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三部分构成,共6页,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提出一个问题”和“给出一个答案”,哪个更重要?
在人工智能_____________的当下,答案似乎唾手可得。从搜索引擎,到问答群组,再到大模型,常常一键即可获取想要的信息,免去了人们为一个数据、一条语料而埋头纸堆的辛劳。
提问的价值正在彰显。【甲】。
由此观之,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古人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题是通向知识的桥梁,提问则是锻炼思维的dǐ石。以提问打开知识之门、点亮思维之光,人之为人的力量才能得以彰显,万物灵长的优势才能得以保持。对大海另一边是什么的好奇,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巨变;对月亮“向何处、去悠悠”的疑问,催动了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工程的不xiè探索。
问题是创新之源。即便未解之谜,也有助于拓展科学边界、推动社会发展。哥德巴赫猜想困扰人类近3个世纪,数学家的_____________无形中推动了数论领域的发展;“钱学森之问”虽未完全破解,却早已化作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答题是学习之法,借鉴也是_____________,但要实现突破性创新,显然不能靠被动应对。以新问题打造新jiē梯,才能采撷树梢的果实,开启向科学之巅的攀登。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0日04版,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A 方兴未艾 前仆后继 必经之路 B. 方兴未艾 前赴后继 必经之路
C. 如火如荼 前赴后继 不二法门 D. 如火如荼 前仆后继 不二法门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的问题,就像一把打开复杂世界的钥匙。
②拿人工智能问答来说,不同的问题设置,输出的文本天壤之别。
③提问不得其法,答案可能让人如坠云雾。
④信息浩如烟海,如何沙里淘金,善于提问是必备技能。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4)下列关于画横线句子说法正确一项( )
A. 句子中的“的”和“了”属于结构助词,而“从”“对”是介词。
B. 句中“大航海时代”“万户飞天”“嫦娥工程”短语的类型一致。
C. “向何处、去悠悠”是引用,在表意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字的韵味。
D. 《太空一日》《“蛟龙”探海》两篇文章可以作为这句话的佐证。
(5)材料中说“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读了材料,你对学习有哪些认识?
2. 学校将要举行校园科技节,请你参与活动的筹备,完成相关题目。
(1)如图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标识,请根据其内容要素,将下列的内涵阐释补充完整。
该标识由文字和图形共同构成。文字包括“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5·30”两部分,前者点明标志主题,后者交代全国科技工作日的具体时间;中间主体图案是一双手,两只手形状不一,左手_______,右手_______,两手合拢组成一个“_______”的图案,寓意为_______。
(2)科技节中有一个致敬科学工作者的环节,请设计一个相应的活动,并对活动作简单介绍。
3. 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寻常处常含有理趣。“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于迷茫中生出希望;“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从飘零处幻化出浪漫;“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从困顿里迸发出豪情。“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告诉我们终结往往预示着新生;“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启迪来者高度决定了视野;“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警示世人顺境里也有忧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情思邈远,“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旨趣幽微,凝视间,尽是哲人对世界的叩问和思考。
二、阅读·理解(70)
(一)
阅读李商隐的《贾生》,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大意。
5. 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的“不问”和“问”?
(二)
阅读下列两则关于“活字”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
【乙】
为其不便,又有以泥为盔①界行②,内用薄泥,将烧熟瓦③字排之,再入窑内烧为一段,亦可为活字板印之。近世又有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镀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 ④ 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
(选自元代王祯《农书·卷二十二》)
注:①盔:指印刷用的边框或底盘,用于容纳活字。②界行:指分隔字行的工具。③瓦:指陶制品,此处强调活字经过高温烧制,硬度与瓦相似。④木 (xiè):特指排版时用于加固活字的小木楔,通过挤压使活字行列保持稳定。
6.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木格贮之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
(3)用讫再火令药熔__________ (4)盔字既满__________
7.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但 上 项 字 样 难 于 使 墨 率 多 印 坏 所 以 不 能 久 行。
8. 根据对以上文言材料的阅读,探究活板印刷术的发展。
(1)活板印刷中字印的制作是这样演变的:
__________
(2)除了字印,在乙文中你还能发现活板印刷术哪些智慧的改进?__________
9. 活字印刷术的主要特点是活,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字印的活体现在哪里?
