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普通高中 G8 教考联盟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3. 冰晶是一种结晶体,由水分子组成,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冰晶会形成六角形的晶体结高一年级物理 构。一束太阳光射到六角形冰晶上,其中 a、b 两种单色光的光路图如图所示。比较 a、b 两种试本试卷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A.在空气中,a 光的波长较小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B.冰晶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大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C.b 光在冰晶中的传播速度较大目要求,每小题 4 分;在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D.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 光的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大1. 一质量为 2kg 的物体,运动速度为 2m/s,该物体的动能是( ) 4. 2022 年 10 月 12 日,中国航天员进行了第三次太空授课。在授课中刘洋用注射器喷出气体快A.4J B.8J C.16J D.32J 速冲击水球,做了微重力作用下水球的振动实验。将注射器靠近水球,假设喷出的气体以速率2. 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v 垂直冲击水球上面积为 S 的一小块区域(可近似看作平面),冲击水球后气体速率减为零,气体的密度为 ,则水球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 )A.只有甲、乙 B.只有丙、丁 C.只有甲、丙 D.只有乙、丁A. Sv B. Sv2 C. Sv2 D. Sv35.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P、Q 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已知两质点平衡位置之 7.图为水面上的两列振动步调相同的相干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 S1、S2为圆心的两间的距离为 x=12m,t=0 时刻,质点 P、Q 均已开始振动,P、Q 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yP 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该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已知 S1 的振幅为 4cm,S25sin t(m)、的振幅为 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Q 5sin t 2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可能为 24mB.若波速为 4.8m/s,波沿 x 轴的负方向传播C.若波速为 8m/s,波沿 x 轴的负方向传播 A.质点 A、D 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 9cm第 1 页 第 2 页D.波传播过程中,P、Q 两质点可能同时位于各自平衡位置 B.B 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 C.质点 C 的振幅为 1cm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 A 的速度为 v,压缩弹簧至 C 点时弹簧最短,C 点距地面高度为 TD.再过 后的时刻 A、B、C 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都为振动最弱点4h,则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8.关于光的性质与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这是应用了光的偏振B.内窥镜利用了多普勒效应C.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A.mgh- mv2 B. 1 mv2+mgh2 D.通过一条狭缝看日光灯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9. 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将小球从细线水平且伸直的位置由静止C.-mgh D. mgh 12mv2释放,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图中阴影部分 1 和 2 的面积关系为:S1 S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A.小球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5 小题,共 54 分。B.细线拉力的功率始终为 011.(6 分)C.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左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组装好实验D.细线上拉力冲量水平向左器材,将小球 1 由图中的挡板处静止释放,记录小球 1 在竖直挡板上的撞击点;将直径相等的10.如下左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点自由小球 2 放在导轨的末端(小球 1 的质量大于小球 2 的质量),记录在竖直挡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下落,至 B 点时开始压缩弹簧,下落的最低位置为 C 点。以 A 点为坐标原点 O。沿竖直向下O;然后将小球 1 由挡板处静止释放,记录小球 1、小球 2 在竖直挡板上的撞击点。回建立 x 轴,定性画出小球从 A 到 C 过程中加速度 a 与位移 x 的关系,如下右图所示,重力加答下列问题:速度为 g。对于小球、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小球 1 与小球 2 相碰后,两球撞在竖直挡板上得到痕迹,其中小球 1 碰后撞在木板上的(填“a”“b”或“c”)点。A.小球在 B 点时的速度最大(2) 为了完成实验的验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mgB.小球从 B 到 C 的运动为简谐运动的一部分,振幅大于 A.小球的直径 dkC.小球从 B 到 C,系统的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 1、小球 2 的质量 m1 、m2C.轨道末端与竖直挡板之间的距离 x第 3 页 第 4 页D.依次测量出图中 a、b、c 三点到 O 点的距离 h1、h2、h3 D.实验时误将 51 次全振动记为 50 次(3) 若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关系式 成立。(用(2)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将一个摆长未知的单摆挂在测力传感器的探头上,用测力探头和计算机组12.(10 分) 成的试验装置来测定单摆摆动过程中摆线受到的拉力(摆角小于 5°),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如图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球经过 N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 所示的 F t 图像,由图像可确定:t 。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度为 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 D。回答下列问题:第 5 页 第 6 页① s(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实验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做一标记,当摆球通过该标计时开始计时, ;② kg g ( 取1 0m/s2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该标记应该放置在摆球摆动的最 点(选填“高”或者“低”);13. (12 分)(2)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g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常州已成为新能源之都。质量为 m=1500kg 的某新能源汽车在水平(3)如果测得的 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多选) 路面上以恒定加速度 a=2m/s2 启动,经过 t1 时间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此后保持额定功率行驶,A.测摆长时,摆线拉的过紧 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OA 段和 BC段为直线。已知汽车动力系统的额定功率为 P=60kW,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 f=2000N。求: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15.(15 分)如图所示,内有弯曲光滑轨道的方形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P、Q 分别为轨道的两个端点且位于同一高度,P 处轨道的切线沿水平方向,Q 处轨道的切线沿竖直方向。小物块 a、b 用轻(1)汽车行驶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2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 被锁定。一质量 m kg 的小球自 Q 点正上方 h 2m 处自(2)汽车匀加速的最大速度 v1及所用时间 t1由下落,无能量损失地滑入轨道,并从 P 点水平抛出,恰好击中 a,与 a 瞬间粘在一起且不(3)若 t2=46s,汽车在 t1~t2时间走过的路程 s。弹起。当弹簧拉力达到 F 15N 时,b 解除锁定开始运动。已知 a 的质量 ma 1kg ,b 的质量14.(11 分)32,弹簧的劲度 系数 mb kg ,方形物体的质量 M kg ,重力加速一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 A C 90 , B=60 。现有一束单色光 度大小 g 10m / s4从图示的位置 E 平行 AB 面入射,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3,已知 E 到 AB 面和 BC 面的k 50N/ m,整个过程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势能表达式 E 1 2p kx (x 为弹簧的形变量),3 a2 所有过程不计空气阻力。求:距离分别为 a 和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求:(1)光在 DC 面上的折射角 2; (1)小球到达 P 点时,小球及方形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 v1、v2(2)通过计算判断光能否在 AB 面上发生全反射, (2)小球与 a 粘在一起后的整体速度大小 v3(3)计算单色光在该透明介质中的传时间。(不考虑光在介质中的多次反射) (3)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b 的速度大小 vb 及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Epm第 7 页 第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