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海淀区七年级练习
地理
2025.07
学校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8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25年4月27日,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交接,神舟十九号返回舱于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航天员在空间站可看到地球上有( )
A. 倾斜的地轴 B. 清晰的国界线 C. 海洋和陆地 D. 纵横的经纬网
2. 航天员乘组在轨交接时,地球运行在图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从航天员乘组完成交接到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着陆期间( )
A.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 北温带地区昼渐长
C. 南温带地区正值深冬 D. 热带地区昼夜等长
4. 我国进行太空探索意义有( )
①推动科技发展与进步②开发宇宙油气资源③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④更好保护地球家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了第三次测量。下图为珠穆朗玛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前进营地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 6400米 B. 6500米 C. 6800米 D. 7000米
6. 本次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最新海拔是8848.86米,该海拔是指( )
A. 珠峰峰顶高出山脚的垂直距离 B. 珠峰峰顶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 前进营地到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 D. 测量队员到珠峰峰顶的总路程长度
7. 测量队员( )
A. 从前进营地前往一号营地坡度最陡 B. 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沿山谷行进
C. 从二号营地到三号营地沿鞍部攀登 D. 从三号营地到珠峰峰顶沿山脊行进
8. 下列天气最有利于测量队员登顶是( )
A. A B. B C. C D. D
下图为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推荐的夏日纳凉路线图(局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使用夏日纳凉路线图参观时( )
A. 从午门向东北方向可以抵达武英殿 B. 从十八槐前往隆宗门途中经过冰窖
C. 距慈宁宫花园最近的景点是景运门 D. 缩小比例尺可查看更详细景点信息
10 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数字地图( )
①互动性强,更新及时②缩放自如,方便查询③实时定位,便于导航④图幅固定,信息量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中位于21.85°N,95.95°E,我国云南省有强烈震感。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震中靠近(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2. 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较安全的是( )
A. 在室外跑到室内躲避 B. 在高层楼房内迅速乘电梯下楼
C. 在家中到阳台外躲避 D. 在教室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
13. 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队赶往灾区展开救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远渡重洋,导致救援延迟②余震不断,增加救援危险
③气候炎热,易感染传染病④道路损坏,物资运输受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下图为西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
A.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 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C. 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 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15. 图中西亚石油输出路线均经过( )
A.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B. 霍尔木兹海峡、红海
C. 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D. 苏伊士运河、黑海
16. 近年来,西亚许多国家积极开发新能源,与中国合作推进光伏电站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共同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此合作( )
A. 能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B. 使石油被完全替代
C. 技术门槛低,易实施推广 D.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图1为澳大利亚简图,图2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澳大利亚( )
A. 首都悉尼,临太平洋 B. 山地面积占比大
C. 地势东西低、中部高 D. 独占一个大陆
18.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中部内陆地区 C. 西部高原地区 D. 北部沿海地区
19. 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区域(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坦开阔 B. 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C. 地处大自流盆地,便于灌溉 D.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下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
A. 地中海气候区 B. 高原山地气候区
C. 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D.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
21.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主要研究杂交水稻( )
A. 抗寒性 B. 耐热性 C. 抗旱性 D. 抗风性
22. 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可以( )
①增加水稻品种②提高粮食产量③扩大水稻种植面积④防止自然灾害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89~1990年,中国、美国等六国队员组成国际科考队,在恶劣环境和有限设备支持的条件下,完成了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下图为本次科考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根据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科考人员需准备( )
①防寒服,用来抵御酷寒冻伤②防风绳,以免烈风吹散队伍
③护目镜,降低雪盲风险④驱蚊水,减少蚊虫叮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 横穿南极大陆的过程中( )
A. 科考起点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南 B. 到达南极点时,有极昼现象
C. 经过极点后向东北到达东方站 D. 科考终点和平站的纬度最低
25. 本次科考的主要目的是( )
A. 拓展国家领土 B. 开发自然资源 C. 发展极地旅游 D. 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部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3题,共50分。
26.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认识大洲是区域学习的重要内容,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认识地理位置
(1)亚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和东半球,跨越赤道、____和北极圈,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____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认识自然环境
