘(图10)为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在植物根部附近堆积所形成,多出现在绿洲边缘(沙漠与绿洲的过渡地带)。多枝柽柳是一种常见的灌丛沙丘植物。
图10
(1)分析灌丛沙丘多出现在绿洲边缘的原因。(6分)
(2)推测多枝柽柳的叶片特征,并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6分)
27.阅读实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菏泽某高中地理研究小组设计了“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图11)。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该小组在托盘上打了若干小孔,往导热板上方烧杯中加注了冰水。
图11
(1)分别指出实验中①②③④模拟的水循环环节。(4分)
(2)说明该小组往导热板上方烧杯中加注冰水的作用。(4分)
(3)指出将托盘倾斜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口锋(图12)是河口地区河水和海水之间形成的交界面,其两侧水体盐度、密度差异明显。长江口附近河口锋的位置主要受径流和潮汐影响。夏季农历每月初七和二十二前后,长江口淡水向外扩散更远,最远可到达济州岛附近(图13)。
图12 图13
(1)说明长江口附近河口锋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长江口淡水最远可到达济州岛附近的原因。(6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乌石坑沟(图14)位于广东省北部山区,流域面积约5.44km2,长度约5.03km。受矿山开发影响,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2013年8月14日,超强台风“尤特”从广东省登陆,带来短时超强暴雨,造成乌石坑沟爆发大规模泥石流。
图14
(1)图15示意台风“尤特”登陆时,乌石坑沟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2分)
图15
(2)说明乌石坑沟爆发此次大规模泥石流的原因。(8分)
(3)说明面对泥石流灾害沟谷中的人应采取的避灾措施。(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