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导 入: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五四” 运动,便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它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冲击着旧世界的根基,唤起了无数青年的觉醒。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有一位诗人,以笔为剑,以诗为号,用他充满力量的文字,抒发着对旧世界的批判,对新世界的渴望。他,就是郭沫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感受那震撼人心的力量,领略 “五四” 时期青年的豪情壮志。教学目标:语言构建与应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诗歌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意象,品味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审美鉴赏与创造: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理解 “五四” 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传承和弘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走进作者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 - 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天上的街市》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等。主要作品:诗歌主要特点:1.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情感表达炽热奔放,常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直抒胸臆,如《女神》中对自我、自然和理想的呐喊,充满狂放不羁的生命力。2.鲜明的时代精神:诗歌紧密结合时代脉搏,反映五四时期的觉醒与反抗精神,歌颂革命、呼唤新生,体现对社会变革的热切关注。3.奇特的想象与夸张:善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自然万物人格化(如太阳、凤凰等意象),构建奇幻的意境,增强诗歌的感染力。4.自由的形式与韵律:打破传统格律诗的束缚,采用自由体形式,句式长短不拘,节奏明快有力,语言直白豪放,开创了现代诗歌的新范式。5.深厚的文化底蕴:常融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如《屈原》相关诗作),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历史命运相联系,赋予诗歌厚重感。创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 1919 年 9、10 月间。当时,中国正处于 “五四运动” 爆发的时期,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如汹涌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激发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对旧世界的批判精神。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在浩瀚的大洋之上,他感受到了家乡故土之上正在翻涌的时代强波,内心的激情如火山般喷发。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文学常识:1.现代诗也叫 “白话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2.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代表诗人:郭沫若、徐志摩、艾青、戴望舒、卞之琳等。读懂诗歌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朗读指导:这首诗体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朗诵时语速应该稍快,尤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着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1919年9、10月间作整体感知1.读懂诗意: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他的号角声的欢呼在怒涌的白云 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 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1。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律吕”。2.梳理层次:第一层(1-2行) 展示了海洋宏伟壮丽的景色第二层(3-4行) 由景入情,抒发诗人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三层(5-7行) 由洪涛引发对宇宙与人生的感悟,发出对“力”的讴歌与赞美赏析诗歌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简单来说,就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选取的那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并赋予它们特殊的情感内涵。比如在 “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中,“月” 这个客观物象,被诗人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成为了一个意象。知识补充赏析意象: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白云“无数的” 强调了白云数量之多,一改白云轻巧飘忽的传统形象,使其具有了量的厚重感;“怒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云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原本轻盈的白云也沾染上狂飙激荡的情绪,仿佛是一群充满力量的战士在奋勇向前,成为抒情主体情感外化的对象,营造出一种壮丽、磅礴的意境。特点:意象宏阔、气势磅礴。诗人对北冰洋晴景发出赞叹。北冰洋,作为地球上最寒冷、最广阔的海洋之一,它象征着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在诗中,它以其壮丽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宏大、辽阔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大自然伟力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北冰洋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特点:宏大、雄奇。这里的太平洋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和力量。诗人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太平洋想象成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种极度夸张的描写,展现出太平洋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象征着大自然中蕴含的巨大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对旧世界的强大冲击。太平洋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特点:壮丽、壮阔、雄奇诗中的 “洪涛” 既是眼前大海中汹涌澎湃的真实波涛,又象征着时代的洪流。它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寓意着旧世界即将被推翻,新世界即将诞生。洪涛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特点:壮阔雄奇气势磅礴。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地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毁坏:捣毁旧的体制、旧的文化,所谓不破不立,只有毁坏一个旧的社会,才能创造一个从内到外的全新的国家。创造:创造一个全新的、富强的中国。改造中国、革新中国。努力:旧的体制和文化不是一触即溃的,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此需要广大青年持续地、不停地努力才能改造成功。赏析象征义:1.自然力量象征时代精神:诗中所描绘的白云的怒涌、太平洋的强大力量、洪涛的滚滚不息等自然景象,都象征着 “五四” 时期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就像太平洋要把地球推倒,这种强大的力量象征着当时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力,它要彻底推翻旧有的一切,建立全新的世界。 2.“力” 的象征意义:“力” 在诗中多次出现,它象征着破坏旧世界的力量、创造新世界的动力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诗人通过对 “力” 的赞美,表达了对时代变革的坚定信念和积极追求。力的 “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的糟粕文化;力的 “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新时期的文明;力的 “努力”,呼唤青年要坚持,有理想,有担当与责任,改变弱国愚民的状态。