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遵化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评估七
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提示:本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某校举办了一场心灵茶话会活动,心理老师与同学们畅谈青春期的烦恼喜乐。 以下是两
位同学的发言:
小文:班级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我勇敢地报名了。 但到了比赛当天,我又打起了退堂鼓,
害怕在人前说话,想要放弃比赛。
小智:之前我朋友很多,现在却不愿意和他人交往,看到同学们成群结队,心里很是羡慕。
假如你是该班的心理老师,你会回复他们
①这是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现,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②可以无视这种心理变化,过了青春期就好了
③这说明你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心理迅速发展
④可以参加集体活动,用集体的温暖调整自己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青春是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而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则是这幅画卷上不可或缺的色彩。在
男女生交往中,掌握好适当的界限和“度”是非常重要的。下列男女生交往的做法中把
握好“度”的有
①小雅和小刚在校园舞会上举止得体
②小丽和小韬因兴趣成为朋友,经常一起学习
③为避免误会,小刚通常不与女生说话
④小美和小涛在班级集体春游时,选择远离大家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观察右侧漫画,从中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①我们不能任由情绪支配自己的行为
②负面情绪是有害的,要主动抑制
③情绪可以反映人的内心状态
④要学会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期中考试,小明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之后的一段时间,他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情绪低
落,每次见到数学老师都会感到紧张不安。数学老师在察觉到这一情况后,便建议小明
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或是在感到紧张时通过深呼吸来缓解。老师给小明的建议属于
①认知调节法 ②合理宣泄法 ③放松训练法 ④注意转移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第 28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小虎博士毕业后,怀揣着深厚的爱国情感,立
志回国发展我国热辐射事业,经历无数次突破科学极限,历经 8 年时间,终于攻克了非
互易热辐射和近场热辐射的技术难题。这说明情感
①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 ②标志着我们生命历程的成长
③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④影响着我们的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拳击女子 75 公斤级决赛中,李倩夺得金牌,这位 34 岁的中国老
将,尽管长期饱受伤痛困扰,历经不安、迷茫的艰难时刻,却从未选择自暴自弃,而是
化挫折为力量,终于实现梦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自强使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②消极情感会阻碍我们进步
③负面的情感体验总会有积极作用 ④接受挫折的考验,转化消极情感,可以促进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
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
乎?”这说明许衡
A.守道德、有自信,做到乐观坚定 B.尊法律、守秩序,彰显自身修养
C.知廉耻、明是非,约束个人行为 D.讲诚信、重承诺,践行立身之本
8.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言精准,措辞精辟,从容不迫,面对外国记者长枪短炮式的提
问,她用语言不卑不亢地回击,表达着中国立场,她深知自己代表的是祖国,背后有祖
国的支持,因此她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华春莹的表现生动诠释了自信
①让我们充满力量,彰显向上的精神风貌 ②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避免遇到挫折
③源于从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 ④让人积极进取,勇敢挑战新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夸父逐日”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在当代,我国探日
卫星以“夸父”之名对太阳进行观测研究;诗人屈原曾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两千多
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这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独树一帜,引领世界文化 ②指导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
③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④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 年 5 月 24 日,2024 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暨 “中华民族文化探源”京沪高校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览开幕式举行。此次活动汇集了京
沪两地 40 余家高校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以及 2023 年度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这有利于
①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②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③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领先世界潮流
④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以下名言古语与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有
①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④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启发”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据此回答 12~13 题。
12.以下是同学们针对上述发言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有小凡:中华人文精神仅体现在生活理
念这一方面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小飞: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社会
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小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道德情操的涵养
A.小凡和小强 B.小凡和小飞 C.小强和小青 D.小飞和小青
13.从小婷对《岁寒三友图》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中华人文精神可以教育人、感化人 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④文艺作品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 ③④
14.以下是小利摘录的一则有关《鹰石山花图》的介绍:
大块巨石绘于画面中心,山花、野草斜长于巨石中,老鹰绘于巨石
左上角,画面以点、线、面组成,展现出自然环境下纯天然状态的野花
野草,表现了自然生态美的气息,同时表现出画家对大自然的热
爱。
