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
1.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某同学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子代的性别,可选用的亲本组合为(  )
A. 长翅雄性×长翅雌性 B. 残翅雄性×残翅雌性
C. 长翅雄性×残翅雌性 D. 残翅雄性×长翅雌性
2.如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 B. 基因b可能控制RNA聚合酶的合成
C. 细胞中mRNA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 D. 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
3.某植物果实的有芒(B)与无芒(b)是一对相对性状,含基因B的花粉全部可育,含基因b的花粉50%不育。杂合有芒植株自交,后代中无芒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A. 1/9 B. 1/6 C. 1/4 D. 1/3
4.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1/4 B. 1/3 C. 1/2 D. 3/4
5.某雄性动物(性别决定为XY型)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染色体a、b的着丝粒,①→②→③表示染色体a、b位置的变化路径,且已知当染色体 a、b处于位置②时,该细胞的模式图如图乙所示(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存在于该动物的精巢内
B. 若a为Y染色体,则b为常染色体
C. 当染色体处于位置①时,细胞内会发生联会现象
D. 当染色体处于位置③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等于核 DNA数
6.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苗,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
B. 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
C. 秋水仙素与甲紫溶液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D. 实验表明:与其他处理组相比,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草莓幼苗1天,诱导成功率最高
7.核糖开关是一段具有复杂结构的RNA序列,能感受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枯草杆菌中,有些基因的mRNA上具有SAM感受型核糖开关,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1、2、3为mRNA内部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RBS为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
A. 组成核糖开关的部分核糖核苷酸间可以形成氢键
B. SAM可以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翻译来调节代谢过程
C. RBS片段3'端区域中的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始位置
D. 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过程影响生物的表型
8. 某细菌质粒DNA含有m个碱基对,鸟嘌呤的数目为a,其复制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因解旋而形成的Y型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质粒DNA分子一条链中含有a/2个胞嘧啶
B. 该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子链的合成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C. 以同一条单链为模板时,不同子链片段的延伸方向可能是相反的
D. 该质粒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要消耗(2n-1)(m-a)个胸腺嘧啶
9.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应用有机化学和酶学技术制备了有规律的双核苷酸或多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下表显示了部分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上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破译遗传密码子
B. 多聚核苷酸在实验中执行mRNA的作用
C. 该实验体系中仅有模板与原料即可获得肽链
D. 仅依据表中结果不能确定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
10.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动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
C. 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D. 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1.将大肠杆菌放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大肠杆菌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在第3代大肠杆菌的DNA总量中带有15N标记的DNA占(  )
A. 12.5% B. 25% C. 5% D. 75%
12.现代生物工程能够在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后人工合成基因;现已知人体生长激素共含190个肽键(单链),假设与其对应的密码子序列中有A和U共313个,则合成的生长激素基因中G有(  )
A. 130个 B. 260个 C. 313个 D. 无法确定
13.施一公院士团队因项目“剪接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在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RNA,可对RNA 前体执行剪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 过程③中一条 mRNA 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C. 剪接体作用于过程②,该过程涉及氢键的断裂和生成
D. 剪接现象的发现是对传统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剪接体的形成与基因有关
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B.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 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15.某动物(2n=8) 基因型为 AaBbDdXTY, 其中 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 D、d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DXTY。已知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与基因型为AaBBddX'X'的卵原细胞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细胞含有5条染色体 B. 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了互换
C. 乙的基因型为 ABDXTY 或abDXTY D. 上述受精卵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
16.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从中部凸出形成环(如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形成凸环一定是由于一条染色体缺失 B. 形成凸环一定是由于一条染色体重复
C. 图中联会染色体中含有4个DNA 分子 D. 图中所示形状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出
17.下图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流动图解,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③表示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
B. 过程①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C. 过程①②③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
D. 核DNA的过程②和过程③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18.科研人员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水稻(甲品种)与矮秆易染锈病水稻(乙品种)培育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方法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品种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两个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一起
