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监测评估样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评估样卷分为样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12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2.学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评估号等信息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教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评估号是否正确。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样卷上答题均无效。4.答卷结束,教师必须将答题卡收回。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a】广安,这座被渠江哺育的城市、宛如一颗镶嵌在巴蜀大地上的璀璨明珠。【甲】渠江悠悠流淌,亘古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出斑澜多姿的风土人情。【b】华蓥山巍峨耸立,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展现出雄浑磅礴的气势。山间石林形态各异,溶洞幽寂神秘,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绘声绘色雕琢的艺术品。漫步其中,在山间闭目养神,你会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也会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广安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故乡。【乙】邓小平故里古朴庄重,青砖灰瓦无声地诉说着往昔岁月。邓小平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而后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征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丙】广安的街巷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c】龙安柚果肉饱满,香甜可口;广安盐皮蛋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d】热情好客的广安人民,用真诚;善良,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丁】这座城市正以蓬勃的生机,抒发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1. 文段中画横线词语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哺育(pǔ) B. 亘古(gèng) C. 斑澜 D. 幽寂2. 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绘声绘色 B. 闭目养神 C. 家喻户晓 D. 鞠躬尽瘁3. 文段中【a】【b】【c】【d】四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4. 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二、现代文阅读(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世界蜜蜂日——对这群“小可爱”说谢谢①“没有哪一种生物像蜜蜂一样勤劳,对人类如此有用,却几乎无须照料。”18世纪,斯洛文尼亚现代养蜂先驱安东·扬沙在《养蜂业完整指南》中这样评价蜜蜂。两个世纪后,联合国将他的诞辰——5月20日定为“世界蜜蜂日”。这个恰巧寓意“我爱你”的日子,也成为人类向这群勤劳伙伴的友爱传递。②蜜蜂是人类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6000年前,岩洞壁画中就已出现人类养蜂采蜜的场景。古埃及人称蜂蜜为“太阳的眼泪”;《神农本草经》则把蜂蜜列为“除百病,和百药”的上品。中医利用蜂蜜独特的防腐抗菌功效,将其制成各种蜜丸,这一工艺流传至今。③在这份甜蜜与治愈的背后,是无数小小“农人”的辛勤付出。一个成熟的蜂群通常由5万至10万只蜜蜂组成。工蜂的一生不足50天,却要承担筑巢、育幼、采集等多重职责。在短短20天的外出采蜜期里,它们每天飞行约50次,每次造访数百朵花。酿造一罐蜂蜜,需要上千只蜜蜂累计飞行8.8万公里、探访近200万朵花——相当于绕地球两圈的距离。唐代诗人罗隐曾写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没有生态学术语的时代,人们已然感知到这些微小生命蕴含着巨大能量。④蜜蜂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蜂蜜,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超乎想象。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依赖蜂类授粉,每年创造的农业经济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⑤蜜蜂不仅关系到农作物收成,更是众多野生植物繁衍的关键媒介,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它们虽不懂浪漫,却日复一日为百花传递“情意”,完成生命最精密的交接。与其他访花昆虫不同,蜜蜂是主动的花粉采集者,会用腿部特化的“花粉篮”携带花粉回巢,其周身的分叉刚毛又可牢固地附着花粉,而持续访问同种花朵的“专一性”则让授粉更加精准高效。⑥蜜蜂的团队协作能力令人惊叹。侦察蜂通过舞蹈传递信息,工蜂各司其职,整个蜂群组织严密、行动有序,堪称自然界最专业的“农业团队”。⑦这种完美配合并非偶然,而是花与蜂在亿万年演化中相互塑造的结果。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开花植物与蜜蜂开始共同进化:花朵不断调整颜色与香气,将蜜腺藏得更深;蜜蜂则逐渐发展出感知色彩的视觉系统、特化的携粉结构,以及强大的路径记忆能力。虽无书面契约,这场生命间的默契却在一次次授粉中不断深化。⑧如今,这场持续了亿年的合作正面临危机。高强度农药使用、气候变化导致的花期紊乱、瓦螨等病虫害侵袭、单一作物种植造成的营养匮乏,以及栖息地碎片化等问题,导致全球蜜蜂种群持续减少。⑨这不仅关乎蜜蜂的存亡,更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警报。如果没有蜜蜂,地球将逐渐失去色彩与生机;水果减产、野花凋零、鸟兽面临饥荒,生态链将一环接一环地崩塌。⑩值得庆幸的是,人类正在积极行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种植蜜蜂喜爱的蜜源植物,农学家研发更生态的耕作方式,各国立法限制高风险农药的使用。而我们每个人,可以从阳台的一盆蜜源植物开始,重新与蜜蜂建立联系。 在世界蜜蜂日,让我们向这些自然界的“小农夫”致敬,并学习它们沉默而坚韧的品格。在修复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强大的力量,而是更细微的善意。(选自《科普时报》2025年5月16日)5. 联合国设立“世界蜜蜂日”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广蜂蜜产业发展 B. 传播蜜蜂授粉的知识C. 呼吁保护蜜蜂及其生态系统 D. 宣传蜜蜂的文化历史6. 根据文章内容,蜜蜂被称为是自然界最专业的“农业团队”的原因是( )A. 能酿造大量蜂蜜 B. 团队协作,高效有序C. 飞行距离远 D. 能适应各种气候7. 下列不属于蜜蜂的授粉优势的一项是( )A. 