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生物学
考试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A. 调节渗透压
B. 组成体内化合物
C. 维持正常pH
D 提供能量
2. 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原因是( )
A. 碳原子参与细胞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B. 高等生物细胞中含有碳元素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
D. 碳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元素
3. 某学校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下列调查方法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遗传病进行分类调查
B.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C. 随机取样调查能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D. 调查发现某遗传病男性患病比例更高,则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 某果蝇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某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
B. 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C. 黄身基因、截翅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不同的体细胞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
5.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施旺发现细胞后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
C.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D. 细胞学说通过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差异阐明细胞具有多样性
6. 长江江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近年来,赣江水域时常出现它们畅游的身影,当地政府因此在相关水域附近修建观景点,并引导退捕渔民探索农家乐、江豚研学等旅游项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江豚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 长江江豚所有控制体色的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C. 政府部门的旅游项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D. 应在该水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利用以保护江豚的生活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动物细胞外浓度比胞内高,而浓度比胞内低。一般情况下,动物会消耗总ATP的1/3供泵工作。下图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发生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蛋白质C为泵。
7. 图中泵工作时需消耗ATP。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由一个脱氧核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B. ATP水解产生的Pi是磷酸,可重复利用
C. 小肠上皮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D.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时需要ATP水解供能
8. 下列关于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蛋白质A进入细胞有利于维持该膜两侧的浓度差
B. 葡萄糖通过蛋白质B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C. 蛋白质C能同时转运和,不具有专一性
D. 蛋白质A、B、C发挥作用时空间结构均会发生改变
9.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方面均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衰老细胞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质色素积累 B. 染色质凝聚、碎裂
C. 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D. 线粒体的体积减小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瓶中应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
B. 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乙瓶瓶壁出现温热现象
C. 反应结束后取甲瓶样液,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会出现黄色
D. 若向甲瓶中插管通入无菌空气,可用来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需氧呼吸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用点燃后无明火的卫生香放到①~④号试管管口观察复燃情况,对比分析各组实验结果。
11.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新鲜肝脏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鲜肝脏匀浆中含有的酶只有过氧化氢酶
B. 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C. 可用加热煮沸肝脏匀浆代替新鲜肝脏匀浆
D. 制成匀浆有利于酶分子和的充分接触
12. 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中气泡产生速率也可作为本实验的观测指标
B. 比较①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C. 比较③和④号试管,无法证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
D. 若④号试管现象与②号相同,可能是依次加入“匀浆→盐酸→”引起的
13.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①②③代表实验过程中不同的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混合,目的是获得标记的噬菌体
B. ②表示搅拌,目的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C. ③表示离心,目的是使亲代大肠杆菌与子代分离
D. 该组的实验结果是悬浮液的放射性较沉淀物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育种方案如下图所示:
14. 下列关于育种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γ射线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B. 过程②中可使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进行筛选
C. 过程③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实现恢复育性
D. 过程①②③均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1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耐盐水稻与普通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B.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均是进化的动力
C. 过程②③均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过程①②均会使水稻产生多种多样的新基因
16. 某同学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叶片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处细胞溶胶
B. 该材料也可用于观察细胞质流动
C. 可清晰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D. 实验初始时b处浓度高于蔗糖溶液浓度
17. 嗜热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的细菌。下列关于嗜热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 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 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
D. 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子代细菌
18. 某生物的核苷酸链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b都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B. 各核苷酸通过①处的化学键连接成链
C. 该链可能是T2噬菌体遗传物质一部分
D. 该链3'端最后一个五碳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
19. 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有利于分裂期细胞的观察
B. 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可使用盐酸破坏果胶促使细胞分离
C. 找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后,可连续观察其进入后期的过程
D. 选取观察到的中期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图后,可用于分析基因突变位点
20. 某动物((2n=4))的受精卵中,核DNA分子均为一条链含,一条链含。该受精卵在含的培养液中完成培养,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细胞如下图所示,图中仅①②两条染色体中含,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中含的核DNA为6个
