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考察范围: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题3分)
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热量,冷却水往往被视作核电站正常运转的“血液”。德国在其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核电站数量多达17座。图为德国核电站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德国核电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 ②河流分布 ③城市密度 ④核原料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德国在早期建设多座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A. 核电技术成熟 B. 核原料丰富
C. 能源需求量大 D. 核电清洁无污染
沉湖湿地(下图)位于武汉市西南部,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办,沉湖湿地成为大会参观现场之一。湿地总面积17.4万亩,鸟类资源丰富,候鸟多达117种,野生植物众多,其中野莲、野菱、野大豆、粗梗水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武汉“湿地四宝”。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沉湖湿地观赏候鸟的最佳时间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4.“湿地四宝”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
①丰富食品市场②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③净化湿地水质④为水产养殖提供饲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2022年夏季,受降水少的影响,长江、汉江水位远低于正常洪水位,而沉湖水位因水利工程调节稍低于正常洪水期。维持沉湖湿地较高水位的主要目的是(  )
A. 有利于水产养殖稳定发展 B. 保证沿湖地区农田灌溉用水
C. 调节长江和汉江的径流量 D. 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方式把我国划分为七大片区,下图为我国七大片区人口总量及占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影响我国西南与华东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土地面积
C. 降水量 D. 灾害发生频次
7.我国七大片区中(  )
A. 华东应积极承接华中产业转移 B. 东北气候寒冷,人口密度最小
C. 西南向华东输送资金和劳动力 D. 水源是限制西北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开始探索转型。河南省焦作市20世纪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实现转型。下图左为焦作市位置示意图,下图右为2013年焦作市工业比重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20世纪90年代,焦作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
①科技发达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若焦作市保持2013年的工业比重构成,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 土地荒漠化 B. 环境污染严重
C.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土壤肥力下降
10.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主要是 (  )
A. 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 B. 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 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关注经济与环境协调。对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进行评分排序比较,得出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类型。经济排名比环境排名靠前2位以上为“经济先行”,反之为“环境先行”,二者排名差距小于2位为“同步发展”。下图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11.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  )
A. 上海与南通经济水平相当 B. 金华的经济水平高于南京
C. 常州的环境质量优于杭州 D. 上海的环境质量位居前列
12.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是(  )
A. 气候温暖适宜 B. 地形平坦广阔
C. 城镇体系完备 D. 农业部门齐全
13.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辐射(  )
A. 依托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 B. 强度与城市间距离关系不大
C. 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D. 不利于上海市产业优化升级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有诸多优良港湾,与我国合作十分密切。该国石油、天然气、钻石、铁、磷酸盐、铜、锰、铅、锡、锌、钨、黄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岗岩、森林、水产等资源丰富。安哥拉与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交界处的M盆地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分布(下图)。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14.M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  )
A. 超深水区 B. 深水区 C. 海湾区 D. 浅水区
15.该地区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海域环境污染 B. 就业压力增加
C. 港口运力下降 D. 经济发展停滞
16.我国企业近年来和安哥拉开展大规模经贸合作,主要是看中安哥拉(  )
A. 资源丰富 B. 资金充足 C. 技术领先 D. 政策优惠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锂资源消费量占全球52%,国内锂资源丰富,但盐湖锂资源品质和开发条件较差,供应能力较弱,对外依存度高。
材料二 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边境交界处盛产锂资源,被称为“锂三角”。“锂三角”盐湖众多,卤水含锂量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其开采方式主要以卤水晾晒为主。该地区经历了“海-湖-沼”的成矿过程。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的“海—湖—沼”的成矿过程。
(2)说明“锂三角”地区开发锂矿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我国为降低锂矿资源进口依赖程度可采取的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苏门答腊岛海岸的丰富泥炭地,养育了大型棕榈油种植园。每年,现有的农田都会进行烧荒。2019年9月苏门答腊岛的森林大火持续一月有余,有逾32.8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受大火影响,新加坡出现连日大雾现象。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地理位置及城镇分布示意图。
(1)描述苏门答腊岛城镇分布的特点。
(2)推测苏门答腊岛农民烧荒对当地生态的不利影响。
(3)分析新加坡出现连日大雾现象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榆林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榆林市略图。
材料三红碱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西北部,是中国最大沙漠湖泊。红碱淖为其东部神木煤田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1997年,红碱淖面积尚有57平方公里,到了2015年仅剩31.51平方公里。
(1)榆林市地处四大地区的 ,红碱淖的补给水源除降水外还有 、 。
(2)结合生产活动,说明榆林市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
(3)分析红碱淖1997年至2015年面积变化的原因。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德国核电站主要位于河流和沿海附近,因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热量,需要冷却水降温,②正确;德国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城市密度影响核电站分布,③正确;地形地势、核原料分布对德国核电站分布影响较小,①④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德国经济发达,工业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核电站能供应大量电力,所以建设多座核电站,C正确;德国的核电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核原料丰富,核电清洁无污染,但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候鸟是迁徙性鸟类,会在冬季由寒冷地带向温暖地带迁徙,应选择在晴朗天气来观赏鸟类。武汉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水域面积广阔,适合鸟类越冬,且此时降水较少、晴天较多,适合观鸟,故 1月份为最佳观鸟时间,A正确;4月份进入春季,鸟类开始返回北方,B错误;7月份为夏季,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较高,此时候鸟多在其他地区生活,C错误;10月份为秋季,候鸟还未到达该地区,D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湿地四宝”主要是水生植物,同时这些植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此不会被作为食品和水产养殖饲料,①④错误;这些植物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②正确;水生植物能够吸附、降解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③正确。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沉湖湿地是鸟类、珍稀野生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为了保护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水利工程向该湿地注水,D正确;由于该湿地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应重点保护,周边一般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农业,A、B错误;据图可知,该湿地与汉江并未相连,不会对汉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且该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而不是调蓄河流水量,C错误。
