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板块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基础板块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湍(tuān)急 甘蔗(zhe) 铁轨(guǐ)
B. 隧(suì)道 山崖(yá) 晨雾(wù)
C. 症(zhèng)状 贫瘠(jí) 澎湃(bài)
D. 香雪(xuě) 跳跃(yuè) 喷涌(yǒ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璀璨 穿流不息 再接再励
B. 湍急 目不暇接 晨雾迷漫
C. 铁轨 再接再励 穿流不息
D. 青纱帐 晨雾迷漫 目不暇接
3. 下列对《青蒿素》科学价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的发现完全依赖现代科技
B. 传统中医药文献对研究没有帮助
C. 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D. 否定了其他抗疟药物的作用
4. 下列对《青纱帐——甘蔗林》艺术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时代差异
B. 采用象征手法,赋予植物深刻内涵
C. 语言朴实无华,缺乏文学性
D. 结构上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5. 《晨昏诺日朗》中“群龙飞舞”的比喻主要表现了( )
A. 瀑布的柔美 B. 瀑布的磅礴
C. 瀑布的宁静 D. 瀑布的神秘
6. 下列对《哦,香雪》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雪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乡村少女
B. 凤娇是一个勇敢追求知识的女孩
C. 香雪的铅笔盒象征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D. 火车代表了乡村的封闭与落后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诺日朗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
B. 香雪的书包在肩头欢快地跳跃。
C. 甘蔗林在风中沙沙作响。
D.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疾病的武器。
8.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纱帐——甘蔗林》——郭小川——诗歌
B. 《晨昏诺日朗》——余秋雨——游记散文
C. 《哦,香雪》——铁凝——短篇小说
D. 《青蒿素》——屠呦呦——科普说明文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强调了传统医学对现代科研的启示
B. 《青纱帐——甘蔗林》表达了对革命传统的怀念
C. 《晨昏诺日朗》按时间顺序描写瀑布景象
D. 《哦,香雪》以火车为线索展现乡村变化
10. 下列对《晨昏诺日朗》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颂自然奇观,呼吁环境保护
B. 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C. 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
D. 展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填空题
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第一步》中,屠呦呦团队通过__________方法提取青蒿素。
2. 《青纱帐——甘蔗林》中,“北方的青纱帐”与“南方的甘蔗林”形成__________,体现时代变迁。
3. 《晨昏诺日朗》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时段的描写,展现瀑布的不同风貌。
4. 《哦,香雪》中,香雪所在的村庄叫__________,火车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哦,香雪》选段,回答问题:
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
1. 分析“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的作用。
2. 香雪为什么“哭了起来”?
3. 结合全文,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
四、课外阅读
(一)阅读《科技小院的故事》,回答问题:
①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小王,为了研究土壤改良,在村里住了半年。他每天记录土壤数据,尝试不同的施肥方案。
②一次,他发现村里的土壤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他引进了新型有机肥,经过三个月的试验,作物产量提高了20%。
③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信任,小王说:“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应该扎根土地。”
1. 文中“科技应该扎根土地”是什么意思?
2. 分析小王的人物形象。
3. 结合《青蒿素》,谈谈科技工作者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五、作文
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联系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第六单元 同步练习B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B 6. C 7. B 8. D 9. D 10. A
二、填空题
1. 低温提取
2. 对比
3. 黄昏 清晨
4. 台儿沟 现代文明的冲击
三、课内阅读
1. 环境描写烘托了香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也象征着她对未来的希望。
2. 香雪因为实现了换铅笔盒的心愿而感到喜悦,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和村庄的变化而感慨。
3. 香雪是一个纯真、善良、勇敢追求知识和现代文明的乡村少女。
四、课外阅读(一)
1. 科技应服务于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与土地和农民紧密结合。
2. 小王是一个扎根基层、勇于实践、耐心细致的科技工作者。
3. 科技工作者应像屠呦呦团队一样,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
五、作文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