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2024年7月17日上海博物馆推出“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展览共有“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版块。据此判断,与这次展览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2.帕特农神庙内部有一幅巨型壁画,描述了雅典人庆祝节日的盛况,其含义是“所有雅典人的节日”。修建神庙的决定出自城邦所有公民的直接投票。另外,工程的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供城邦的公民监督。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帕特农神庙的重要作用 B.雅典人的节日盛况
C.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 D.城邦居民都有公民权
3.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以农业生产为主
C.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D.具有司法权
4.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官制方面废除了旧有的世袭氏姓制,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由太政官总理国政,与左、右大臣并称“三公”;地方则设国、郡、里三级行政单位,分别由中央任命国司、郡司、里长治理。材料描述的是( )
A.希腊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罗马法律起源 D.日本大化改新
5.“西欧中世纪晚期的租地农场主阶级,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他们还会监督商品买卖的价格标准,让商业经营更为有序,并成为推动新经济生活的利益集体。”该现象( )
A.直接引发庄园产生 B.冲击大学法庭地位
C.导致封建社会解体 D.蕴含近代经济因素
6.但丁的《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们的共同思想是(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理想主义
7.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1520年感染天花的阿兹特克人。天花造成了墨西哥中部大量人口死亡。这场大灾削弱了阿兹特克人抵抗西班牙人入侵他们领土的能力。根据这段材料可知,下列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的天花传入美洲 B.早期殖民者的屠杀导致美洲劳动力匮乏
C.非洲人口锐减直接导致三角贸易的出现 D.西班牙人利用生化武器打击美洲土著人
8.英国国内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同时也催动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地扩大,随着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势力壮大,英国的封建主义越来越没落,但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不想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绊脚石。材料旨在表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
A.历史背景 B.发展历程 C.革命纲领 D.历史意义
9.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1868年)规定,印第安人被排除在公民权的范畴之外,无法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美国《道斯法案》(1887年)规定,印第安人只有脱离部落、单独生活并适应“文明”生活习惯后,才能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由于政府与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的两党之争,美国政府曾于1995年、2013年、2018年、2023年陷入“停摆”危机。这些共同揭示了( )
A.美国民主政治没有任何进步性 B.民主政治发展的源动力是资本主义发展
C.美国民主政治有自身的局限性 D.公民直接参政是美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
10.1851年,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机器工人混合工会”成立;1860年,英国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工会委员会”;1864年的“国际工人协会”是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这说明( )
A.共产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B.资本主义逐步走向衰落
C.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变科学 D.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11.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享有如此的赞誉,是因为他们(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C.改变了国际格局 D.进行了全国性的改革
12.列宁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说明该改革( )
A.没有成效 B.引发革命 C.刺激战争 D.不够彻底
13.斯托女士撰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一经发表,立刻激起了人民对奴隶制度的极度义愤,林肯接见她时曾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据此推断小说( )
A.主旨是反抗殖民统治 B.包含废除农奴制的要求
C.展现南北矛盾的焦点 D.体现了封建贵族的诉求
14.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如STEAM LOCOMOTIVE(蒸汽机车)、CELLULOID(赛璐珞)、automobile(汽车)、spark plug(火花塞)、gear-shitt(变速杆)等新的科学技术词汇。促使新词汇涌现的时代潮流是( )
A.殖民扩张加紧进行 B.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
C.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15.爱因斯坦曾说:“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他这样说的依据是牛顿理论( )
A.被证明存在严重错误 B.无法解释微观世界规律
C.已被相对论完全取代 D.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
16.巴黎和会主要决定大权掌握在“最高委员会”手里,实际操纵会议的是由美英法首脑组成的“三巨头”。据此推断,会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 )
A.保障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B.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C.维护了亚非拉国家利益 D.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17.20世纪20年代,美国“未劳先享”和及时行乐的靡费心理盛行,一些不具购买力的人靠延期赊账的办法大肆购买东西;人们为了致富,不惜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股票账面价值涨到20倍。这些现象( )
A.证明了国家干预的成效 B.体现了贫富差距的消除
C.说明经济发展暗藏危机 D.揭示了计划经济的优越
18.“莫斯科已经遥不可及……德军上下弥漫着恐惧的气氛。战局每况愈下,拿破仑大军溃败的悲惨命运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近”。材料中的战役发生于1941年冬至1942年初,该战役( )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 D.让德国陷入东西作战的夹击之中
19.据统计,1945年比属刚果运往法属赤道非洲的货物比二战全面爆发前增加约13倍,运往罗得西亚(英属津巴布韦)的货物增加了4.5倍。同年,南非联邦向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出口额增加了近7倍,向坦噶尼喀(一战后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的出口额增加了2.5倍,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总值达330万美元。这表明二战客观上(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增强了非洲内部的经济联系
C.彻底削弱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推动了新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20.《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主要说明( )
A.美国已经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C.两极格局解体促进和平发展 D.新格局出现多个力量中心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计60分)
21.变革 借鉴 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没有照搬任何毗邻城邦的法律,相反的,我们的宪法却成为其他城邦模仿的范例。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由极少数人加以管理的。… 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自由,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