由此可见,该作品
①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②彰显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③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④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理学家朱熹有一次去看望自己的女儿女婿,女儿留他吃午饭,但因家中贫困,女儿只
端出几碗“粗茶淡饭”招待朱熹,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并告诉女儿俭
朴度日是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朱熹的言行教育我们要
①追求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
②不为物役,克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③坚守做人的品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④坚持中和泰和的理念,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余振华自 2012 年起在山区进行美术支教,尽管生活一度拮据,画室也曾面临倒闭的
困境,但他从未放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美术教育,还自费为学校购买画材,他
用画笔为山区学校带来了色彩与欢笑,更为孤独症儿童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向余振
华学习,我们要
①立己达人,向上向善 ②爱人利人,无私奉献
③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7.先秦时期,为了保护贵族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和统治地位,李悝制定了《法经》,无论是
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遵守其规定;到了现代,以宪法为例,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普通公民,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这体现了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②从古至今我国都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④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全国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
域、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使人大
在立法各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这体现了我国
①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引领国际立法 ②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④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以下是某校七年级(2)班两位同学关于暑假生活的讨论
小峰:暑假期间,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在征求意见,我登陆相关网站发表了
自己的想法。
菁菁:我利用暑假时间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自己生活密切
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行为的约束,更是对我们权利的保护。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②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
③制定有效法律,保障法律的生命力
④审议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民法典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据此回答 20-21 题。
20.民法典关于尊老爱幼、性别平等、人格尊严等内容树立了鲜明的道德导向,发挥法律法
规惩恶扬善功能。民法典中前后八个条文对公序良俗提出了明确规定,强调从事民事活
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说明
①民法典对社会成员的所有行为作出规范
②民法典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③我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④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民法典通过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绿色等精神融入民事合作行为,公平公正分配
各类民事主体合作的权、责、利,推动了多元主体合作效果最优化和合作利益最大化,
促进社会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监督,推动社会治理水平迈入新台阶。对此, 以下说
法正确的有
①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②这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民事活动
④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漫画中刘爷爷对财产行使的权利及继承方式正确的是
A.处分权 法定继承 B.遗嘱权 遗嘱继承
C.收益权 法定继承 D.处分权 遗嘱继承
23.以下案例对应的违法行为类别正确的是
①退休干部老朱在革命战争年代荣获多枚勋章,某私人博物馆负责人赵某将这些勋章借去展
览,期间不慎丢失,法院判决赵某向老朱支付精神损害抚恤金 2 万余元。
②贾某明知画眉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仍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画眉鸟并
从中牟利,涉案价值 200 万元以上,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
万元。
③某公司在闲置地块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当地城管执法局作出罚款人民币 5 万元的处
罚。
A.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B.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C.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D.①--邢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
24.小王和小明是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一日,小王告诉小明,家里有急事,希望小明能借
两万元缓解经济压力,小王的父母随后会偿还。转眼到了还钱的日子,小明要求小王还
钱,小王拒绝:“不是说好的,由我父母还钱吗?你应该去找他们。”小明又找到小王
的父母,二老也拒绝了他:“那是小王向你借的钱,我们不知道有这回事!钱也没有给
我们用。”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小王应该还钱,因为小明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小王应该还钱,因为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
③小王不应该还钱,因为他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
④小王不应该还钱,因为小王的父母才是债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王某精心策划骗局,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编造低价土地承包合同,向多人行骗,涉案
金额高达 500 多万元人民币。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据刑
法相关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对此,下
列同学的认识正确的有小阳: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小雅:王
某触犯了刑法,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小敏:该判决结果说明社会道德规范具有强制