用腿部特化的“花粉篮”携带花粉 B. 周身的分叉刚毛能附着花粉C. 持续访问同种花朵的“专一性” D. 飞行速度快8. 文中提到的保护蜜蜂的行动不包括( )A 种植蜜源植物 B. 立法限制高风险农药使用C. 人工繁育蜜蜂种群 D. 研发生态的耕作方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诗文积累(共6分)9. 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①—④小题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作答超过两题,按前两题判,⑤⑥题必答。)古诗中有英雄。“万里赴戎机,①____________”表现了木兰跨上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飒爽英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____________”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商女不知亡国恨,③____________”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④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是李商隐对君王求仙问道、不顾国事的现实的感慨;“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杜甫欲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却至死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争做新时代的杰出少年。四、现代文阅读(10—12题,共10分)父亲卞毓方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固,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我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也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父亲的手不会落下,吓唬而已。④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⑤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置!”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是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⑥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很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⑦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父亲说,他会在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把它们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⑧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咽下去朝着前面走,走的时候腿要有劲,胆子要大。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⑩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0. 本文记叙了父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阅读文章,从父亲的角度简要概括事件。父亲假装责打贪玩的“我”→①______→父亲常给“我”讲祖上传下来的故事→②______→③______11. 请概括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12. 本文开头说“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而结尾却说“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你觉得前后说法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五、作文(60分)13. 按要求作文失误被悔恨征服,正确就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成功就更近了;狭隘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宽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便成熟了……而这一切的征服,首先源于对自己的征服。所以,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生活中的一切不幸。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1-2题,共4分)与诸子登岘山①孟浩然人事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③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④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释】①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城以南。②代谢:交替变化。③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汉水中。④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抒发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14. 诗歌颈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15. 诗歌尾联写“读罢泪沾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泪沾襟”的原因。二、名著阅读(3-4题,共5分)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6. 《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怀、悲悯,读完这部作品,小语梳理了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并制作了思维导图(如下),请你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17. 小明准备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环节上展示一幅手抄报。他的手抄报除了画上保尔,还要再画一位对保尔影响极大的人。请你帮他从这部名著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三、现代文阅读(5-8题,共16分)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蒙眬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们几个人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我们这一辆汽车,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出现在我视线中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③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④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孩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可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有删改)18. 