B. 产生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C. 此时其它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最多有4条
D. 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21. 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时应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圆粒与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圆粒,F2中是否会出现皱粒”是孟德尔提出的问题
B. “F1圆粒豌豆产生配子时,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C. “F1圆粒豌豆测交后,推测子代中圆粒与皱粒豌豆比例为1∶1”是演绎过程
D. “纯种圆粒豌豆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是实验验证过程
22. 下图为某家族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3的基因型为,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5/6
C. Ⅲ11与正常男性生育一个患甲病儿子的概率是1/16
D. 若Ⅲ9性染色体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23.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③由________组成。下列物质中,由③合成并能通过结构①的有________。
A.呼吸酶 B.解旋酶 C.血红蛋白 D.组蛋白
(2)结构④是________,动物细胞膜中的磷脂和________(物质)几乎全部由其合成。
(3)囊泡和分泌泡的定向运输需多种信号分子和________(结构)的参与,结构②中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共穿过________层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一些水解酶被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⑤________脱离,形成溶酶体。在植物细胞中,⑤还合成________物质,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2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遮阴程度(CK:0%,S1:50%,S2:80%)对盛铃期棉花叶片相关生理过程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 m-2-s-1) 光补偿点(μmol m-2-s-1) 光饱和点(μmol m-2-s-1) 呼吸速率(μmolCO2 m-2-s-1) 相对叶绿素含量(mg·g-1)
CK 9.89a 91.48a 410.48a 3.85a 1.37a
S1 6.12b 87.40a 332.04b 3.21a 1.69b
S2 4.27c 52.71b 303.59c 1.83b 1.81c
注:同一列数据后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1)植物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提取时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________及2~3mL95%乙醇进行研磨,过滤后可测定滤液中的叶绿素含量。
(2)实验中各组的光饱和点数据是在温度、________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________条件测得的,CK组达到光饱和点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为________μmolCO2 m-2-s-1。与CK组相比,S1组叶片的光补偿点________(“显著降低”、“无明显差异”或“显著升高”)。
(3)据表分析,棉花叶片对遮阴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表现为:①提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________;②降低________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维持其生长发育。
(4)CK组中,用标记,可用于研究________。
A. 碳反应不需要光
B. 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过程
C. 被还原成糖的过程
D. 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25. 下图是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中A~E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若其中一个碱基T被G替换,经过2次①过程,形成的产物中异常DNA占________。
(2)图乙对应图甲中________过程(填数字),图中核糖体在D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左→右”或“右→左”)。物质E上反密码子是5'_______3’。
(3)图甲中能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有________过程(填数字),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通过图甲中________过程传递给子代(填数字)。
(4)真核细胞基因启动子中的胞嘧啶加上甲基基团,会影响其与________酶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这样的变化属于________。
26. 已知某昆虫的圆形眼和棒形眼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黑身和灰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灰身圆形眼母本与黑身棒形眼父本杂交,雌性全为灰身腰子形眼、雄性全为灰身圆形眼。随机交配,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及比例
♀ 灰身圆形眼:灰身腰子形眼:黑身圆形眼:黑身腰子形眼=3:3:1:1
♂ 灰身圆形眼:灰身棒形眼:黑身圆形眼:黑身棒形眼=3:3:1:1
(1)基因B、b中的________编码与体色相关的遗传信息。该昆虫灰身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棒形眼基因d由圆形眼基因D突变而来,棒形眼昆虫的视野范围比圆形眼的小,不利于躲避天敌,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特点。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基因D对d为________。腰子形眼昆虫的体细胞中基因D的数目最多有________个。
(3)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中d基因频率是________。
(4)用遗传图解表示亲本杂交产生的过程:________。
27. 百合(2n=24)鳞茎含丰富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百合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乙表示百合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关系图,a~d代表不同时期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百合花粉母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需滴加________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图甲按减数分裂的过程依次顺序为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2)图甲中________(填数字)对应的时期会发生交叉互换;其中⑤对应图乙中细胞________(填字母),该细胞是________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某同学购买了红色和蓝色的扭扭棒,用于模拟百合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用铁丝将两根________的扭扭棒扎起来模拟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不同长度的扭扭棒可以模拟________染色体。
②下列关于该模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染色体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模拟中期I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
C.模拟后期Ⅱ时,移向细胞一极的扭扭棒长度和颜色与另一极的均相同
D.模拟过程共画了3个纺锤体,MII的两个纺锤体与MI的一个纺锤体平行
③该同学在模拟百合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解开铁丝后,误将一个铁丝捆绑的两条扭扭棒移向了同一极,这将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生物学
考试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D
【13题答案】
【答案】D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rRNA和蛋白质 ②. BD
(2) ①. 光面内质网 ②. 胆固醇
(3) ①. 细胞骨架 ②. O ③. 具有一定流动性
(4) ①. 高尔基体 ②. 果胶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类囊体膜 ②.
(2) ①. 浓度 ②. 光强 ③. 3.85+9.89 ④. 无明显差异
(3) ①. 叶片吸收、转化光能 ②. 呼吸速率 (4)C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磷酸、脱氧核糖 ②. 1/2
(2) ①. ⑤ ②. 左→右 ③. UGC
(3) ①. 1、2、5 ②. ③
(4) ①. RNA聚合 ②. 表观遗传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碱基/脱氧核苷酸/核苷酸排列顺序 ②.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 灰身雌雄果蝇杂交,雌雄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都是3:1,说明控制灰身的基因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2) ①. 有害性 ②. 不完全显性 ③. 2
(3) ①. ②. 1/3
(4)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龙胆紫/醋酸洋红 ②. ①③②⑤④
(2) ①. ③ ②. b ③. 次级精母细胞 ④. 2##两##二
(3) ①. 长度相同、颜色相同 ②. 非同源 ③. AC ④. 非整倍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