B. ②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③为人工诱导,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D. ④为筛选,对于抗锈病性状常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检测
19.如图中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存在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 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
C. 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 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0.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发现,“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种细胞连接蛋白(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且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方
B. “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
C. 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D. 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21.人类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并且分别由B、b和A、a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一个为伴性遗传病,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根据该遗传系谱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中的________号个体。
(3)在遗传系谱图中Ⅱ3、Ⅲ7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所生子代中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5) 假设Ⅱ1为甲病的携带者,Ⅱ1与Ⅱ2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22.蝴蝶为二倍体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自然界中某种蝴蝶的翅色有灰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灰色雌蝶(Aa)与灰色雄蝶(Aa)交配所得子代中,AA∶Aa∶aa=1∶2∶1,获得该比例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与a分离,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均为A∶a=______,精子与卵细胞________________,使发育的子代中,AA∶Aa∶aa=1∶2∶1。
(2)研究人员将一个基因B(表达产物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导入基因型为aaZW的受精卵的一条染色体上,该受精卵发育成蝴蝶甲。为判断基因B是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将蝴蝶甲与纯合灰翅异性蝴蝶交配,请根据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作出相应判断:
①若子代中雌蝶均为灰翅、雄蝶均为白翅,则基因B在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B在W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灰翅雌蝶∶白翅雌蝶∶灰翅雄蝶∶白翅雄蝶=____________,则基因B在常染色体上。
23.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由于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过程②在细胞质中的________上进行。人体细胞中过程①与过程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连续进行,这与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阻碍有关。
(2)据图1可知,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只是发生了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的________而导致的,基因A与基因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异常β-珠蛋白比正常β-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要________(填“大”“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β-地中海贫血症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4)研究发现,在不同的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体内的β-珠蛋白存在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该现象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果蝇的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中,亲本的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F1的裂翅雌果蝇与亲本的裂翅雌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无论哪一种杂交组合,后代翅型在雌性和雄性中的比例是相同的,原因是A/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可以____________;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自然状态下裂翅果蝇一般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型为____________(雌)×____________(雄)。
25. 果蝇(2n=8)作为经典的遗传学模式生物,被誉为“培养”诺贝尔奖的小昆虫。图甲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图乙为果蝇某一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图;图丙为基因型AaBbCcDdEeFf果蝇的染色体模式图,在基因C/c和D/d之间、D/d和E/e之间各发生了一次交换。
(1)摩尔根假说的内容是_________,图甲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不能证明摩尔根的假说,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中a表示________后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3)图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若不考虑其它变异,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设长翅基因为 A,残翅为 a。长翅雄性(X Y)× 残翅雌性(X X ),子代为 X X (长翅♀)、X Y(残翅♂),可通过表型判断性别,C 正确;其他组合如长翅雄性 × 长翅雌性、残翅雄性 × 残翅雌性、残翅雄性 × 长翅雌性,子代雌雄表型可能相同,无法一次性判断性别,A、B、D 错误,C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题图显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差异,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体现了细胞分化的本质,A项正确;5种细胞中都有相关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说明5种细胞中都有RNA聚合酶,基因b在5种细胞中都表达了,故其可能是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B项正确;细胞2和4中的mRNA有2种不同,而3和4中的mRNA有4种不同,C项错误;5种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即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故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通常是相同的,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杂合有芒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B∶b=1∶1,因为含基因B的花粉全部可育,含基因b的花粉50%不育,故雄配子基因型比例为B∶b=2∶1,则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无芒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3=1/6,B正确,ACD错误。