文中作者看到戈壁荒滩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19.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20. 请分析“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中“摇曳”一词的作用。21.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四、文言文阅读(9-12题,共16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②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③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菇④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注释】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蓊(wěng):草木蓬勃茂盛。③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④菇:蔬菜的总称。2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3)道京师而东______ (4)余自彭城移守吴兴______23.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可以调素琴 自以为大有所益B. 何陋之有 则以纸帖之C 道京师而东 而钱不湿D 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2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25. 读完【甲】【乙】两文,小语和小文有如下对话,请结合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五、语言运用(共9分)26.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学校开展了以“爱护眼睛”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朗朗上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下面是关于青少年用眼习惯的调查图表,请联系图表信息,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用眼习惯 占比连续用眼超过1小时不休息 65%常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 40%每天户外活动不足2小时 70%很少吃护眼食物 55%眼睛健康关乎青少年的未来。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用眼习惯存在诸多问题。许多青少年_______,连续用眼超过1小时也不休息;_______,常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而且_______,每天户外活动时长不足2小时,同时在饮食上,很少摄入护眼食物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这些不良习惯都对眼睛健康不利,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纠正。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监测评估样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评估样卷分为样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12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2.学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评估号等信息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教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评估号是否正确。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样卷上答题均无效。4.答卷结束,教师必须将答题卡收回。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4题答案】【答案】1. D 2. A 3. C 4. D二、现代文阅读(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5~8题答案】【答案】5. C 6. B 7. D 8.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诗文积累(共6分)【9题答案】【答案】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濯清涟而不妖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 可怜夜半虚前席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一览众山小 ⑦.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四、现代文阅读(10—12题,共10分)【10~12题答案】【答案】10. ①. 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温和劝诫 ②. 父亲给“我”讲他去上海打工的故事 ③. 父亲回信鼓励陷入困境的“我”(意近即可)11. 示例: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温和谦逊、勤奋努力、宽容大度、教子有方的人。(答出三点即可)12. 不矛盾。文章开头写“我”跟父亲五官不像,是年幼的“我”与年长的父亲在外形、脾性、阅历等方面的差异;结尾写“我”越老越像父亲,是因为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给“我”力量,让“我”坚强度过困境,“我”的内心和精神逐渐与父亲趋同。(意近即可)五、作文(60分)【13题答案】【答案】例文:征服自己,方能破浪前行清晨的操场,寒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我攥着跳绳的手心沁出冷汗,耳边又响起昨天体育老师的话:“一分钟连一百个都跳不到,中考这一项就悬了。”喉间发紧,我望着被冻得通红的跳绳,忽然想起爸爸常说的话:“人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困难,而是自己。”小学时我曾因哮喘休学半年,剧烈运动对我而言像道无形的枷锁。每次跳绳测试,我总是没跳几下就气喘吁吁,同学们的目光像细密的针,刺得我只想逃离。久而久之,“我不行”这三个字像藤蔓缠上心头,让我连尝试的勇气都渐渐失去。那天放学,我在小区角落看见一只断了翅的麻雀。它扑腾着想要飞起来,一次次摔在冰冷的地面,灰色的羽毛沾满尘土。我蹲在旁边看了许久,就在我以为它会放弃时,它忽然调整姿势,翅膀奋力一振,竟歪歪斜斜地掠过矮墙,落在了灌木丛上。那一刻,我忽然红了眼眶——连鸟儿都在和自己的极限较劲,我凭什么甘心被“不行”困住?