(2)亚洲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____气候分布广;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降水____;受____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多样。亚洲地势起伏大,____高____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____、____(地形类型),呈____状流向海洋。亚洲文明多发源于河流沿岸,是由于河流提供了____(双项选择)。
A.丰富的矿产资源;B.充足的灌溉水源;C.肥沃的土壤;D.充足的热量
认识人地关系
(3)结合图文资料,从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分析当地人们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甲地为亚洲北部某地民众身穿传统服饰参加驯鹿拉雪橇比赛。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 乙地为亚洲南部某地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传统服饰多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
27.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也是主要的农牧产品出口国。国内自然差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图1为法国地形图及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图2为巴黎、南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翡翠牧场
法国是世界十大畜牧业强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1)根据图文资料,研究法国西北部畜牧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完成思维导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金色粮仓
巴黎盆地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广大。与西欧平原的其他地方相比,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除此之外,巴黎盆地光热条件相对较好,耕作历史悠久。
(2)巴黎盆地是欧洲西部最大的种植业区,自然条件优越,主要种植____、____等,说出巴黎盆地适合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____(至少答出两点)。
绯红酒乡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其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品种丰富,酿造工艺精湛。目前,法国葡萄酒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消费者对红酒兴趣降低;新兴葡萄酒生产国的崛起等。法国为发展葡萄酒产业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下图)。
(3)依据上图,概括法国发展葡萄酒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28. 同学们聚焦森林固碳功能,以“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为驱动任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认识热带雨林的固碳功能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就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中。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许多世界遗产地都长期保存着完好的森林,通过比较不同热量带中世界遗产地森林的碳储量,可以认识热带雨林强大的固碳功能。图1为不同热量带的世界遗产地森林碳储量示意图。
(1)阅读图1,计算不同热量带的世界遗产地森林碳储量的比重____,并在图2中绘制饼状图表示____。
(2)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3为巴西的位置和地形图,图4为马瑙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固碳能力强的原因____,并完成下面框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任务二: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近几年,亚马孙热带雨林在开发过程中,年均毁林面积约8000~12000平方公里,年固碳损失量约为5~12亿吨。
(3)请将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图填写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
(4)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AI工具助力深入探究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
(5)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固碳过程,还体现在植物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分解的碳释放过程。为深入探究热带雨林和全球气候的关系,请向AI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海淀区七年级练习
地理
2025.07
学校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8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4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 B 4. C
【5~8题答案】
【答案】5. B 6. B 7. D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A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D 13. D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A 16. D
【17~19题答案】
【答案】17. D 18. A 19. D
【20~22题答案】
【答案】20. C 21. B 22. A
【23~25题答案】
【答案】23. A 24. B 25. D
第二部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3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北 ②. 北回归线 ③. 北温 ④. 太平
(2) ①. 温带大陆性 ②. 多 ③. 纬度 ④. 中部 ⑤. 四周 ⑥. 山地 ⑦. 高原 ⑧. 放射状 ⑨. BC
(3)甲:甲图中人们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反映甲位于高纬度地区,这里冬季严寒漫长人们的衣着和交通工具适应了当地冬季寒冷而漫长的气候特征。乙地传统服饰多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通风散热,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平原 ②. 平坦 ③. 温和湿润 ④. 卢瓦尔河 ⑤. 自东南向西北 ⑥. 农业技术 ⑦. 牛 ⑧. 便利
(2) ①. 小麦 ②. 甜菜 ③.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3)政府补贴;发展乡村旅游;拓展国际市场;改良品种、创新酿造工艺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寒带森林:13.3%;温带森林:11.9%;亚热带森林:6.23%;热带森林:68.48%。 ②.
(2) ①.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水热充足,植被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强,固碳能力强。 ②. 赤道##0°纬线 ③. 有 ④. 大 ⑤. 高 ⑥. 增强 ⑦. 大
(3) ①. 畜牧 ②. 种植 ③. 工
(4)观点为保护或者开发。保护,热带雨林具有保持水土、维持全球碳平衡、增加降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解气候、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作用。开发,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可以适当开发,并采取人工种植施行采育结合、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等措施。
(5)热带雨林面积的变化和全球气候之间的关系?热带雨林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