10. 《梦溪笔谈》中认为木活字不可取,但在《农书》中木活字却成为主流,这是为什么?谈谈你的推测和思考。
(三)
阅读下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三个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一帮该死的混蛋!”他心里想,“瞧,阿尔焦姆头等钳工,一个月只挣四十八个卢布,我才挣十个卢布。可是,他们一天一夜就捞到这么多——凭什么呀?他们就是端端菜,收掉空盘子。接着,他们喝光、赌光。”
②……
③“你问我今天这是怎么了?从到这儿来干活儿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不爽快。你看看这儿搞的什么玩意儿!我们像牛马一样干活儿,得到了什么回报呢?只要谁想,都可以给你几个嘴巴子,谁都不会保护你。老板雇用我和你给他干活儿,可是,有力气的人,谁都有权揍你。要知道,即使你有分身法,也不能一下子把所有人都伺候得满意。有一个伺候不到,就得挨他们的揍。你就是再拼命努力,好好地干,不让人挑剔出毛病,奔东奔西,跑遍所有角落,也总有伺候不及时的——接着,脖子上又挨……”
(节选自第一部第一章)
批注1:保尔是因为___________(事件)才来到这里做工干活。
【乙】
①当保尔沿着马路右转朝家走的时候,他也看见了前面两个走路的人。
②他的两脚好像被钉在地上似的,挪不动了,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他一眼就认出了是A。“啊哟哟,怪不得他没回来呀!”
③A渐渐走近了。保尔·柯察金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想法一个连着一个地闪过,它们都难以成型,无法捕捉住它们。做决定的时间太少了。有一点是清楚的:A这下没有命了!
④接着,保尔看着他们走过来,思绪乱糟糟的,茫然不知所措。“怎么办?”
(节选自第一部第五章)
批注2: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是保尔的良师。
批注3:怎么办?保尔的选择是_________,我为他点赞!
【丙】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力,那么为什么活着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呢?用什么东西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就是简单地吃、喝、呼吸吗?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冲杀,他就做一个无助的旁观者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消灭背叛自己的肉体,怎么样呢?对着胸脯开一枪——就没有任何麻烦了!既然以前生活得还不坏,那么现在也应该适时地结束生命。一名战士不愿忍受死前痛苦的折磨。谁会责备他呢?
(节选自第二部第八章)
批注4:阅读整本书后你知道保尔的回答是什么吗?
11.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语段旁的批注。
12. 主人公保尔不是个完人,他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是否会损伤保尔的英雄形象,请从三则语段中任选一个为例,说说你的理解。
13. 《钢铁是怎样炼成》是一部英雄成长史。保尔能够成为一名钢铁战士有哪些原因?请阅读以上三则语段结合整本书谈谈你的发现。
(四)
阅读关于下列四则材料,了解具身智能的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5年央视春晚上,16台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身着花袄扭秧歌的表演,更是让具身智能以“人形机器人”形态引爆关注。它们自带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先进组网方案以及全身AI运动控制等高科技,宛如超强“外挂”,确保步伐稳健、动作整齐。其中,HI身藏“秘密武器’——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凭借先进的AI算法,不仅能够确保机器人全方位感知舞台环境,精准跟上音乐节奏实现复杂舞蹈动作、完成全自动走位和队形变化、保持动作整齐划一,更能体悟舞蹈韵味,实时调整动作,跳出“智能舞蹈”。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1月30日)
【材料二】
“我们人类用大脑支配四肢完成跑跳、感知周围事物变化并越过障碍,这些都可看成是具身智能的体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说,区别于仅依赖计算的“离身智能”,具身智能设备既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又能借助大模型理解任务、自主决策并执行。人类被视为目前已知唯一的通用具身智能体,能够学习并执行各种任务。然而,具身智能体也可以有其他形态,比如狗、机械臂、无人车、四足机器人等。赵晓光说:“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能够支配灵巧的肢体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备这样条件的智能机器都可称为具身智能。但是在不同的‘身体’里都存在一个决策系统,能够指导‘身体’完成相对应的任务。”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26日)
【材料三】