4.【答案】A
【解析】已知控制食指长短的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妻子的基因型是TSTS,丈夫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所以丈夫的基因型是TSTL,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前者在男女性中都是短食指,后者在男性中是短食指,在女性中是长食指,所以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即A正确,BCD错误。
5.【答案】C
【解析】①→②→③表示染色体a、b位置的变化路径,且已知当染色体 a、b处于位置②时,该细胞的模式图如图乙,图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图甲表示的是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则细胞存在于该动物的精巢内,A正确;由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则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a为Y染色体,则b为常染色体,B正确;当染色体处于位置①时,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不会发生联会现象,C错误;当染色体处于位置③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等于核 DNA数,D正确。
6.【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不能对染色体着色,其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故选C。
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当核糖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RBS区自身互补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因此组成核糖开关的部分核糖核苷酸间可以形成氢键,A正确;据图可知,SAM与核糖开关结合后,RBS区自身互补配对,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导致不能翻译,因此SAM可以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翻译来调节代谢过程,B错误;据图可知,RBS片段3'端区域中存在核糖体结合的部位,核糖体结合后会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翻译,因此RBS片段3'端区域中的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始位置,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环境因素变化可以改变核糖开关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D正确。
8.【答案】D
【解析】该质粒DNA分子中鸟嘌呤=胞嘧啶=a,但是一条链上不一定含有a/2个胞嘧啶,A错误;细菌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以同一条单链为模板时,不同子链片段的延伸方向是相同的,C错误;该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鸟嘌呤,由DNA分子结构特点可知胸腺嘧啶的数目为(2m-2a)/2=m-a,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得到的DNA完全相同,复制n次得到2n个 DNA 分子,需要胸腺嘧啶的数目是(2n-1)(m-a),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以上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破译遗传密码子,A正确;多聚核苷酸在实验中充当了合成肽链的模板,执行mRNA的作用,B正确;该实验体系不仅需要模板与原料,还需要能量等条件,C错误;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种密码子,仅依据表中结果不能确定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D正确。
10.【答案】D
【解析】该细胞不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是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只有卵细胞具有生殖功能,极体最终退化消失,B错误;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8个,C错误;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11.【答案】B
【解析】设亲代大肠杆菌有n个含有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将产生8n个DNA。其中2n个DNA的1条单链含有15N,另外1条单链含有14N,其余6n个DNA只含有14N。
12.【答案】B
【解析】生长激素共含有190个肽键(单链),则生长激素是由19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信使RNA中最少有3×191=573个碱基,又知RNA中A+U=313,所以RNA中G+C=573-313=260个,RNA中G+C的数目与RNA模板链中G+C的数目相等,所以生长激素基因双链中G+C共有260×2=520个,又因为G=C,所以G为520÷2=260个。
13.【答案】C
【解析】过程①为转录,转录的产物是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且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将单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链,A正确;过程③为翻译,翻译时一条 mRNA 链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速率,B正确;剪接体对RNA 前体执行剪接形成mRNA,该过程涉及单链RNA片段的断裂和重新连接,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生成,无氢键的断裂和生成,C错误;传统中心法则没有剪接现象,故剪接现象的发现是对传统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又因为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RNA,蛋白质的产生需要基因表达,RNA的生成需要基因转录,故剪接体的形成与基因有关,D正确。
14.【答案】D
【解析】携带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个体,若为杂合子,则不会患遗传病,A错误;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会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都是遗传病,C错误。
15.【答案】D
【解析】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成4条,甲细胞中的XY没有分离,多了一条染色体,有5条,A正确;A、B在一条常染色体上,D、d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甲的基因型是AbDXTY,说明B和b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了互换,B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bDXTY,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同时根据题干信息,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说明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在产生AbDXTY的同时,另一个细胞(乙)的基因型ABDXTY或abDXTY,C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bDXTY,在产生AbDXTY的同时,另一个细胞(乙)的基因型ABDXTY或abDXTY,丙和丁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丙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BBddX'X'的卵原细胞(无论基因型是哪种)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可能,受精卵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答案】CD
【解析】假如下面的染色体是正常的,则形成凸环是由于一条染色体的片段重复,A错误;假如上面的染色体是正常的,则形成凸环是由于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B错误;图中联会的染色体中都含有染色单体,共含有4个DNA分子,C正确;图中所示形状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出,D正确。
17.【答案】ABD
