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花垣县2025年春季学期“五育”质量监测八年级 历史姓名: 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7.本试卷共4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盼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2.电影《长津湖》、《水门桥》。都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拼搏,打退了敌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于( )A.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4.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中国政权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A.两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6.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第一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光荣。”1954年她来北京的主要任务是( )A.讨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 B.参与制定“一五”计划C.参加开国大典 D.参与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7.他是我们湖南人,他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为“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就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A.刘少奇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9.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0.大单元教学可以很好地训练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整体感知,避免知识的碎片化。请根据下面的表格概括我们探究的大单元主题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建设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民族团结是我们民族最坚强的力量所在。阅读下图,在图中序号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12.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是因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开放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3.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内容涉及了“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中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辽宁舰’交接入列”等内容。他学习的是( )A.民族大团结 B.科技文化成就 C.钢铁长城 D.社会生活的变迁14.下表显示的是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 60 321975 304 1561978 865 324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美建交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B.“两弹一星”的成功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B.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化C.网上购物逐步成为时尚 D.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0分,共52分)17.(14分)中共十八大,党和国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了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读图回答:农民拔除地主界碑 报名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领生产承包合同图一 图二 图三(1)根据图一信息回答: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什么重要运动?(2分)该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2)图二反映当时我国农村开展的运动中,中共中央旨在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2分)(3)依据图三回答,“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里?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4分)(4)这三项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综合上述有关农业发展的材料及相关问题,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18、《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2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出台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材料二:“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是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什么?(4分)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影响?(2分)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哪次会议的召开而起?(2分)此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性决策?(2分)19、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民族团结篇】材料一: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材料二: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哪些发展战略(或行动)?(2分)【祖国统一篇】材料三: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3)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指出台湾回归后和港澳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2分)【国际合作篇】材料四: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与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从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回忆录《领导者》(4)与周恩来握手的来访者是谁?(2分)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5)我国奉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20、根据下表所标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10分)年份 事件 年份 事件1978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 2001 加入世贸1979 中美建交 200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0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2008 举办北京奥运会198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010 举办上海世博会1984 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2012 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中国梦1985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992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2017 中共十九大召开1997 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召开 2021 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请完成: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花垣县2025年春季学期“五育”质量监测八年级 历史姓名准 考 证 号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示例←此方框为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用2B铅笔在正确答案上填涂)1 [A][B][C][D] 5 [A][B][C][D] 9 [A][B][C][D] 13 [A][B][C][D]2 [A][B][C][D] 6 [A][B][C][D] 10 [A][B][C][D] 14 [A][B][C][D]3 [A][B][C][D] 7 [A][B][C][D] 11 [A][B][C][D] 15 [A][B][C][D]4 [A][B][C][D] 8 [A][B][C][D] 12 [A][B][C][D] 16 [A][B][C][D]非选择题。(共52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17.(14分)(1) (2分)(2分)(2) (2分)(3) (4分)(4) (2分)(2分)18.(14分)(1) (2分)(2分)(2) (4分)(2分)(3) (2分)(2分)19.(14分)(1) (2分)(2) (2分)(3) (2分)(2分)(4) (2分)(2分)(5) (2分)20.(10分)花垣县2025年春季学期“五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A B C D D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C D C A B 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1)(4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2分)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或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3)(4分)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4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言之有理即可)18.(14分)(1)(4分)工业化 一五计划(2)(6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3)(4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14分)(1)(2分)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2分)西部大开发战略或兴边富民行动(3)(4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4)(4分)尼克松; 中美《联合公报》(5)(2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0分)【示例】事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入世贸组织。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开始,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使我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评分标准】任选两个或以上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各得2分。论述围绕观点,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两个史事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6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八年级历史(排版).docx 2025年八年级历史(答题卡).docx 八年级历史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