——摘自《伯里克利在牺牲战士葬礼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生活中享有自由” 的 “大多数人”指哪些人?(2分)伯里克利时代的 "民主"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改革。过去,由于 (法兰克) 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做法,耗尽了王室的全部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 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自由马尔克成员 (即平等的自由人) 纷纷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变革。… 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发展的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 摘编自 "百度百科"(《采邑制》词条)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的必要性?(4分)结合所学知识,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大和国的政权,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 645 年 6 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除去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父子……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 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改新部分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摘编自 "百度百科"(大化改新》词条)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4分)根据材料三指出,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天皇宣读《五条誓文》表明了“改革开放”的宏愿……1873年9月13日,岩仓使团带着以英国为“富国”标杆、以德国为“强兵”楷模等丰富经验凯旋而归,对日本进行改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一跃跨入日新月异的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亚洲近代化最早的后来者。
——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为实现“富国”和“强兵”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措施是。(2分)如何理解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近代化最早的后来者”?(2分)
材料二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到1940年,苏联年产1830万吨钢、1.6亿吨煤……苏联工业化在进行中,第一,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造成质量低劣,产品单调,大量产品积压。第三,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被大量消耗和浪费。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图A 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主导者。(2分)并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作出合理评价。(4分)
材料三
图B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视角一 “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的道路
视角二 “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福利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
——据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整理
(3)指出图B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最快的时期(以世纪、年代的方式呈现)及其原因。(4分)从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说明。(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推动历史进步的理解。(2分)
23.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苦难思和平,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矛盾的实质。(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其中“对德和约”的名称是什么?(2分)图二所示会议决定战后如何处置德国?(2分)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中国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美军所需机场,保护在华美军空军基地;中国既是美国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4分)
材料四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提出的新理念。(2分)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2分)
24.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分)
材料
思想家、学者 观点
斯蒂芬·霍金 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它可能通过自主决策超越人类控制的极限
埃隆·马斯克 技术需要伦理约束,否则“我们可能在创造自己无法驯服的恶魔”
凯文·凯利 技术革新是“第七种生命形态”,它既拓展人类潜能,也迫使我们直面失控风险
雪莉·特克尔 数字技术让人们“在一起却孤独”,亲密关系正被虚拟互动重新定义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史期末测试卷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D B A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B D C B B 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60分)
21.(1)“大多数人”: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2)必要性:无条件赏赐削弱了中央;战争不断而兵源成为严重问题。
核心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背景:大和国政权旁落,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措施:富国,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理解: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①主题:新经济政策。
主导者:斯大林。评价:进步性: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局限性: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耗费大量国家资源。
(3)②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
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说明:视角一: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农业方面,调整农业政策,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总之,新政以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
视角二: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兴建了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这一系列措施使美国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也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4)原因:西欧国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力量,能够重构和优化社会制度,使之更符合时代潮流;改革促进旧有观念和方式等革新,推动政策创新;改革能够缓和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23.(1)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与冲突。
(2)名称:《凡尔赛条约》(或《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怎么做:(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3)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4)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系:世界格局的变动见证国家实力的消长,为国家发展提供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
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
24.【示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世界的科技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核电站虽然缓解了能源危机,但核废水的投放极大地危害了海洋安全,影响全人类。人工智能推动了科技变革,自动驾驶与AI医疗诊断造福人类,却带来隐私泄露与就业冲击。这证明了科技突破伴随着挑战,我们应坚守人文底线,完善法规引导,使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类文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