性小米:王某没有遵循诚信原则,未履行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A. 1 个 B.2 个 C.3 个 D. 4 个二、非选择题(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以下卡片展现了同学们青春期的一些变化。
(1)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上卡片。(4 分)
材料二 面对消极情绪,小卫同学谈到了情绪管理。
小卫: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时我会很烦躁,我控制不住自己, 看见人就发脾气,还忍不住摔
东西。
(2) 请对小卫同学的情绪管理作出评价。(6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 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了“感悟青春,焕发青春活力”
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分享交流环节,老师鼓励同学们做自尊的中学生。 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
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秦自信满满道:“我认为自己没有缺点,如果有人对我有负面评价,
那就是他们的偏见,我觉得我就是自尊的中学生。” 活动最后,老师号召同学们明确自己
肩负的使命,从当下做起,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1) 你认可小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5 分)
(2) 请你谈谈青少年如何发挥自强精神,为国家发展作贡献。(6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看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时强调,中国
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银川
考察时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各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是我的牵挂,希望你们
把家庭建设搞得更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1)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印证了怎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思想理念?(2 分)并做以解读。(2 分)
材料二
(2) 结合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谈谈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的缘由。(4
分)
(3) 除去材料二中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请写出两条。(4 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
一 辨识校园侵权行为
(1) 打架、斗殴侵犯了受害者的 权利;(2 分)
损害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侵犯了受害者的 权利。(2 分)
材料二 2024 年 1 月至 3 月,赵某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开设线下赌场和组建线上赌场,从
中获利人民币 2.5 万元许。当地人民检察院以赌博罪对赵某提起公诉。当地人民法院做出如下
判决:被告人赵某犯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
二千五佰元。
(2) 请分析赵某行为的性质,并谈谈你的判断依据。(7 分)
(3) 刑罚种类判断:
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属于 ;(1 分)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二千五
佰元,属于 。(1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案例和法院的判决带给我们的警示。(4 分)遵化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共50分)
1-5:巴巴克
6--10:BCBDC
11-15:加中贸易协会
16--20:ABDAC
21--25:BDCA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
(1)①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坞强:②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吉春期身体发音节奏各有不同,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忠或自卑。
(每点2分:共4分,总思对即可给分。】
(2}①小魏遐到难题无法解决时会领操。发脾气、幸东西,这说明小宽没有学会调节情绪,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②情绪是可以管理
的,虽然情绪有时难以以驾驭,但是这并不意味若我们是情绪的奴隶,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对我们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我们要学会管理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方法。(每点2分,共6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
27.(11分》
(1)我不认可〔1分)
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人无完人,认为自己没有缺点,说明小幸没有全面正
确的认识自己。②自尊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他人的评价。小秦将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归结于他人的偏见,这说明小秦
并没有做到自尊。〔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绘分。)
(2}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②在学业上,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奋好问,夯实
基础:也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吸期前T,任似隶中不断磨练意志、锤炼品格。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8.(12分)
(1)思想理念:惠民利民、安民富民。(2分,关键字错产生歧义的0分。)
解读: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
活。(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①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
共处;②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每点2分,共4分,意思表
述正确即可给分。)
(3)①和而不同,道之常也:②何时生物,同则不继;⑤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每点2分,任意2点即
可,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建议:教师在阅卷中如果遇到不懂的语句,及时上网搜索,不要
凭主观)
29.(17分】
(1)生命和健康权利;财产权(1空2分,共4分,关键字错共减1分。)
(2)性质:犯罪/刑事违法行为(1分):
依据:①赵某以营利为目的,开设赌场,聚众赌博,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赵某因开设赌场罪被判
处有期徒刑及罚金,体现了其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正确表述犯罪的3个特征,每个2
分,共6分,关键字错共减1分。)
(3)主刑:附加刑(1空1分,共2分,关键字错共城1分。)
(4)①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
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每点2分,共4分,关键字错共减1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由扫描全能王扫描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