具身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涵盖工业、服务、特种、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工业制造场景成为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主要领域,在自动化装配、焊接、喷涂、搬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如微亿智造等企业已推出面向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在物流领域,AMR等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场景,结合其他上层模块,实现自动化分拣、搬运、配送,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具身智能在服务场景,尤其人形机器人在家政服务、陪伴老人、照顾儿童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有望极大地解放人类劳动力,让人类聚焦更有价值的创造性事务。
(选自澎湃网2025年1月20日)
【材料四】
随着具身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值得深思,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一方面,要看到具身智能给就业带来的冲击。从理论上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组合,几乎能替代人类绝大部分的工作,尤其是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将直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当然,在实际场景中,这种替代效应受制于社会道德、制度法规等条件的约束,短期内影响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产业链上涌现出了众多新兴职业,如数据科学家、AI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这些新职业要求劳动者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为其提供丰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选自光明网2025年3月28日)
14.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1机器人扭秧歌时,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技术仅负责机器人在舞台上的位置移动,不能提升舞蹈表现力。
B. 具身智能体是对人依据大脑指令肢体完成动作,感知周围事物,解决相应任务的一种模拟,决策系统承担着大脑的作用。
C. 具身智能的应用涵盖工业、服务、特种、医疗等多个领域,但在家政、养老、育儿等方面具身智能发挥作用仍是一种设想。
D. “人工智能+机器人”对就业影响双重,理论上短期冲击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催生新职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15. 根据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奶奶介绍一下什么是具身智能及其优点。
16. 有人说“人是不会被AI替代的,但是人有可能会被善于使用AI的人替代”,你怎么看?
(五)
阅读孙犁的散文《菜花》,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作菜怀胎。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②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③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作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④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⑤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得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⑥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⑦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⑧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⑨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⑩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小文章。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原文有改动)
17. 文章记述了四种菜花,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菜花类型 主要特点 安置处
白菜心里长出的菜花 明丽自然,清净平常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院中
白菜菜根横生的菜花 ④_________ 案头
⑤_________ 长势喜人,令人欣喜 ⑥_________
