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谈菱角的香味时,都能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所以,在一个特殊层次上,香菱也成了黛玉的影射,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
并与贾宝玉发生了微妙关系。贾宝玉与香菱玩斗草的游戏,拿的是夫妻蕙和并蒂莲,又十分体贴地让
袭人来为她换弄脏的石榴裙,让香菱十分感叹。但毕竟香菱已是薛蟠的侍妾,所以与要宝我构成了一
语文试题
种特殊意义的诗意情感关系。
其三是龄官。龄官外貌最近黛玉,王熙凤因为拿她来比黛玉,引发众人哄笑。但相似的又不只外
貌。其作为贾府买来演戏的十二位女子之一,刚一出场,就表现出与黛玉相似的孤高自许性格,不肯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出演非她惯演的戏目,而宝玉对她也颇有好感。但小说中,龄官作为黛玉的影射者,不同于晴雯和香
菱,恰恰是以钟情于贾蔷并拒绝贾宝玉而出场的。但这种拒绝,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启悟了宝
注意事项:
玉,让宝玉这样一个公子哥,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从传统的男子中心主义者的普遍占有欲中逐步醒悟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过来,使自己的情感慢慢聚焦于黛玉一身。虽然上述三位女性可视为黛玉的影射,都具有诗一样的特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邓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撩皮
质,但就感情本身言,这里有晴雯对宝玉的深沉而热烈,有香菱与宝玉的暖昧而后退缩,也有龄官对
宝玉始终如一的冷淡和拒斥,体现出相似女性人物形象谱系中,与宝玉交往的丰富复杂。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记者:您在书中谈到认为贾宝玉对女孩子的用情存在着情感表达与礼仪的裂缝,这个怎么说?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
詹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一篇,正好涉及这个问题。他在解读传统中国特点时
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
说:“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在传统的礼治社会,情感是受礼治制约的,
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发乎情止乎礼义。但贾宝玉恰恰不是这样的人。按道理说,在贾府中是不允许贾宝玉和女孩子有这样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自由交往的天地的。但小说把人物的年龄设计得相对偏小,这样可以让大人放心,即便贾宝玉和黛玉
已经为了情感闹得天翻地覆,老祖宗、王熙凤等还是把他们视为“儿戏”。②如果说这里有一个不完
一、阅读(72分)
全受礼仪控制的裂缝,那是作者的艺术策略所营造的。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
关于《红楼梦》答记者问
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
詹丹
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
记者:对于书中女性人物的出场,您认为作者几乎都当作重要事件来渲染,并且后来者的陆续上
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
场都是对已有人物不断进行着烘托、分层和个性细化,这个说法能给我们稍微展开说明一下吗?
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
詹丹: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红楼梦》主要是揭示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是为闺阁女子
(费孝通《乡土中国》)
作传的。这也是作者一开始告诉我们的“当日所有之女子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万不可因我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肖,自护其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而小说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又对主人公贾宝玉发生过深刻影
A.《红楼梦》主要是揭示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是为闺阁女子作传的。
响,所以,她们的出场,对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对他的心灵感受,当然也是对小说的重要情节发展,
B.《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出场意义重大,《红楼梦》是一部写女性的书。
都显示了重要意义,从而被作者当作事件来渲染,给他们的出场以各种特写。与此同时,大部分男性
C.《红楼梦》中,晴雯、香菱、龄官都可视作黛玉的影射,具有诗一样的特质。
人物的出场,却被作者有意无意忽视了,以至于有读者产生误解,以为《红楼梦》就是一部写女性的
D.詹丹认为,若是《红楼梦》中存在一个不完全受礼仪控制的裂缝,那是作者营造的。
书,其实从全书出场人物比例看,男性还略多于女性。另一方面,其对重要女性人物的出场,如以贯
2.下列对画浪线句“男性还略多于女性”相关内容的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宝玉心仪的林黛玉的上场为起,点,①对她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通过描写其他相反或者相似
A.文章指出“男性略多于女性”的事实,纠正了读者的错误认知。
的人物,来加以不断烘托、分层和细化。借助人物影射的创作方式,让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不同关
B.产生女性多的误解,是因为作者精心设计女性出场而忽视男性。
系的几位相关女性人物,聚拢在贾宝玉身边,在形成诗意情感的交流或者不交流中,呈现种种变相。
C.作者重点写女性,是为了揭示众多女性对宝玉成长的深刻影响。
其一是晴雯。晴雯向来被视为黛玉的影射人物,她去世时,宝玉充满感伤,写下最具诗意的《芙
D.对男性的描写难以引起读者关注,因为女性行止见识超出男性。
蒙女儿诔》。晴雯病中挣扎着为宝玉补雀金裘,这种勇,既是不惧病魔的勇,但更是敢爱敢恨的勇。
3.下列对第一处画横线句“烘托、分层和细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样的勇敢力量,显然不同于林黛玉那种欲言欲止的羞涩与举手投足的柔弱,尽管其情感的深沉并不
A.《红楼梦》为了渲染重要女性的出场,以对相近相反后来者的描写,来烘托映衬。
亚于黛玉。
B.晴雯与黛玉都情感深沉,晴雯敢爱敢恨的勇,与黛玉羞涩柔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二是香菱。香菱因学诗和黛玉相处,显示了大观园美好的一段诗意时光,也显示了香菱是一个
C.香菱与黛玉的诗意气质相通:香菱与宝玉的斗草游戏暗示了香菱爱而不得的痛苦。
具诗意气质的人,这一点与黛玉息息相通。香菱的诗意,也体现在她与黛玉回忆过去时,在与夏金桂
D.龄官外貌与孤高性格最近黛玉,但她是以拒绝宝玉出场的,这也是对黛玉的影射。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