从毁坏到创造再到努力,层层递进,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推动。合作探究作者此时的情感非常强烈,他运用了什么语言手法去表达?(字词句修辞标点)2.长短句交错: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1.叠词“啊啊”的运用:直抒胸臆,加强情感抒发力度;增加韵律感品析语言:3.排比句式:“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等排比句的运用,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同时,通过递进的方式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热烈歌颂了“洪涛”“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4.夸张:“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太平洋力量的雄浑壮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这种强大力量的惊叹与赞美,凸显出诗歌豪迈奔放的风格。闻一多曾这样想象:原始人最初因感情的激荡而发出有如“啊”“哦”“唉”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6.叹词、叹号的使用: 加强感情。全诗一共有7句,除去1、3句外,每一句都有叹词和感叹号;全诗共有18个标点符号,其中感叹号有10个。作者用了6次“哟”和4次“啊啊”,两个叹词“啊”连用。5.“力哟!力哟!”的反复出现:反复感叹力的伟大。形象塑造:1.巨人形象: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个巨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 “全方位” 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巨人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广阔的视野,他能够掌控自然的力量,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巨人形象体现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和景仰,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豪迈气概。 2.时代弄潮儿形象:从诗歌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勇敢地站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的弄潮儿形象。诗人以巨人的姿态,对旧世界发出挑战,积极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他赞美自然的力量,实则是在呼唤人们觉醒,激发人们内心的力量,共同投入到创造新世界的伟大事业中。这个形象代表了 “五四” 时期那些具有先进思想、勇于担当的青年,他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和进步,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表现手法:1.拟人: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将白云赋予了人的 “怒涌” 这一动作和情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把太平洋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了 “提起力量”“推倒地球” 的行为能力。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中的自然景象更加生动形象,仿佛它们都具有了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更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对时代的激情融入到这些自然物象之中。 2.夸张:“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是夸张手法的典型运用。现实中太平洋不可能真的有把地球推倒的力量,但诗人通过这种极度夸张的描写,极力渲染了太平洋力量的强大,突出了大自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同时也象征着 “五四” 时期社会变革力量的强大,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3.排比:“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等排比句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 “力” 进行了赞美和强调。排比句的整齐句式使诗句读起来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强化了诗人对 “力” 的歌颂以及对破旧立新、积极进取精神的倡导,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4.象征:如前文所述,诗中的白云、太平洋、洪涛、力等都具有象征意义。诗人借助这些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象征,诗人将自己对旧世界的批判、对新世界的渴望以及对时代变革的坚定信念巧妙地融入到诗歌的意象之中,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领悟到更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内涵,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1.意境壮阔:诗歌通过对白云怒涌、北冰洋壮丽、太平洋磅礴等宏大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诗人站在地球边上,视野开阔,将整个世界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世界之中。 2.想象奇特:把太平洋想象成能提起全身力量推倒地球的巨人,这种奇特的想象突破了现实的束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奇特的想象,诗人赋予自然景象以超现实的力量和情感,使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在奇幻的世界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写作特色:3.激情澎湃:诗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还是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渴望,都通过激昂的语言和强烈的节奏表达出来。诗人的情感如汹涌的潮水,一泻千里,让读者深切感受到 “五四” 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内心澎湃的激情和勇于变革的决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4.节奏明快:诗歌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如 “啊啊!” 的感叹词频繁出现,以及排比句的运用,使诗歌的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明快的节奏与诗歌所表达的激情澎湃的情感相得益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诗人想象自己是一个巨人,立在地球边上看到宏伟壮丽的景象,由此心生对力的赞美、歌颂,以至于对力的倾倒。体现出诗人充实的内心和如沸的激情、气吞山河的胸怀,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豪迈气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借自然之力象征时代精神,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同时也展现了 “五四” 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以及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主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现代诗。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了郭沫若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特点,感受到了 “五四” 时期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精神。诗中的意象鲜明,象征意义深刻,诗人运用独特的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鲜明的写作特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世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像诗中的巨人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力量,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读优秀的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感受诗歌的魅力。课堂总结:白云怒涌海涛汹涌景情毁坏,创造,努力,赞美,颂扬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象征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