【解析】图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流动图解,其中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①为DNA复制过程,在无丝分裂时也会发生。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能发生①DNA复制过程和②转录过程,同时线粒体中还有核糖体,也能进行③翻译过程。②为转录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18.【答案】ACD
【解析】甲、乙品种通过杂交将双亲的基因集中在子一代中,A正确;②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③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正确;④为筛选,对于抗锈病性状可以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检测,获得所需品种,D正确。
19.【答案】BD
【解析】若甲和乙能进行自由交配,但产生的后代不育,则存在生殖隔离。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甲、乙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0.【答案】B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含致病基因的卵子会退化凋亡,因此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父方,A正确;“卵子死亡”是卵子在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受精后一段时间退化凋亡的,在男性中不会发病,B错误;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产前诊断是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C正确;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突变,D错误。
三、非选择题
21.【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1 (3)AaXBXb AaXbY (4)8 3/8  (5) 1/16
【解析】(2)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Ⅱ3,由于Ⅰ2不患甲病,因此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中的1号个体。(3)Ⅱ3正常,Ⅱ4患乙病(aa),Ⅲ7患甲病,所以Ⅲ7的基因型为AaXbY;Ⅱ3正常,Ⅲ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4)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则Ⅱ4(患乙病)的基因型为aaXBY,理论上他们的后代基因型有2×4=8(种)。所生子代中正常的概率为1/2×3/4=3/8。(5)假设Ⅱ1为甲病的携带者,Ⅱ1的基因型为AaXBXb,Ⅱ2(患甲病)的基因型为AaXbY,Ⅱ1与Ⅱ2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1/4=1/16。
22.【答案】(1)1∶1 随机结合 (2)①Z ②雌蝶均为白翅、雄蝶均为灰翅 ③1∶1∶1∶1
【解析】(1)杂合子交配子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与a分离,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均为A∶a=1∶1 ,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使发育的子代中出现AA∶Aa∶aa=1∶2∶1的比例。(2)①若B基因导入Z染色体上,甲的基因型为aaZBW,则aaZBW AAZZ→AaZBZ、AaZW,即子代中雌蝶均为灰翅,雄蝶均为白翅;②若B基因导入W染色体上,甲的基因型为aaZWB,则aaZWB AAZZ→AaZZ、AaZWB ,即子代中雌蝶均为白翅,雄蝶均为灰翅;③若B基因导入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蝶中均为白翅∶灰翅=1∶1,即子代中灰翅雌蝶∶白翅雌蝶∶灰翅雄蝶∶白翅雄蝶=1∶1∶1∶1。
23.【答案】(1)RNA聚合酶 核糖体 核膜 (2)替换 不同 两者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3)小 mRNA中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结束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 (4)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解析】(1)据图分析:过程①表示转录,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由于核膜的存在使人体细胞中过程①与过程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连续进行,即先转录后翻译。(2)图中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即C/G替换为T/A,突变成致病基因a;基因A与基因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3)图中可以看出替换后的部位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密码子为UAG,该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因此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异常β-珠蛋白比正常β-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要小;β-地中海贫血症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作用)。(4)研究发现,在不同的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体内的β-珠蛋白存在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该现象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24.【答案】(1)杂合子   相同
(2)自由组合   3
(3)非裂翅   裂翅
【解析】(1)裂翅雌蝇和非裂翅雄蝇杂交,子代无论雌雄裂翅和非裂翅均为1:1,果蝇的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A、a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裂翅雌蝇基因型为Aa,非裂翅雄蝇aa,F1的裂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裂翅雌蝇基因型为XAXa,非裂翅雄蝇XAY,F1的裂翅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综合分析,亲本的裂翅果蝇为杂合子,F1的裂翅雌果蝇与亲本的裂翅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A/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自然状态下裂翅果蝇一般有XAXa、XAXA、XAY,共有3种基因型。
(3)为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应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杂交,即非裂翅雌和裂翅雄杂交,若子代雌雄表型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若子代雌雄表型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
25.【答案】(1)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子代表现型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结果相同
(2)有丝分裂   该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8,说明染色体数目加倍
(3)倒位   ABCdEF、abeDcf、ABCDEF、abedcf
【解析】(1)摩尔根等人通过杂交实验发现果蝇的眼色与性别相关联,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即伴 X 隐性遗传)的假说。图甲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为 Aa),亲本杂交组合为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Aa(红眼): aa(白眼)= 1:1,且雌雄表现型无差异,结果与伴 X 遗传类似,因此无法通过该杂交实验区分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
(2)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8,即含 4 对同源染色体。图乙中 a 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8,说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根据图丙可知,该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图丙为基因型AaBbCcDdEeFf果蝇的染色体模式图,在基因C/c和D/d之间、D/d和E/e之间各发生了一次交换,说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D和d发生了互换,则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CdEF、abeDcf、ABCDEF、abedc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