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教学质量监测(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教学质量监测(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11月,哈萨克斯坦正式实施“新游牧签证”政策,该政策专为在编程、营销、金融、咨询、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远程工作的外籍人士设计。它允许外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停留最多一年,在此期间可继续为境外公司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萨克斯坦实施“新游牧签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国际远程工作者 B.提升本国的人口素质
C.促进本国房地产发展 D.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
2.“新游牧签证”政策的实施利于哈萨克斯坦( )
A.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B.提升数字产业的竞争力
C.改变当地文化和生活 D.缓解当地公共服务压力
“城市共享菜园”是在城市郊区的闲置土地上划分小块菜地供市民租赁耕种的模式。广西柳州市近郊“共享菜园”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城市农夫”们在各自的菜地里扛着锄头,播种下大白菜、胡萝卜等作物。归田,不仅是中国都市人的“桃花源”,也提供了消费新场景。下图为城市共享菜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柳州市“共享菜园”兴起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年轻人返乡创业 B.耕地资源紧张 C.农产品价格上涨 D.个性化市场需求
4.“城市共享菜园”多选址于近郊,主要因为其( )
A.土地租金较低 B.地形平坦开阔 C.灌溉水源充足 D.政府政策支持
5.“城市共享菜园”的推广,对近郊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轻城市内涝 B.缓解用地紧张 C.扩大绿地面积 D.提高土壤肥力
每年5月中至7月初,我国的四大麦区由南向北相继进入收割期。2025年,湖北枝江在小麦示范田里通过采用精量播种、科学施肥技术等措施,小麦亩产提升150斤以上。据中国气象局报道,5月底南方局部、6月初全国大部有明显降雨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小麦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西南麦区率先开镰收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7.枝江的精量播种、科学施肥技术对小麦生产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种子和肥料投入成本 B.减少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
C.优化资源利用并提升单产 D.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8.为尽量减少降雨天气对小麦收割的影响,小麦主产区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
A.趁晴好天气及时抢收 B.等待雨季过后再收割
C.建遮雨大棚覆盖麦田 D.培育转基因耐涝品种
2025年1月,国产AI(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上线,其具备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优势。算力中心是AI大模型进行数据计算、分析的升级版的数据中心,其分布主要受能源供给(耗电、散热)、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城市算力分指数是评估一个城市算力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指数越大,算力水平越高。2025年3月,大同DeepSeek大模型和AI公务员“DeepTong”正式上线。下图示意2024年我国城市算力分指数前10位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能开发上线的核心因素是( )
A.科技 B.市场 C.政策 D.资金
10.大同城市算力分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冷湿利于散热 B.能源优势电力成本低
C.高端技术人才众多 D.当地算力市场需求大
11.大同DeepSeek大模型和AI公务员“DeepTong”的上线有利于( )
A.替代各行各业专业人员 B.城市规划中取代地理信息技术
C.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提升公共服务业的效率与质量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为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城市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是( )
A.正午最高,午夜最低 B.午夜最高,正午最低
C.清晨最高,午后最低 D.午后最高,清晨最低
13.当城市混合层高度较低时,最可能出现的是( )
A.城市上升气流强盛 B.城市高空云量增多
C.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D.城市热岛效应消失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下图示意西昌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时,西昌的地方时为( )
A.0:35 B.0:19 C.2:43 D.0:43
15.与成都相比,发射当日西昌( )
A.正午太阳高度低 B.白昼时间长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早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蕴藏丰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突出。截至2024年底,青海省电力总装机中,清洁能源占比达94.6%,居全国前列。同时,由于多因素影响,青海省清洁能源依然存在一定的弃电率(指清洁能源发电量中未被利用而浪费的比例)。下图为青海省“十四五”清洁能源园区规划示意图。
(1)指出图中清洁能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推测青海省清洁能源存在弃电率的主要原因。
(3)说明青海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龙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地处桑干古道,是一条长约10公里的东西走向玄武岩峡谷。峡谷形貌与玄武岩堆积厚度直接相关,玄武岩堆积厚的位置,河谷窄直,崖岸陡峻;玄武岩堆积薄的位置,河谷弯曲、宽缓。该地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风速可达6~8级。下图示意乌龙峡位置及乌龙峡某处峡谷崖壁。
(1)指出峡谷中玄武岩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2)从气候与地貌角度,分析冬春季节峡谷内风力强劲的原因。
(3)说出玄武岩堆积厚度与河谷形态之间的关系,并解释成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仙人掌喜温暖、干燥的环境,耐旱、不耐寒。横断山区南段怒江河谷地带分布着独特的仙人掌群落。该群落的仙人掌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肉质茎、刺状叶,成熟的仙人掌底部肉质茎会逐渐木质化。该河谷地带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不足600mm,气候干热。仙人掌主要分布在河谷1600~2900m海拔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下图为怒江段干热河谷位置及仙人掌图片。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怒江河谷仙人掌形态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
(2)分析海拔2900m以上难以找到仙人掌踪迹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在漫长地质历史进程中,长江三角洲的面积在不断变化。总体来看,长江三角洲附近的古海岸线整体呈现向东平移的趋势。下图示意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岸线变迁。
有人认为:“河流泥沙沉积是决定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唯一因素”,请你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并从河流泥沙沉积、海浪侵蚀、人类活动等角度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C
6.B 7.C 8.A
9.A 10.B 11.D
12.D 13.C
14.B 15.C
16.(1)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上北部多、南部少;太阳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
(2)本地电力需求不足难于支撑其庞大的绿电产出;外送通道不畅;清洁能源发电不稳定,储能设施建设滞后。
(3)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当地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7.(1)岩浆活动。
(2)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对风的阻挡作用弱;峡谷走向与冬春季节盛行的西北风方向基本一致,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力。
(3)玄武岩堆积越厚,河谷越窄直陡峻;玄武岩堆积越薄,河谷越弯曲宽缓。玄武岩质地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岩层堆积较厚时,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得河谷保持窄直陡峻。岩层堆积较薄时,河流侧向侵蚀作用显著,河谷逐渐弯曲变缓。
18.(1)发达根系:大气降水少,根系发达能更好的汲取地下水;刺状叶:减少蒸腾,降低水分散失量;肉质茎:可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底部木质化:增强茎的支撑力。
(2)海拔2900m以上,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无法满足仙人掌的正常生长;高海拔地区,云雾大,空气湿度较大,仙人掌喜干燥;高海拔地区,降水增多(多地形雨),土壤积水易引发烂根;高海拔地区,坡度陡,仙人掌难以稳固扎根。
19.观点:河流泥沙沉积是影响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还受海浪侵蚀、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论证:在河流入海口,河流泥沙沉积增加海岸带陆地面积,促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前进; 海浪侵蚀,使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后退;人类通过围垦造地、港口建设等活动促使海岸线向海 洋前进;固堤工程减缓了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影响海岸线的变迁;泥沙沉积的速度大于海 浪侵蚀的速度,海岸线向海洋前进;反之海岸线向陆地后退。由图可知,7000 年以来,长 江三角洲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前进,说明长三角泥沙沉积量大于海浪侵蚀量,泥沙沉积、海浪 侵蚀均是影响长三角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因素。
总结: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是河流泥沙沉积、海浪侵蚀、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