第二天起,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从每天跳三十个开始,哪怕喘得像风箱,也要咬着牙数完数。绳子打在地上的“啪嗒”声,起初像沉重的鼓点,敲得我小腿发软。有次跳到五十个,膝盖突然一软,我重重摔在地上,跳绳在掌心勒出红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时,我想起那只麻雀振翅的瞬间,慢慢爬起来,拍掉裤子上的灰,重新握住了跳绳。两个月后的体育课上,当老师喊“开始”,我深吸一口气,手腕轻快地转动。绳子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带着风掠过耳畔。汗水模糊了视线,我却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力。“停!一百二十三个!”老师报数时,我扶着膝盖直喘气,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阳光落在跳动的绳子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如今再想起那段日子,我终于明白:所谓征服自己,不是非要做到完美无缺,而是在想要退缩时多坚持一秒,在怀疑自我时选择相信自己。就像航行的船,只有先稳住舵盘,才能在风浪中找到航向。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其实都是来检验我们是否真的读懂了“自己”这两个字。当我们学会与怯懦对话,与懒惰对抗,与执念和解,那些曾经横亘在前的障碍,终会变成照亮前路的星光。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1-2题,共4分)【14~15题答案】【答案】14. 示例:登山远望,鱼梁洲露出水面;草木凋零,云梦泽广袤无边,眼前一片萧条景象。15. 示例: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感念身世,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所以读罢羊公碑后“泪沾襟”。(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二、名著阅读(3-4题,共5分)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6题答案】【答案】示例:①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②虎妞低价买了二强子的车【17题答案】【答案】示例:朱赫来。朱赫来是一位有着坚定目标和顽强意志的共产党员。他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也是保尔不顾个人安危去营救、保护的人。保尔最终能成为钢铁般的战士,朱赫来功不可没。三、现代文阅读(5-8题,共16分)【18~21题答案】【答案】18. 示例:环境特点为苍茫、荒凉、粗糙;多暗褐色沙石,植被稀少,偶有低矮沙丘。(答出两点即可)19. 示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增强了语势,强调了群居对于苇这种弱者的重要性,突出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意近即可)20. 示例:“摇曳”本义是摇荡、晃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在戈壁滩上虽生存艰难,但仍努力展现出灵动的姿态,赋予了苇以动态美,也体现出苇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苇的赞美之情。(意近即可)21. 示例:文中将家乡的苇与戈壁的苇进行对比。家乡的苇“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展现出茂盛、充满生机的状态;而戈壁的苇“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通过对比,突出了戈壁的苇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生存的艰难,更能体现出戈壁的苇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戈壁的苇坚韧精神的赞美。(意近即可)四、文言文阅读(9-12题,共16分)【22~25题答案】【答案】22. ①. 出名,有名 ②. 这 ③. 向东 ④. 从 23. D24. (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都城洛阳的繁华。25. 示例:(1)都非常清幽(2)张氏之园的奇花美草、高堂大厦会让人想到国都的繁华;园中物产丰富,可以招待宾客五、语言运用(共9分)【26题答案】【答案】(1)示例一:擦亮心灵窗,守护清晰光。 示例二:眼睛别“罢工”,视界要“明亮”。(2) ①. 用眼休息意识淡薄 ②. 不少人不注意用眼环境 ③. 大多数人户外活动时间短■■■■■■■■■■■■■■■■■■■■■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监测评估样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七年级语文答题卡10.(3分)4.(3分)学校①班级贴条形码区②姓名(正面朝上,请贴在虚线框内)③评估号 11.(3分)-----------2--------5.(4分)注意事项填涂范例1答题前,学生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评估号,无误后将本人学校、班级、姓名、评估号填写在相应位置正确填涂2选择题填涂时,必须使用2B铅笔按■图示规范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作答。学错误填涂12.(4分)生必须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02)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样卷上答题无效。6.(4分)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条。未评估标记 4.未评估学生的答题卡上的姓名、评估号由教师填写(由教师用2B铅笔填涂》并用2B铅笔将未评估标记涂黑。■■■■■■■■■■■■■■■■13.作文(在第2页,60分》A卷(共100分)(考生须用2B铅笔填涂)第I卷(选择题,共24分)B卷(共50分)】7.(4分)A四四6 四第10题为选择题,3分1234会品宫81.(2分)a田网a田网回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8.(4分)9.(①一④小题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作答超过两题按前两题判分,⑤2.(2分)⑥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①③(④3.(2分)9.(每小题1分,共4分)》⑤⑦(1)(2)②(3)(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2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0田11.(每小题3分,共6分)》(1)(2)12.(3分)(1)(2)》13.(9分)(1)(3分)(2)(6分)①③⑤五、作文(60分)13.(6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刘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武胜、岳池、华蓥)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岳池)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监测评估样卷-七年级语文-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