6.【答案】A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自然环境限制性较大,导致人口数量较少,华东地区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人口在此分布,因此,影响我国西南与华东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地势,A正确;我国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土地面积都较大,降水量都比较充足,排除BC;西南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的自然因素,排除D。故选A。
7.【答案】D
【解析】华中地区应积极承接华东的产业转移,排除A;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口数量较少,但人口密度不是最小,人口密度最小应为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排除B;西南向华东地区输送资源和劳动力,排除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是限制西北发展的重要因素,D正确。
8.【答案】B
【解析】焦作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因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科技并不发达,①错误;焦作市煤炭资源丰富,②正确;焦柳线经过焦作市,其交通便利,③正确;焦作市位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④正确。故选B。
9.【答案】B
【解析】2013年焦作市以煤炭开采、冶金、焦炭等重工业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若保持这种工业比重构成,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所以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B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而该区为湿润半湿润区,故A错误;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人类的不合理灌溉引起的,C错误;土壤肥力下降主要是人类不合理耕作导致的,D错误。
10.【答案】A
【解析】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借鉴焦作经验,A正确;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与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系不大,B错误;我国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该城市来说较为困难,C错误;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像焦作市一样山水资源丰富,不一定能发展旅游业,D错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通,金华经济水平低于南京,A、B项错误;常州和杭州的发展类型都为“环境先行”,其环境质量相当,C项错误;上海是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发展类型为“同步发展”,说明上海的环境质量位居前列,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C
【解析】高质量发展意思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完备,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齐全,管理完善,对环境的破坏小,C项正确;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对协调发展的影响小,A、B项不是最佳答案;长三角重点发展的不是农业,农业部门齐全对协调发展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A
【解析】交通和通信发达,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强,A项正确;距离近,辐射强度大,B项错误;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服务门类越齐全,越利于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C项错误;上海对周边城市进行辐射主要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利于上海产业优化升级,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M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深水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石油开采可能带来石油泄漏,造成海域受到污染,A正确,石油开采会增加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B错误;石油外运主要通过港口,港口运力增加,C错误;石油资源开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A。
16.【答案】A
【解析】由材料“该国石油、天然气、钻石、铁、磷酸盐、铜、锰、铅、锡、锌、钨、黄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岗岩、森林、水产等资源丰富”可知,我国与安哥拉密切合作,主要看中其资源丰富,A正确;该国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C、B错误;政策优惠不是主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含锂岩层断裂抬升;外力风化、搬运,含锂盐卤水不断注入盐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不断富集。
(2)储量大;资源品质好;开发耗能少,对环境污染少。
(3)加大勘探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盐湖提炼锂技术;完善战略储备体系;促进锂产品回收循环利用;健全政策法规。
18.【答案】(1)城镇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岛屿东部和北部的沿河、沿海地区。
(2)产生火灾,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严重大气污染,大气能见度降低;造成土壤板结等。
(3)新加坡距离苏门答腊岛近;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烟尘难以消散;大火持续时间长;气温高,水汽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等。
【解析】第(1)题,苏门答腊岛城镇分布不均,岛屿的西沿海分布少,而岛屿的东部和北部的沿河、沿海地区分布多,沿河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城镇的分布。
第(2)题,农民烧荒可能引发火灾,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烧荒本身就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如果引发火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就更大;烧荒产生的浓烟会产生严重大气污染,大气能见度降低;此外烧荒还可能造成土壤板结等。
第(3)题,新加坡距离苏门答腊岛近;新加坡受赤道低压控制,风力微弱﹐烟尘难以消散;大火持续时间长;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易形成大雾。
19.【答案】(1)北方地区  河流补给  湖泊补给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植被的破坏;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疏松黄土被雨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3)水库蓄水,河流汇入减少;煤炭开发造成地下水系破坏,红碱淖及其水系渗漏;周边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大增,使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煤田的开发用水量大。
【解析】(1)读图可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四大地区的北方地区;读图可知,红碱淖的补给水源除降水外,还有河流补给和湖泊补给。
(2)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开矿,导致植被破坏;加上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黄土表层疏松,在雨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水土流失严重。
(3)红碱淖1997年至2015年面积大幅减少,可能的原因,如周边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大增,使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图中有水库,水库蓄水,河流汇入减少;煤矿区中煤炭开发造成地下水系破坏,红碱淖及其水系渗漏,煤矿区用水量也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