18. 请从句式、描写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19. 文中回忆父亲出对联这一情节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理解。
20. 文章第⑨节说菜花引起“惆怅”,结合上下文分析这种惆怅包含哪些内容?
21.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句话的理解。
三、表达·交流(50分)
22. 按要求作文
在这个充满未知与美好的世界里,宇宙星辰的浩渺璀璨,人间草木的枯荣轮回,飞禽走兽的生动灵性,还有那些走过的人和事,常常会引发灵魂的思考,召唤着生命的不断靠近。
请以“我想问问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去倾诉那些藏在心间的絮语吧!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三部分构成,共6页,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1题答案】
【答案】(1)qíng 砥 懈 阶 (2)B (3)C (4)C
(5)示例: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获得,更是方法的习得过程;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做一个会思考的人;提问是获取知识、锻炼思维的桥梁,能推动认知拓展和创新发展;学习不能仅靠被动答题和借鉴,要以新问题为阶梯,主动探索,实现突破性创新。
【2题答案】
【答案】(1) ①. 手掌摊开,代表数字5 ②. 拇指食指相扣,代表3和0 ③. 心 ④. 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同心同德、专心致志投身科技事业,或表达寓意社会各界全心全意团结服务科技工作者
(2)示例一:活动名称:为探索者“画像”展示活动,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用文字为科学家“画像”,记述他的科学历程,解析他身上的科学精神,将优秀作品做成展板展示出来。
示例二:召开科学影视作品分享会,推荐学生观看科学领域相关电影或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发言稿,分班级组织召开科学影视作品分享会。
【3题答案】
【答案】 ①.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赚得行人错喜欢 ⑦. 独怆然而涕下 ⑧. 闲敲棋子落灯花
二、阅读·理解(70)
(一)
【4~5题答案】
【答案】4. 汉文帝在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里求访贤才,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才华在当世是无人能比的。(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5. 作为帝王殷切询问的不是百姓生计大事,关心的却是虚无的鬼神之事,“不问”和“问”形成鲜明对照,诗人的对统治者的失望、无奈、愤恨不言而喻,充满着强烈的讽刺意味,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落寞。
(二)
【6~10题答案】
【答案】6. ①. 用木格 ②. 平常、向来、一向 ③. 完毕 ④. 已经
7. 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8. ①. (1)泥活字(胶泥字)瓦活字(陶活字)锡活字 ②. ①排版方式的优化:用竹片或铁条作为“界行”固定字行,使排版更整齐;②加固技术的改进:使用木 夹紧活字,防止印刷时松动;③字模的精细加工:雕刻木活字时,先用细锯分割,再以小刀修整四面,确保每个字大小高低一致。
9. 字印数目活:一字多印,常用字有多个备份,便于重复使用;字印补刻灵活:遇生僻字可临时刻制,快速烧成使用;选用灵活:活字按韵分类存放于木格中,便于快速查找取用,使用灵活;拆字灵活,用完后,使用火烤让药物融化,很容易取下字印。
10. 甲文中认为木活字不可取是因为木的纹理疏密不同,沾水则不够平整,且与松枝蜡的混合物相粘,不容易脱模,所以否定了木活字的使用;而乙文中木活字印刷改进了甲文中的木活字的缺点,通过精细修整使木活字表面平整,克服了甲文木活字沾水高下不平的缺陷;元代对木料的防水防腐处理技术应该有了一定的进步,让木活字有了使用的可能性;另外木材易雕刻、成本低,便于推广;且整套木质印刷系统比烧制泥活字更高效;实用性、便易性让木活字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三)
【11~13题答案】
【答案】11. 批注1:保尔因在神父的面团里撒烟末被学校开除,后因家境贫困被迫来到车站食堂打工补贴家用;批注2:A是朱赫来;批注3:保尔选择冒险救下朱赫来,与押送兵搏斗并帮助其逃脱。批注4:保尔最终认识到即使身体残疾,仍可通过文学创作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12. 甲文中保尔在食堂打工时对剥削者的愤怒咒骂,抱怨工作待遇不公,表现了他冲动、偏激的性格弱点,让读者看到英雄也有少年时期的稚嫩和不成熟,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并不断成长埋下伏笔;乙文刻画保尔救朱赫来前的犹豫,真实反映了普通人在危急关头的本能反应,让人看到英雄在紧急关头的慌乱无措,凸显抉择的艰难,使后面营救朱赫来的行为显得更加可贵。丙文写了保尔伤残后的绝望,质疑生命价值并产生自杀念头,展现他脆弱绝望的一面,为后续思想升华做铺垫,反衬出他最终战胜自我的精神力量的强大。“不完美”的描写遵循了人物成长规律,通过展示他战胜弱点的过程,使“钢铁战士”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的丰满真实,增强了形象的魅力和感染力。
