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02
01
03
学习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出山岭、山脊、山谷、鞍部、洼地等地形部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高差、坡度陡缓、地势起伏等基本地形特点;
3.结合地形图和地理条件,识别具有典型特征的地貌。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示意
甲地的海拔
甲乙的相对高度
乙地的海拔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示意
缓坡与陡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坡陡
坡缓
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
陡崖相对高度
(n-1)d≤△H<(n+1)d
崖顶海拔范围
H大≤H顶崖地海拔范围
H小-d陆地表面起伏不平,陆地可划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一侧陡,一侧缓,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
山区等高线密集,海拔高,相对高度较大,起伏大,坡度陡;
冲积扇等高线稀疏相对平缓,坡度降低,高差较小,中部轮廓星扇形。
峡谷位于图中中部等高线数值较低(地势较低)且等高线稀疏(平坦),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的宽阔谷地。
900m<△H<1100m
世界地形图
峰丛
峰林
孤峰
尝试勾画出岭脊线和谷底线。
黄土塬:顶平身陡。
墚:长条状丘陵,两侧是沟谷。
峁:馒头状丘陵,峁的海拔更低。
在图中指出黄土高原上的塬、墚、峁
1.有关下图虚线或字母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2.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