13. ①苦难的磨砺:如甲文中保尔经历了底层劳动的辛酸,培养了他的反抗精神和坚韧品格;②思想的引领:乙文中保尔营救朱赫来的关键抉择,标志着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朱赫来作为保尔的革命引路人,帮助他确立了正确的革命信念和人生方向;③精神的超越:丙文表现了保尔在身体残疾后的思想蜕变,在文学创作中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用笔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④实践的锻炼:结合全书,保尔建设铁路、参军作战等实践锻造了他钢铁般坚毅的意志。⑤鲜明的性格底色:保尔出身于底层社会,他正直善良,对穷困人民充满同情,勇敢倔强的性格,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始动能。
(四)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奶奶,具身智能就是“能看会思考还能动”的智能机器,像人一样用“大脑”思考、用“手脚”干活。比如春晚上那些穿花袄跳舞的机器人,它们能自己认路、听音乐,还能调整动作跳得整齐。这种机器能帮人干很多事,比如可以在工厂里搬货、做家务。它的好处是干活又快又准,不怕累、不怕危险,让人省力又放心。
16. 这句话强调AI不会直接取代人类,但会用AI的人将比不用AI的人更具竞争力。一方面,人有独特的创造力、情感、同理心和复杂的思维能力等,这些是AI目前难以完全模拟和替代的;另一方面,善于使用AI的人能够借助AI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就业中更具优势;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人机交互型人才,因此,主动学习AI技术的人会成为新时代的赢家。
(五)
【17~21题答案】
【答案】17. ①. 书案上 ②. 大旱萝卜长出的菜花 ③. 一枝独秀(或白中带紫),略显清冷 ④. 花茎直立,耀眼光明 ⑤. 记忆中父亲种的油菜花 ⑥. 故乡(或田野)
18. 从句式上看,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营造出一种活泼、明快的氛围,生动地描绘出油菜花盛开时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外还作者通过多感官描写,如视觉上的“金黄”、触觉上的“照拂”、听觉“轰鸣”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油菜花盛开时的绚烂与热闹,表达作者对童年家乡油菜花盛开景象的喜爱和深情回忆。
19. 不能删去。这一情节通过父亲在油菜花盛开的田间出对联的细节,既表现了父亲晚年对生活的热爱;又为后文父亲去世后我的遗憾和后悔做铺垫;同时这段回忆是连接菜花描写与人生感悟的关键过渡,使行文由物及人更流畅;这个对联表现出父亲和油菜花一样,虽然淳朴但对生活充满热爱,都是平凡生活的诗意表达。
20. ①对故乡的眷恋:作者久居城市,故乡的油菜花田已成梦境,菜花让他想起遥远的故园;②对逝去父亲的怀念:故乡的油菜花勾起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未能与父亲多相处遗憾之情;③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菜花的“淡远虚无”象征往事的不可追回,让作者感到人生短暂;④对生命平凡的体悟:菜花和父亲一样虽普通,却承载着深刻的情感,作者因感叹平庸的事物和朴素的人都有自己生命的价值,都值得被歌颂。
21. “文章的题目”是为点睛,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聚焦;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菜花和一切生命比作“文章的题目”,是对所有平凡生命的高度礼赞;鼓舞我们哪怕如菜花一般普通、平凡,但只要心怀热爱,珍重自我,敢于绽放,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美丽,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彰显。
三、表达·交流(50分)
【22题答案】
【答案】
例文:
我想问问你
村口那棵老槐树又开花了,细碎的白瓣落满青石台阶,像铺了层薄雪。我站在树下,望着树洞里那个褪色的红绳结,忽然想问问你——三年前飞走的那只灰鸽子,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第一次见你是在初春,你翅膀受了伤,歪歪扭扭落在我家晒谷场。灰扑扑的羽毛沾着泥,只有颈间一点白,像系了块小围巾。我蹲下来,你竟不怕人,歪着头看我,眼珠黑亮得像浸在水里的煤。
爷爷找了个竹筐,垫上旧棉絮,把你放进柴房。每天放学,我都偷揣着玉米碴去喂你。你啄食时总用翅膀蹭我的手,痒痒的,像有小虫子在爬。没过多久,你就能扑棱着翅膀飞起来,绕着柴房的梁转圈圈,叫声清亮得像铜铃铛。
那天我在树洞里藏了粒最大的玉米,还系了根红绳做记号。你落在我肩头,我轻轻摸你的背:“等你好了,就去飞吧。”你好像听懂了,用喙蹭了蹭我的指尖。
可你走的那天,我并没看见。爷爷说清晨天刚亮,你就扑棱棱飞出了柴房,绕着老槐树转了三圈才往南去。我跑到树洞旁,红绳还在,玉米却没了——你一定是跟我告过别了。
这三年,老槐树的花开花落,我都数着。有时听见鸽子叫,总会猛地抬头,可天空空荡荡的,只有云在走。你颈间的白毛会不会变灰?飞过山川河流时,会不会想起柴房的棉絮和树洞里的玉米?
风卷起地上的花瓣,缠在树洞里的红绳上。我忽然觉得,你或许早就回来过,只是我没看见。就像此刻,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说不定就是你在说:“我记得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